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上海最後電報營業廳:每月發十餘份 一個字1毛4

2015-07-07
来源:中新社

  上海灘最後的“電報”

  中新社上海7月7日電 題:上海灘最後的“電報”

  中新社記者韋柳

  在通過短信、郵件、各種社交工具等現代科技手段傳輸信息的今天,電報這種傳統通訊方式似乎日漸落寞,而能夠發電報的場所更難覓蹤影。

  7日記者走進位於延安東路上的電信營業廳,這裏是上海唯一還保留著收發電報業務的地方。

  進入營業廳,通過電子取票機拿到排隊號碼,聽說是來發電報的,工作人員手指向最角落的櫃台說:“現在發電報和繳費業務在一塊,沒有設置單獨的櫃台。”

  在櫃台前坐定,營業員遞過來一張抬頭印有“電報”二字的綠色格子紙,上面注有收報人住址、姓名、電報內容等事項。

  “一個字1毛4分錢(人民幣),”該營業廳經理陳曉炯向記者介紹發電報的價格。在陳曉炯的印象裏,自打她工作以來,一二十年裏“這個價格始終沒變過”。

  “收報人地址要准確,發報人的聯系方式也要詳細。”營業員提醒記者說,如果收報人沒收到,電報是要退回發報人的。

  將填好內容的電報遞給營業員後,她在單子上填寫了發報局名稱,以及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報類”,發電報時會根據這些分類信息在電腦中進行處理。

  一份電報要多久才能送達?發往外地的一般都在7天內,然而即便是本地收報也需要3天,“只想快,就不會來發電報了”。陳曉炯笑著說。以往的電報還有“加急、加快”等選擇,“現在都是像平常在郵局寄信一樣”。

  相對於現代通訊工具的“瞬時到達”,在速度上,電報顯然不具優勢。陳曉炯說,因為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現在的電報大多是被當做憑證,“比如債務官司雙方的憑證、企業通知船員上船出海等”。

  還有一類電報是和日本互相通訊,“因為在日本,正式的慶賀、吊唁等文書還是用電報傳遞,所以營業廳每個月總會有幾封電報是拍往日本的”。

  而在年輕人的眼裏,“發電報”也成了“稀罕事”。“用電報方式發祝福、表達心意的年輕人也是我們這裏電報業務的主要人群之一。”陳曉炯說。

  如今的發電報早已不像老電影裏演的那樣,手指“嗒嗒”敲個不停,電腦的普及讓傳統的發報機也被搬進了博物館。

  同樣是坐落於延安東路上的電信博物館裏,一走進三樓展廳,滴滴噠噠的模擬電波聲,長長短短地回蕩在整個館中。

  這座大樓曾經是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上海的辦公樓,如今整個上海電報發展的完整曆史都在這裏展出。

  “丹麥大北電報公司是最早進入上海的外國電信機構。中國自行建設的津滬電報線於1881年開通經營。1956年上海自行研制成功BD55型電傳機。1986年使用智能電報終端……”一幅幅配有文字的圖片與老物件的展示讓人一下子有了“穿越”的感覺。

  “不少家長會帶著孩子過來體驗過去是如何發電報的。”博物館講解員王紫盈指著靠牆台子上的兩個發報器向記者介紹,牆上“上海歡迎你”的標語下每個字都被標注了莫爾斯碼。

  盡管在現實中,如今上海每個月的發報量也僅有不到20份,公開資料上顯示,近些年,上海每年收發電報的數量還不及20世紀80年代一天收發電報數的零頭,但電報的存在仍意味著社會對它的需求,科技的發展並未讓人們忘記曆史的存在。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