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滬外環外商品住宅均價首破2.5萬

2015-07-24
来源:第一財經日報

  “去年有一個聯排別墅對外報價500萬,但是今年就已經報價700萬了,我們的項目體量比較大,還沒有出現劇烈漲幅,但是公寓類住宅我們都漲價了。”上海外環南翔板塊某樓盤銷售經理李明娟告訴記者。

  進入7月,李明娟的工作顯得異常忙碌,這與此前人們印象中7~8月是房產淡季“格格不入”。這種反常從上海外環多數樓盤價格出現10~15%的漲幅可見一斑。隨著軌道交通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剛需人群開始選擇去更遠的地方購房置業。

  身為“80后”的王悅酈便是其中的一員。然而,令其苦悶的是今年6月看上的位于浦東匯南板塊的某樓盤當時報價1.9萬元/平方米,目前已經飆漲到2.2萬元/平方米。

  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7月1日~7月20日,上海外環外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為2.52萬元/平方米,首次突破2.5萬元大關,較今年1月上漲30.8%;同時,成交量明顯增加,3萬元/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宅同期成交量為14.2萬平方米,占外環外成交量的26.9%,較1月份幾乎翻番;外環面積超過15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也出現了明顯上漲。

  一份德佑鏈家的報告提到,按月度成交均價來看,外環外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首次達到1.5萬元/平方米為2009年12月,首次全面穩定在2.0萬元/平方米是從2013年12月開始,用時4年,即48個月;而此次從2.0萬元/平方米突破至2.5萬元/平方米,僅用了19個月。

  因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下半年調控政策可能收緊,房價并不會出現太大波動。

  長期從事郊區房屋銷售的德佑鏈家新房總監樂平仂表示:“很多80后都到了必須進行改善居住條件的時候,而市區房價太貴自然需要外遷。”

  樂平仂提到,由于最近上海外環樓盤開盤數量并不多導致存量不夠,而很多開盤的樓盤都是知名開發商的精裝房,這無疑拉動了外環的房價。雖然外環具備購買力,但是積極成交的還是一些價格非常低的樓盤,而這些外環高價樓盤成交情況并不理想。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越來越多開發商都選擇精裝修房屋交付,而這樣無疑可以在原本房價的基礎上增加5000元/平方米,對于80后90后而言無疑非常方便,而對于開發商而言可以增加產品溢價。”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經理盧文曦認為,由于一些知名開發商做出了一些中高端改善產品,價格定位相對較高,成交結構的改變也是影響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記者注意到,目前包括萬科、旭輝、綠地等開發商都越來越選擇開發精裝修房屋。“上海政府正在大力推廣精裝修,這樣會更佳環保節能,消費者也喜歡,開發商也樂意,因此房價會上漲。”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事實上,自今年5月份以來,外環外一手房的存量持續走低,截至7月21日,外環外一手房的存量為894萬平方米,較今年年初減少了近100萬平方米。

  一方面是房屋存量的收緊,另一方面是土地政策的收縮。

  相比2011年上海市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為1200公頃,2012、2013年該數值為1000公頃,去年為700公頃,今年這一數字直接降到了400~600公頃,供應量持續收縮,再創新低。

  此前,戴德梁行甚至預測今年上海將出現工業用地變性住宅用地情況,來緩解住宅用地的緊張。但更多觀點認為,即使出現工業用地變性,但是土地市場緊張無法根本緩解。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