首页 > > 62

希臘危機最大的受害者并非希臘

2015-07-05
来源:鳳凰國際

  新聞配圖

  一方是已經陷入財政困境的希臘,另一方是必需代位承受債務的歐盟;這是一場雙方多沒贏家的賽局。

  周一(7月6日)上午將是希臘未來命運的揭曉時分,而公投最后結果無論如何,希臘終究可能要被踢出歐元區。不過絕大多數評論專家都忽略了一項矛盾的現象,也就是當希臘非得離開歐元區時,自身受到的沖擊還好,但其他人卻沒這么幸運。

  真正的受害者,包括國際貨幣基金(IMF)、歐盟、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以及那些黃金投機者;在“希臘脫歐”(Grexit) 成真后,這些受害者的傷口恐難癒合。

  然而,希臘落至今日的深淵處境,其實也不出眾人意料之外;盡管或許還能見到希臘待在歐元區內,但希臘也有可能重新使用過去的貨幣(德拉克馬, Drachma ) 或是另采平行貨幣,但沒人能下論斷,也許使用美元或盧布都有可能。雅典、布魯塞爾與柏林的決策者們此刻也是身處迷茫,因此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

  在違約已成既定事實,希臘境內銀行也關閉,“希臘脫歐”的可能性非常高;一旦成真,希臘反而不需要太多時間便能復蘇。這是因為過去歷史經驗顯示,絕大多數國家在脫離這種無效的貨幣政策后,反而能迅速找回動力;舉例而言,阿根廷在2002年時結束盯住美元的貨幣政策,接下來在2003年至2007年間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8.5%。希臘或許一時半刻無法繳出這般亮眼的成績,但在貨幣貶值后薪資成本約與東歐相符,加上加入歐盟(及其前身)已30多年,奠定的基礎設施已相當完善,應能度過危機。

  因此,希臘脫離歐元區對其他人造成的沖擊反而更大。

  1. 歐盟

  歐元包覆著許多美麗外衣,向世人宣示這是最理想的貨幣區域;然而,事實上這是為了建立單一歐洲國家而鋪路。但歐元在執行面卻多有闕漏,包括最開始歐元便沒有銀行聯盟、缺乏轉帳系統、沒有中央銀行也缺乏監管系統等,能讓橫跨歐洲大陸的貨幣系統有效運作;這種摸著石頭過河,暗自祈禱最終能有好結果的方施,實難讓人放心。因此,希臘債務危機,更是給予歐盟一記當頭棒喝,造成的傷害難已撫平。

  2. 國際貨幣基金

  IMF長期已來飽受爭議批評,但自其于1945年奠基至今已70年,卻也達成不少重要援助工程。IMF匯聚大量資金,并用以穩定陷入危機的國家,協助其重回正常軌道,僅管有時作法相當嚴苛,但卻達成了不少成功援助的例子。

  不過在這次希臘危機當中,IMF使得希臘淪為一項政治問題,并多次打破原則借款予希臘;因此,世上沒有任何一位經濟學家敢說援助希臘處理得宜。此外,IMF 對希臘的經濟預測多次失準,國家GDP在2008年至2012年間下跌近25%。

  一旦希臘脫歐,IMF的可信度將因此受到重創,未來將有更多國家不愿償還貸款,IMF給予的各種建議也更難受到其他國家重視;當下次危機來臨時,全求將因此蒙受極大損失,而IMF也只能怪罪自己。

  3. 德國總理默克爾

  盡管默克爾政治能力超群,更被認為全球最有權力的女性,名聲赫赫,但在處理希臘危機上卻是錯誤連篇,令人啼笑皆非。

  最開始時,希臘債務危機僅有2個選項,其一是希臘適時違約,欠下的債務受到減記,通膨再現;其二則是重新使用德拉克馬作為法定貨幣。然而,默克爾卻慌了手腳,欲維持貨幣聯盟的完整性而不愿采取艱難的選擇。此后默克爾也顯得軟弱與猶豫不決,因此接下來若要由德國帶領歐盟前進,除非德國能拿出更好的方法,否則眾人也是敬謝不敏。

  4. 黃金投資者

  當6月29日希臘已經為脫離歐元而作準備,這或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地緣經濟大危機;對投資者來說,避難處所自然是黃金。然而,金價確實漲了幾美元,但6月30日又再回落;值得注意的是,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 同期漲幅則又比金價高了一點。因此,若金價無法適當反映這種危機,未來還能成為投資者的避險天堂嗎?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