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A股保衛戰 港券商獻策

2015-07-10
来源:香港商報

  A股保衛戰 港券商獻策 譚岳衡:深港通如常通車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韓濠昕、黃兆琦報道:正當A股保衛戰進行時,本港一眾券商昨日出席香港商報主辦的公開活動時,異口同聲撐「救市」。他們從不同視野、角度剖析救市的利與弊。「消息靈通」的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譚岳衡在同一場合強調,近日市況不會影響深港通開通時間,「夏天一場颱風,仍然改變不了夏天」。

  港股日成交2000億將成常態

  昨日,由香港商報主辦的「第六屆最受歡迎兩地證券商」評選頒獎典禮暨「2015年香港金融發展及投資新機遇」論壇在港舉行。會上,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譚岳衡直指,即使近日內地和香港股市大幅波動,相信市況並不會影響深港通的開通時間,「夏天一場颱風,仍然改變不了夏天」,當局會按原有計劃推進。

  譚岳衡續稱,近日跌市沒有改變證券商盈利,過往一年本港與內地資本市場進入更大規模的互聯互通,內地資本走入香港再走向國際,國際資本走入香港再走進內地,為投行券商創造資本交匯融通的載體,帶來了融資和交易的巨大需求,港股成交量由過往的每日每天600億至700億元,發展至現時的1600億至2000億元,港股市場交投量大增是新常態,「當局和業界要做好硬件和軟件準備,迎接每日成交逾2000億元的港股市場。」

  為能輕鬆處理未來港股市場的高成交易量,譚岳衡表示,本港必須加強科技系統建設。他說:「隨交易量提升,系統建設一定要跟上,未來交易量會有多大?思維不能停留在2000億元,港股還會有很大發展空間,要加強系統建設,迎接未來新高峰到來。」

  互聯互通助本土券商成龍頭

  互聯互通令港深滬三個市場成為一個整體。譚岳衡說:「滬港通,基金互認,下一步深港通等一系列措施,都標誌着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進入互聯互通新時代,使兩地以至全球互相關聯的資本市場聯通起來,港深滬股市連成一體,佔全球股市份額的16%,而美國市場佔29%、日本佔6.7%,港深滬市場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他表示,兩地和全球互相關聯的資本市場已聯通起來,全球資本市場會出現「兩極」(即兩個龍頭),一極是華爾街市場,一極是港深滬,這為證券商打開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包括中國資本與國際資本交流融通機遇。他預期,兩地互聯互通將於未來數年內催生出能夠在香港市場有主體地位的中資及本地券商投行。

  另外,譚岳衡建議,在港中資證券商應把握機遇,抓住併購發展機會,加快合規風控管理,開展混合所有改革,並跟隨「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參與中國第二次「上山下鄉」,積極走到發展水平較落後地區拓展空間。

  謝國樑:港需扶持高增值產業

  對宏觀經濟有深入研究的中銀香港研究部主管謝國樑在演講時則談到,短期香港經濟前景不太樂觀,預期今年香港經濟增長將較前兩年遜色,最樂觀情況是,香港只能夠保持與去年相若的2.5%增長水平。

  本港經濟增長走下坡,謝國樑認為,香港經濟本身存在結構性問題,長期土地供應不足造成

  樓價飛升,對經濟副作用大,加劇貧富差距,營商成本高昂,令其他高增值產業難以在香港孕育成長。

  他說:「相對比鄰香港的深圳,現時高科技產業反而搞得有聲有色。」

  他坦言,香港因長期政制困局,行政與立法機構對峙,大大制約了行政效率,政府難以迅速快速回應市場變化,施政管治差難免阻礙經濟發展。面積比香港小的新加坡,現時人均GDP約5萬美元,香港現時人均GDP約4萬多美元,深圳目前人均GDP達2萬美元,個別收入高的地區如深圳南山區,人均GDP達4萬多美元,已超越香港水平。

  A股救市之香港視角

  郭家耀:場外規管是重點

  中國銀盛首席策略師郭家耀表示,A股自股災後,走勢逐步穩定下來,但須加強場外規管,否則股市大幅波動情況還會重現。

  郭家耀說,內地場內融資相當規範,屬可控層面。而隨近年投資者操盤手法轉變,股民轉至場外交易及融資,使監管機構難以管控。他認為,內地中小型股份估值偏高,見頂回落時平倉盤湧現形成下跌漩渦,最終觸發是次股災出現。

  若要恢復內地股市信心,郭家耀認為須加強股市場外規管措施,但此舉並非單一金融機構就可做到,中證監須與銀監合作,控制資金流,方能達到目標。他指,內地股市經歷早前急跌後已逐步穩定下來,但須加強防範,否則將重現股災。

  港股方面,郭家耀預計港股將進入「療傷」階段。面對內地救市格局,加上外資基金不願給予港股較高估值,他認為港股今年高位已見,下半年將回復「大時代」前的上落市格局。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溫天納:第一要務鎖定「敵人」

  「熬過熊市,躲過牛市,卻死在救市!」最近有內地股民如是說。如何避免越救越跌的局面?博大資本國際投資銀行業務總裁溫天納指出一個關鍵問題,「當前仍難以確定導致『跌市』的根源,當局須鎖定『敵人』再制訂救市措施。」

  溫氏認為,內地股市「狂牛」時,亦帶來嚴重的場外配資問題,惟目前難言到底如何救市,緣於當局面對哪個敵人仍是個問號。他認為,這次救市與香港打外資金融「大鱷」情況完全不同。過去,香港政府可能要用上約十倍成交額數量的資金去救市,而這次當局恐要用上十萬億資金。

  由此,溫氏認為,與其用如此龐大的資金去救市,不如善用相關資金去扶助中小型企業發展,從而拉升經濟基本面的增長來得更為划算!惟他指出,有關做法雖屬「王道」,但短期內仍難起到恢復市場信心的效果,當局當前最須做到的是積極確保市場回復理性狀態。

  香港商報記者 鄭達偉

  唐焱:投資者教育乃當務之急

  中國光大證券研究所主管唐焱稱,股市並非賭場,A股是次股災主要在於股民尚不成熟,缺乏風險意識,儘管有場外投機因素影響,但缺乏對風險控制問題的關注,應視為A股市場走向成熟的大患。因而,投資者教育乃當務之急。

  對於「國家隊」頻頻出招救市,唐焱認為,短期能夠實行的即時救市政策都出了,從中長期

  來看,能夠提出的建議仍是要落到中國整體經濟表現上來。他指,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中央應着力於出台利好宏觀經濟的措施,如支持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等問題,並促其深化改革,以支撐宏觀經濟向好發展。

  港股方面,唐焱認為,大跌股並沒有那麼容易翻身,但現時港股下降空間亦十分有限,並表示現在港股「滿街都是便宜貨」,建議投資者可趁低吸納。 香港商報記者 王理琪

  潘鐵珊:亂局應用重典

  海通國際環球投資策略董事潘鐵珊表示,當前A股亂局應用「重典」,除可考慮提高期指孖展幅度藉以「去槓桿」,同時亦應大幅提高「融券」利息,並限制借貨沽空。

  他認為,是次內地股市暴瀉,不可用「災難」及「風暴」來形容,定性為「震蕩」較為準確。他說,內地創業板及新三板市盈率(PE)高逾百倍,在估值偏高下,市況一旦逆轉,容易出現「人踩人」式的「股災」。

  對於內地以托市穩定人心,潘鐵珊指不可無休止地利用資金承托股市,「不可能用錢買晒所有股票,難道要將所有股票國有化嗎?」

  至於同病相憐的港股,是否已經歷「終極一跌」?他認為,現階段港股已極之接近低位,隨後將迎接收復期。他建議投資者應避開細價股,隨內地改革步伐加快,應考慮吸納內銀及國企改革受惠股。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港專家開A股救市藥方

  博大資本國際投資銀行業務總裁溫天納

  當局須「鎖定敵人」,再制訂救市措施;

  當局應善用資金去扶助中小型企業發展,以整體經濟效益調整企業同期增長;

  當局必須積極確保市場回復理性狀態。

  海通國際董事潘鐵珊

  非常時期可用非常手段救市,但政府不可能永遠托市;

  應加強監管衍生工具市場,限制財務槓桿,大幅增加融資融券的按金;

  可再減息救市,此舉有利於內銀、內房股,令市場回復信心,應盡快做。

  中國銀盛首席策略師郭家耀

  內地散戶場外融資規模大,逆市時加劇下跌,須加強規管;

  加強場外交易監管,中證監須與銀監會加強合作協調。

  光大證券研究所主管唐焱

  政府能夠做的救市方法基本已經做了;

  是次大跌前,散戶普遍迷信牛市,忽視風險控制,政府應加強投資者教育;

  政府應把資金支持中小企,因中小企在融資上仍遇到不少困難。

  名家展望港股後市

  郭家耀

  港股已見今年高位,投資者若要入市吸納可選大價股,細價股短期內翻身十分困難。

  溫天納

  不建議沾手三四線股份,要買就買藍籌股和政策受惠股。

  唐焱

  港股下跌空間有限,「滿街都是便宜貨」,但要翻身殊不容易。

  潘鐵珊

  現階段要避開細價股,要買就買內銀股、內房股等政策受惠股。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