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首“翻紅” 房地產走出低迷?

2015-07-16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隨著政策的不斷寬松,房地產銷售逐漸走出低迷,但在庫存壓力及后市的不確定性下,房企在上半年的開發投資增速繼續放緩。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數據。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395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這已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連續第16個月回落,不過回落幅度正在逐步收窄。

  具體而言,上半年房屋新開工面積、房企拿地面積雙雙下降,分別同比下降15.8%、33.8%。不過進入6月,房企拿地的態度開始變得積極。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在政策連番刺激下,房地產行業正逐漸走出低迷,已有筑底企穩之勢。

  新開工、拿地面積雙降

  由于經濟仍處于筑底階段,房地產企業在上半年投資謹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674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468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3%。房屋竣工面積3294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8%,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4354萬平方米,下降16.5%。

  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由于整體房地產市場呈現結構分化態勢,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投資和成交回暖,而多數二線城市和廣大三四線城市市場依然不樂觀,導致房地產開發投資依然處于探底階段。

  居高不下的行業庫存也是房企新開工放緩的一大原因。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5738萬平方米,比5月末增加72萬平方米。

  拿地方面,上半年房企土地購置面積98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5月份擴大2.8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2866億元,同比下降28.9%,降幅擴大3.1個百分點。

  這主要是受到土地供應收縮的影響。今年3月,國土部出臺了相關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各個供應階段進行調整,隨后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城市都下調了2015年的土地預計供應量。

  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給本報記者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各類用地8.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30.4%。

  庫存高企、一季度市場低迷也進一步削弱了房企拿地的積極性。

  6月拿地態度逆轉

  不過,進入第二季度后,尤其是6月,市場逐漸回暖,房企拿地態度出現轉變,20家品牌房企當月拿地金額同比大幅增長86.3%,為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回升。

  在拿地策略上,多數房企趨于謹慎,并集中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

  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20家品牌房企上半年拿地面積同比下降39.4%,金額同比下降14.2%。拿地多布局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占比下降。

  較為典型的是華潤置地,上半年拿地金額(未扣除合作土地款)達到291.6億元,僅北京、上海區域拿地便達244.72億元。

  聯合其他企業是華潤置地今年拿地的另一個特色,1月7日,華潤聯合首開、平安聯合競得北京豐臺區花鄉白盆窯村地塊,建筑面積41.87萬平方米,總價86.25億元。在上海,華潤先后聯合華發拿下上海閘北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園區兩個地塊,相繼刷新上海土地單價紀錄。

  在三四線城市有較多土地儲備的碧桂園也開始瞄準一線城市。碧桂園集團聯席總裁、執行董事朱榮斌表示,碧桂園正在進行戰略上的重要補充,加大一二線城市的投資。

  4月29日,碧桂園以6.08億元競得上海市嘉定區徐行鎮02-05地塊,成為其在廣州以外首次拿下的一線城市項目。

  萬科雖然在3月時曾表示當前地價偏高,更愿意尋求收購二手土地,但從上半年的拿地來看,還是比較積極的。上半年,萬科拿地面積共201.4萬平方米,同比增47.8%。其中,光6月就在深圳、太原、福州、大連等地新增項目8個,合計建筑面積153.1萬平方米,支付地價約50億元。

  銷售回暖

  隨著第二季度的強勢反彈,全國房地產已經逐漸走出低迷,銷售面積、到位資金等多項指標在連跌數月后首次翻紅。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02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這是今年以來銷售面積第一次呈現增長態勢,此前均為下降。1~2月的銷售面積同比下降高達16.3%,隨后降幅逐漸收窄,到1~5月時,降幅縮至0.2%。

  商品房銷售額方面更是呈現了兩位數增長,1~6月共實現銷售額34259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比1~5月提高6.9個百分點。

  “從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的增速來看,銷售金額明顯超過銷售面積,反映了目前市場成交量上升的過程中,銷售均價在呈現上升的格局。這和市場看漲預期趨于強烈是有一定關系的。從后續市場的預測看,這兩條曲線依然會有繼續上升的大空間。”嚴躍進表示。

  廣發證券認為,目前房價的上漲主要是一二線重點城市改善性需求加快入市帶來的結構性漲價,當前三四線城市庫存依舊高企,以價換量去庫存仍然是這些城市的基調。因此,盡管未來整體房價將環比繼續上漲,但各線城市全面漲價概率依然較低。

  此外,從房地產企業本年到位資金增速來看,已經出現了一個可喜的兆頭,即在連跌三個月后,首次翻紅,出現正增長。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8948億元,同比增長0.1%。

  在嚴躍進看來,購房規模增加構成目前房企資金回籠的主力,同時房企銷售業績看好,通過各類金融工具融資的規模也隨之增加。預計后續隨著貨幣政策穩健性思路的繼續貫徹,以及宏觀經濟的企穩,房地產企業資金面的寬松程度會進一步放松。

  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在宏觀經濟增速階段性筑底,貨幣環境穩健偏松,調控回歸市場化的背景下,預計全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銷售量回升、價格小幅反彈、新開工降幅收窄、投資增速企穩。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