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日本家鄉納稅應對老齡化助力地方經濟

2015-08-04
来源:法制網-法制日報

  “家鄉納稅”又叫“家鄉捐助”,是日本為應對“少子老齡化”和“地方過疏化”,特別是因為年輕人口過度向東京、大阪等大都市聚集,造成地方勞動人口減少、經濟衰退、財政困難等問題,于2008年推出的一項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福利完善的稅收轉移制度。近期,本報記者隨同中國駐日大使館公使級參事官薛劍、日本農林水產省審議官長谷部正道、日中環境協會會長島村宜伸和理事長宋青宜等一行赴“家鄉納稅”制度的模范町——北海道上士幌町(日本地方一級行政機構,相當于我國的鎮)進行了考察,詳細了解該項政策在地方的實施情況。

  “家鄉納稅”著眼地方發展

  “家鄉納稅”的基本理念是呼吁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工作的外地人,更多地關注、支援生養了自己的家鄉的經濟建設,為家鄉作貢獻。其主要內容是,允許納稅人自主選擇向自己的家鄉或其他任意地方政府捐款,作為鼓勵,其所在地政府將從其住民稅和個人所得稅中減免一定金額的稅款。

  “家鄉納稅”的具體操作辦法是,納稅人自主選擇自己的家鄉或者全日本任意一個地方政府向其捐款,獲得捐款的地方政府向捐贈人提供捐贈證明,捐贈人再拿捐贈證明向自己所在地的政府申報減免當年及來年的住民稅和個人所得稅。減免個人稅款的計算方法一般采取捐贈金額減去2000日元的部分全額從個人所得稅和住民稅中免除。因此,可以說“家鄉納稅”實際上是稅款的一種轉移。

  “家鄉納稅”制度的意義有三點:一是允許納稅人自由選擇捐贈主體,因為是自主選擇,所以納稅人將更加關心捐款的使用情況,也有利于提高納稅人對于納稅本身的認識;二是形成一種納稅人對生養自己的家鄉及對自己有恩惠的地方的一種回饋機制;三是通過各地方政府積極向全體國民宣傳、爭取捐款,提高各地方政府的競爭。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2014年日本全國“家鄉納稅”總金額為141.8934億日元,比該項政策啟動時的2008年增長約兩倍。特別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書籍和網站介紹相關制度,“家鄉納稅”制度的認知度大幅提高。2014年日本共有13.3928萬人利用了“家鄉納稅”制度,比2013年增加25.8%。其中,來自東京的捐款最多,達38億日元;其次是神奈川縣,捐款額為12.8億日元。

  上士幌町借力“家鄉納稅”

  上士幌町位于日本北海道的中部,面積約700平方公里,人口約5000人,產業構造以農林業、觀光業為中心,在日本這樣一個地少人多的國家,上士幌町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少見的“地廣人稀”。但據推算,該町人口到2040年將下降到3222人,作為以農業為支柱產業的當地經濟而言,屆時因為勞動人口,特別是農業人口的不足,町經濟將不可避免陷入衰退。

  日本政府2008年推出“家鄉納稅”制度后,上士幌町充分借助捐助人贈予的資金推動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福利建設。據上士幌町町長竹中貢介紹,該町近年來積極推動“家鄉納稅”事業,獲得的“家鄉納稅”捐贈急劇增加,2014年已達9.74億日元,在日本全國排名第3位。2015財年至今(4月1日至7月20日)共獲得捐贈3.3億日元,大有超過2014年的趨勢。2015年上士幌町財政預算總額為61.3億日元,其中町稅6.2億日元,而2014年“家鄉納稅”捐贈額為9.74億日元,已經超過了町稅的份額,由此可見“家鄉納稅”政策對上士幌町經濟發展的貢獻。

  對于“家鄉納稅”制度獲得的捐款,上士幌町將其主要用于町經濟的創生,為此町政府制定了2015至2019年5年發展綜合戰略,其中包括町產業培育、充實學校教育、營建安心生活環境等六個方面。以充實學校教育為例,上士幌町設立“家鄉納稅·育子少子化對策夢基金”,把捐贈金重點分配給育兒和教育方面,減輕了一般家庭的育兒和教育負擔,并提高了當地的學校教育水平,著力為當地居民提供安心的育兒和學校教育環境。

  作為“家鄉納稅”取得成功的典型,竹中貢認為取得成功的關鍵是借助“家鄉納稅”制度推動城市與農村的交流,其中包括人的交流和物的交流。所謂人的交流,主要指上士幌町作為以農業和觀光業為核心產業的鄉村地區,具有環境優美、生活節奏慢的優勢,借助“家鄉納稅”制度,推動捐助人與當地的聯系和認識,吸引他們到上士幌町短期居住甚至定居。物的交流指通過推動農業的6次產業化,充分利用城市與農村聯系通道的ICT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向城市和捐贈人提供更好的農產品,借此宣傳推廣當地產品,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為向捐贈人表示感謝,同時推進更多人參與上士幌町的“家鄉納稅”事業,該町2015年2月在東京舉辦了“家鄉納稅感謝祭”,邀請1000名捐贈人出席活動。上士幌町還計劃明年1月在東京和大阪再次舉辦類似活動,并計劃邀請5000名捐贈人出席。

  “家鄉納稅”制仍在不斷完善

  “家鄉納稅”制度在上士幌町等一些地方取得成功的同時,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也開始顯現,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對捐贈人爭奪的激烈化。

  在“家鄉納稅”制度實施之初,各地方政府為宣傳當地,爭取獲得更多捐助,通常會向捐贈人贈送當地特產、商品券等作為“回禮”。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有利于形成地方政府與納稅人的雙贏,原因是地方政府可以爭取更多捐助,并通過贈送“回禮”本身向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宣傳當地產品,繼而讓更多人了解當地和當地產品。

  但隨著“家鄉納稅”制度的深入實施,各地方政府圍繞捐贈人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在個別地方政府中作為感謝性質的“回禮”開始成為爭奪捐贈人的一種手段,為此個別地方政府開始向捐贈人提供等額的商品券、彩票等,以此吸引更多人向當地捐款。這實質上已經變為一種等價交換,并動搖了制定“家鄉納稅”制度的初衷。

  針對這種現象,2015年1月和4月日本總務省分別向各地方政府提出停止“回禮競爭”的要求,特別是停止向捐贈人提供等價商品券和明確標明價格的有價商品。但據日本媒體報道,隨著各地停止向捐贈人提供高價“回禮”,新的問題也隨之產生,以鳥取縣日吉津村為例,該村在4月停止作為“回禮”的商品券后,“家鄉納稅”捐贈額大幅下滑了20%,當地政府對此非常頭疼,但又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回禮”作為替代。

  “家鄉納稅”制度本身在日本社會“少子老齡化”和“地方過疏化”的背景下,通過轉移地方稅收起到了極好地促進日本各地方經濟重生的作用,但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回禮競爭”等問題,未來如何完善制度將是日本政府需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