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在今年1 月同比下降14.6%,創下自2003 年“非典”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從6月底開始,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8周年,全港各區工商聯按照傳統主辦為期一個月的“全港購物節”,連同全港3000余間商戶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這次購物節打出了“撐經濟、撐民生、撐商戶”的口號,現場參與宣傳的全港各區工商聯會會董陳俊達表示,自去年“占中”活動結束以來,香港零售市場一直未能恢復到原有水平,此次購物節希望能夠成功帶動香港和內地游客消費,改善香港零售業近月來大幅滑落的局面。
就在活動開始后,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了今年5月香港零售業銷貨額臨時統計數字,5月銷售總額同比下跌0.1%,這一數字已連續第三個月下跌。雖然此次下跌幅度比起前兩個月有所改善,但是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額一路滑落,在今年1月更是同比下降14.6%,創下自2003年“非典”以來單月最大跌幅。
香港零售業如今正在遭受一場寒冬的考驗。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在日前表示,如果零售業持續低迷,可能會給香港經濟帶來不良影響。
酷暑當頭,香港鬧市區店鋪過冬
7月流火,對于香港零售商鋪來說,本是打折促銷、生意成交的旺季。在香港銅鑼灣、尖沙咀、旺角等繁華地段,隔三差五就有店鋪拉出“執笠(關門)大平賣”的橫幅,更有幾家店鋪鐵門緊鎖,門上掛出了“租約期滿,結業清貨”的標志。
近年來,隨著自由行的放開,街道上的平價老店、茶餐廳慢慢消失,大量的金鋪、藥房涌入繁華街道。在號稱藥房最多的油尖旺,平均每600名人口就擁有一間藥房。但是今年以來,關門結業的店鋪卻越來越多。半年里,僅銅鑼灣崇光百貨周圍不到百米的距離里,已經有三間藥房關門,有的甚至是在租約未到期的情況下提前退租。就連知名品牌周大福近日也宣布接連關閉了兩家位于銅鑼灣的金店。
據記者了解, “結業清貨”的店鋪大多因為生意冷清而無法堅持。旺角的一家藥房老板更是直言,如今的生意比起去年跌了八九成,店鋪內大多藥品都在低于成本售賣,目的是清貨止蝕。“如今賺到的錢連每個月的租金都不夠,不早點清貨,租金到期都變成了垃圾。”
生意冷清的不僅是藥房。過去人頭攢動的金店、化妝品店都遇到了同樣的難題。知名化妝品連鎖零售商“莎莎”的一名店員表示,雖然不至于“門可羅雀”,但是人流量明顯減少。“過去我們開三個收銀柜,隊伍都能排到門口去,現在基本上一到兩個就足夠了。”
數據顯示,2012年香港銅鑼灣曾以每平方英尺3000美元的租金超越紐約第五大道一舉成為全球租金最高的商業街,而中環和尖沙咀緊跟其后位列第四、第五。但是今年以來,香港商鋪開始大幅度降租。
銅鑼灣街道上一家地產中介公司的職員表示,上個月剛剛成交的位于駱克道的一家約185平方米的店鋪,房租由之前每月88萬港幣減至55萬港幣,跌幅多達40%。
國際房地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5月23日發表報告指出,香港核心零售區2015年上半年店鋪租金下跌約20%至30%。去年中至今,銅鑼灣羅素街鋪位的租金累計下跌43%,尖沙咀廣東道和中環皇后大道中分別下跌33%和10%,以上街道店鋪租金目前基本已回落到2011年至2012年的水平。
放低身段,國際大牌紛紛打折
遭遇寒冬的不僅僅是街頭店鋪,就連商場里的奢侈品巨頭如今也發覺“年關難過”。
不同于內地大多奢侈品店鋪的清靜少人,以往香港的名店往往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店內柜臺前堵著十幾名顧客高舉手指喊著“這個、那個”,店外街道上排起數十米長龍的場面曾不斷見諸媒體。但今年以來,沖進店里的顧客不再隨意挑選,而是奔著那些直降數千乃至上萬元的款式,而那些還沒降價的包袋則無人問津。
時代廣場連卡佛的一位柜員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從來不降價的名品店在今年打折促銷了,但她表示,肯定比過去5年來加起來的還要多。她向記者表示,“往年從來不打折,VIP也僅僅是9折。但是今年最低的折扣一路降到了5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營業額變少。打折以后看起來好像生意還不錯,但比起往年來差遠了。”
與奢侈品一樣遭遇此次寒潮的還有珠寶類商品。香港市值最大的珠寶公司周大福主席鄭家純此前表示,今年港澳地區市場的消費意愿已轉趨疲弱,在2015財政年度,港澳地區的銷售額相比上一財政年度下跌32.8%。
跌勢難止,訪港旅客消費放緩成為主要原因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內地訪港旅客增速放緩成為影響香港零售業業績的主要原因。
作為“購物天堂”,香港一直以來都以“購物”作為吸引游客的賣點。在過去10年里,旅游業占香港GDP比重約為4.7%,特首梁振英近日公開表示,不能忽視旅游業對香港經濟所做的貢獻。
而在每年訪港的近6000萬游客中,內地訪港游客數量在過去10年中以20%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長,至2014年已經上升到75%。其中,持“一簽多行”簽證的游客由2009年的150萬人次增長到約1200萬人次,占據全部內地訪港游客的一半左右。
但是,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先是“占中”活動造成的混亂,“水客”問題造成的矛盾及今年4月份開始收緊的簽證政策都對赴港內地游客的數量產生了影響。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數據表示,2015年以來,赴港內地游客僅增長6%,遠遠比前5年的平均增長值21%要低得多。香港入境接待協會董事長梁耀琳表示,之前香港每日接待大約400至500個內地赴港旅游團,但是今年春節過后,這個數字已經降到了100個。旅行社反映的情況顯示,內地游客對赴港旅游持謹慎態度。對此,香港旅游業協會主席胡兆英坦言,香港“已經迎來旅游業寒冬”。
“水客”的減少也被認為是此次零售“結業潮”的導火索之一。據元朗泰豐中西大藥房的老板稱,之前每日藥房中售出的奶粉數量約為400~500罐,而自從“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如今的奶粉日銷量連百罐都難以維持。
雖然缺乏準確的數據表明“水客”所購買的零售總額,但是“水客”的減少對香港零售業的影響并不是造成香港零售業減緩的主要原因。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今年1—5月訪港旅客人數較去年同期上升3.9%,但是過夜旅客卻同比減少3.1%,不僅拉低了酒店收入,與此同時,香港的珠寶首飾、鐘表、奢侈品銷售額跌幅也很明顯。
豪客減少,價格競爭力逐漸下滑
戴德梁行香港商業部主管林應威接受采訪時表示,香港的珠寶首飾、鐘表、奢侈品銷售額跌幅有逐漸擴大之勢,如果將這項數據與香港核心商區代表商鋪租金走勢、訪港人數、零售業各項目銷售額逐一比較,可以看到奢侈品零售萎縮對整個零售經濟帶來的明顯影響。
在香港目前的消費結構中,奢侈品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恒生指數分析師黃玉琦表示,香港的零售業過去幾年過分依賴高端商品市場,這與香港零售業態的形成過程有著很大的關系。香港在零售招商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沒有增值稅和關稅,所得稅最高僅為16.5%,背靠內地使得很多國際品牌愿意將其作為進入亞洲市場的試驗場。不僅不少奢侈品牌在香港的售價全球最低,香港貴重珠寶首飾和定制珠寶的出口量更曾經分別排行全球第五和第二位。但是自2014年年初開始,受內地反腐風暴、自由行收緊、反“水客”活動、內地擴大內需影響,香港零售業的價格優勢已不再一枝獨秀。
內地游客購買力增長乏力,價格競爭力下跌或許是香港零售業重挫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來,出沒在香港名店的顧客除了內地豪客,更多的是受人所托并以此為生的“代購”。一位柜員對于“代購”的印象非常好。“他們常常一來就買三四樣東西,速度很快。我們也會彼此之間加微信,需要什么可以提前向我詢問價格,柜臺這邊也會為他們預留。”
邱展聰就是這樣一個代購。曾經在香港中環從事金融業的她在2010年辭職,成為專業代購大軍中的一員。據她介紹,過去幾年平均每個月的收入都在5萬元左右,一直到今年開始慢慢步入下坡路,有時候一個月才能賺幾千元,她已經決定轉行。
在邱展聰看來,香港代購這門生意已經“沒得做”。在化妝品方面,自從內地降低進口關稅以來,利潤空間已經被大幅度壓縮。“差價不大的情況下在內地也不過是多出個打車錢。”邱展聰坦言,很多人聽到報價之后就自動放棄了。而之前相當“給力”的奢侈品代購,受到歐元貶值和內地降價的影響,找她幫忙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像邱展聰這樣的代購感受到的正是香港零售業目前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世界經濟論壇今年5月份發表的《旅游業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在全球141個國家或地區中,價格競爭力由32名下滑到127名。
多方努力,香港能否力挽狂瀾
面對零售業績一路下滑的跌勢,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在努力應對。
從今年年初開始,香港旅游局就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游客的措施。在目前一直到8月31日,香港旅游發展局將舉辦一場名為 “香港Fun享夏日禮”的活動。在此期間到達香港的旅客,只需要在入境大堂前領取歡迎禮包并到接機大堂抽獎柜臺出示旅游證件即可直接參加“即到即賞”的電子抽獎一次。而抽獎的游客除有機會獲得由香港本地零售及餐飲商戶、景點及酒店提供的超過240萬份獎品外,每位參與者均有機會獲得免費的CSL Wi-Fi通行證。借此把香港旅游景點和餐飲購物服務一起推薦給到港旅客。
除了促進已到港旅客消費外,香港旅游局還做起了回頭客生意。香港機場設置了“百萬富翁游香港”抽獎活動,10名中獎者未來可以攜帶一名親友再次重游香港,享受4天3夜的奢華頂級行程。
香港的大型零售商也開始開展自救行動。除了像周大福、周生生一樣關閉部分店鋪并暫停擴張計劃外,莎莎開始利用微信推銷產品、招徠顧客。而六福珠寶也開始逐漸布局電商層面。
雖然整個零售市場現在面臨陷入困境的局面,黃玉琦表示,但是對于香港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壞事。“比如藥房,過分依賴水貨客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畸形上漲的房租回落也不是什么壞事。對于香港來說,這也許正是一次可以進行結構性調整的機會,陣痛是一定會有的,關鍵是如何頂住,穩定香港的經濟和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