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88

反思股災利規避風險

2015-07-10
来源:香港商報

  盡管在7月3日,高盛還在唱好內地股市,認為內地股市經過幾個星期的暴跌與調整,一年內仍然會上升到5000點以上,升幅達29%。估計,這是政府7月6日全面救市之前,外國投資者普遍的看法。

  在政府救市之前,6月19日與6月23日兩天外資就利用滬股通購入A股股票148.7億元,其中23日當天滬股通的使用量達70.66億元,創歷史第三高紀錄。不過,向來反應靈敏的外資,經過幾天的形勢變化之後,尤其是經過三個星期股市暴跌達到近30%之後,立刻變臉由多翻空,掀起逃命潮。

  有人聯想到美國大蕭條

  根據香港交易所網頁資料,7月6日滬港通雙向為凈賣出。滬股通將賣出133.85億元,港股通凈賣出14.57億元。7月8日滬股通錄得104.5億元賣出成交,買盤成交只有38.3億元,凈走資約66.2億元。三個交易日外資通過滬股通凈走資達305億元,即滬港通推出以來外資建倉不足1700億元,已流走18%。這幾天,國外資金都在紛紛逃出內地股市。在國際市場看來,當前內地股市不僅受希臘危機之影響,而且政府救市之後,更是增加外國投資者的一份擔心。

  從這幾天內地股市的情況來看,盡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救市措施,但是股市指數仍然在下跌,市場信心也無法確立起來。昨天才有強力反彈,能否持續穩定有待觀察。內地股市要重新走向穩定之路,還需要時間。

  據彭博社報道,當前中國政府的救市方案,好像是美國股市1929年大蕭條劇本重現。雖然時空相差了86年,距離相差了7300英里,但中國政府正在使用1929年大蕭條前夕美國銀行業所使用過的招數,以對抗這次規模空前的股市暴跌。

  非市場化影響不可低估

  這里且不說外資是否正在逃出內地股市,做空內地市場,但這里有幾個問題,投資者應該正視。

  一是外國投資者為何會短期內如此快地變盤,由對內地股市看多而立即看空?而且這種轉換是在中國政府進入市場救市之後。這可能與最近國際市場風雲突變有關。特別是希臘公投後,國際金融市場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比如7月6日整個國際市場一片慘然可能就是與希臘危機事件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中國政府救市,為了自保,外資逃出內地股市也是正常。

  還有,為何中國政府救市成了外資逃出內地股市的一個理由?是不是外資認為政府的這種救市能夠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反之過多的幹預市場,是不是會增加內地股市不確定性,因而外資只好先退出為上?也就是說,外資對中國政府過多地幹預市場產生了質疑。如果是這樣,也許會給我們更多的提醒,即盡管當前中國政府救市有更多的正當性,但是政府救市對股市產生的非市場化影響也不可低估,這也要求,政府救市應該預先制訂更多好的善後措施。

  二是外國媒體為何會把這次中國救市與86年前美國銀行業救市相類比?這種類比暗示了什麼?從1929年美國大蕭條的情況來看,美國銀行業起初救市,盡管也讓股市出現技術性反彈,但是以後股市跌得更深,跌得根本無法救起,最後引發全球經濟大蕭條。對此,中國政府思考過了嗎?

  當前內地股市和經濟形勢當然與當年美國根本上不同,中國政府也一再重申政府有能力把內地股市的風險控制住,有能力保證內地不發生系統性風險。以這種方式提振市場信心是必要的。但是政府想過沒有,任何系統性金融風險都是不可控制的,否則就不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只有發生之後才知道。等發生了,政府還有可能控制這種風險嗎?

  所以,有外國媒體把中國股市當前發生的事情與1929年美國大蕭條相比較,盡管並不是什麼好事,但是中國政府及內地投資者能否從中看到其中意蘊?這里確實有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中國政府及投資者對此思考多一些,那麼今後規避風險的方式也會多一些。(易憲容)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