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北京明確在通州建行政副中心

2015-07-14
来源:南方都市報

  據新華社電 近日閉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表決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的意見》。其中,涉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些重磅信息首次向社會披露:北京將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在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控”與“疏”雙管齊下,嚴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中心城區力爭疏解15%人口……

  此次全會闡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意義。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解決“大城市病”、實現北京可持續發展、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根本出路,是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提升發展水平和城市品質、更好服務國家發展的戰略抉擇,為北京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

  會議指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須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先導和突破口,要堅持“控”與“疏”雙管齊下。

  在“控”方面,要制定更加完善嚴格的產業限制目錄和人口調控目標,堅決守住各類功能禁止和限制底線,嚴格控制新增人口;在“疏”方面,要遵循疏解規律,把握節奏,加強配合,協調好利益關系,使疏解工作有序有效。

  會議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了北京2300萬的人口控制目標,這是必須堅決守住的底線。城市布局要與城市戰略定位相一致。按照城市戰略定位的要求做好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十三五”規劃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調整等工作,切實做到“先布棋盤再落子”。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論證,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

  根據會議精神,當前,北京要聚焦推進交通一體化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產業升級轉移三大重點領域,力爭率先取得突破。會議指出,首都聚集著大量的優質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僅是北京的,更是屬于全國的。必須最大限度發揮好這些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服務全國、服務周邊的發展,實現區域良性互動,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協調發展、共同發展。

  破局建議

  專家表示,將北京從單中心模式變為多中心模式,解決人口擁擠、交通擁堵、公共資源緊張等“大城市病”的困擾,是政府和社會近年來達成的共識。但作為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和建設變化敏感而復雜。此次會議透露的信息意味著,北京真正在功能疏解方面實現歷史性破局。

  非首都功能如何疏解?

  專家建議:提早謀劃軌道交通建設

  11日閉幕的北京市委全會提出,北京將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在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坊間傳說多時的將通州建成行政副中心之舉,終于塵埃落定。

  一些專家指出,行政副中心的遷移,是北京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破解首都大城市病、實現功能疏解的關鍵和標志性動作。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華南城市規劃院院長胡剛表示,這是落實好中央對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中心”定位的務實之舉。將政府的部分行政功能從過度擁擠的中心城區疏解出來,不僅能夠通過資源和服務的流動,帶動遠郊新的副中心真正建設起來;同時,在涉及巨大利益調整的疏解問題上,政府率先帶頭,也會給央企、事業單位等起到表率和帶動作用。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表示,建設行政副中心要認真總結北京中心城發展的經驗教訓,一是進行前瞻性規劃,把軌道交通建設提早謀劃,做到規劃引領人口產業布局,防止在副中心“攤大餅”,要留下永久的農田、綠地,預防新的“城市病”,而不是等人來了資源到了再建設;二是盡快疏解北京公共服務資源,增強副中心服務能力,爭取在2017年取得明顯的進展;三是按照跨區域的戰略思路,謀劃通州副中心與燕郊、大廠、香河、武清、寶坻等河北和天津區縣的聯動發展。用一張藍圖,把通州打造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區、先導區。

  此外,專家認為,要警惕房價先行炒作,影響整體大局。近期,通州不少樓盤單價已經從原來的2.5萬元左右漲至3萬元以上,燕郊近期有樓盤已經漲到單價1.8萬元。12日,記者致電通州和毗鄰的河北燕郊、大廠多個售樓處,均被告知目前“預售暫停”,稱“接下來售價肯定要上漲,具體漲幅開發商還在研究”。

  生產制造業是否全部移出?

  專家建議:研發留下,制造和銷售轉移出去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認為,過去北京向河北輸送了一批污染性企業,這是1.0時代的北京產業轉移,而在2.0時代,北京需要輸送出去的是高端制造業,留下的更多是研發等高新技術功能。

  北京舉辦奧運會前夕,一批鋼鐵、建材企業向外轉移,對京津冀區域造成了污染壓力。以去年上半年為例,信息服務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這三個行業對北京市G D P增長的貢獻超過50%。“為什么汽車等制造業還要擁擠在北京呢?總要給河北、京津冀留一些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吧。”楊宏山說。

  2014年,北京市已關停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392家,搭建了30個產業疏解合作平臺,推進產業轉移疏解項目53個,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場36個。據北京市官方消息,今年全年還將再調整300家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教授王玉海也認為,京津冀的產業協同發展下,研發可以放在北京,但生產制造和銷售都轉移出去,同時建立稅收分享機制。

  除此之外,一些中心城區內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業也在控制規模。東、西城區已嚴禁再增加醫療機構床位數量,位于二環的天壇醫院將整體搬遷至豐臺,而位于河北燕郊的燕達醫院與北京天壇醫院簽署協議共建京東地區最大的腦科中心。同時,不少高校也在北京遠郊和河北等地建設新校區,中央民族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都在良鄉建設本科新校區,北京化工大學的秦皇島校區也即將啟動開工建設。

  行政區劃仍然各自為政?

  專家建議:打破既有區劃“一畝三分地”

  “有的地方在前一天開會時還討論要疏解人口,第二天又討論怎么發展產業,鋪攤子。”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高揚表示,這種思路還沒有擺脫對傳統產業的依賴。

  專家指出,無論是行政副中心建設、人口調控還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建設,要落實好目標,最關鍵的是如何打破既有“一畝三分地”的行政區劃,調動各方積極性,讓協同真正見實效而不流于口號。京津冀一體化不能變成北京向天津、河北兩地“甩包袱”的行為。非首都核心功能并不等于落后的產業和功能,一些高端的非服務首都的行業和企業都可以與天津、河北實現有序對接,相關部門在執行中要敢于“舍棄”。

  此外,專家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考、退休保障、醫療異地結算等民生工程應當先行破解。(新華社)

  通州位于京城東南部,舊時以“通縣”而聞名。距離天安門廣場僅20公里,是北京唯一與天津市、河北省都接壤的行政區。

  2012年 北京首次提出將通州打造成為城市副中心。

  2013年、2014年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要求加快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設。

  2015年 北京市委全會首次明確提出新概念:將通州建設成為“市行政副中心”。

  定位

  通州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目標

  北京中心城區疏解15 %人口,北京人口控制在2300萬

  時間

  在2 0 17年取得明顯成效

  舉措

  以政府帶動企事業單位外遷

  交通一體化發展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推動產業升級轉移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