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戴合聲報道:瑪麗醫院爆發毛黴菌事件,導致6名病人受感染,其中2人不治,另外4名患者中2人已經康復出院。醫管局專家小組已完成調查,確認霉菌源頭是負責為醫院清洗被服的深灣洗衣場,多個工序的樣本都驗出有毛黴菌。專家小組主席、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形容,深灣洗衣場達到一個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醫管局正檢討營運深灣洗衣房的外判商ISS表現,可能追究責任甚至中止合約。
醫管局可能究責或中止合約
醫管局專家小組昨日下午公布調查結果。袁國勇表示,專家小組在深灣洗衣場抽取119個樣辦進行化驗,當中61%樣辦能種出霉菌,而被服上的細菌量為每100平方厘米有1000至1500粒細菌。袁國勇坦言「多到嚇死我」,認為洗衣場的感染「非常厲害」。數字顯示,深灣洗衣場多個洗衣工序中所抽驗的樣本均驗出含霉菌,包括乾衣塵隔所抽取的17個樣本中,有16個含霉菌;平燙機器出口的59個樣本中,58個含霉菌;3個環境空氣拭子樣本全部含菌;運送被服的手推車5個拭子樣本,4個種出霉菌等。
洗衣程序不正常菌多嚇死人
袁國勇更以「不正常」來形容洗衣場的洗衣程序。他解釋稱,主洗程序中使用的洗衣機器只以攝氏61度清洗,因霉菌需在攝氏65度經過2至6分鐘才會死亡,攝氏61度根本無法殺死霉菌。另外,乾衣機器內溫度為攝氏90度,但從其所噴出的烟所取樣本卻可種出霉菌,情况同樣不正常。小組專家亦發現,被服到達摺衣程序時仍處於高溫及微濕狀態,顯示乾衣工序不理想,倘當中仍有霉菌生存,可於已包裝的被服內繼續生長,造成病菌數量高企。
袁國勇又提到,深灣洗衣場內的工作量和用水量比例不符,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間,洗衣場共清洗620萬公斤被服,較上一年度工作量上升29%,但用水量卻下跌18%,小組對此問題暫未有解釋,要待工程師檢查后才知曉。
醫局研改善監管巡查機制
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陸志聰表示,當局接受該份報告,會依報告內容跟進情况,并對受影響病人及醫護人員致歉,未來會檢討監管外判服務商,以及進行改善工作。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吳和貴表示,深灣洗衣場已於2星期前停工,進行大清洗及消毒,期間由柴灣洗衣場、蝴蝶灣洗衣場及部分外判商提供服務,現時已正常運作,預料深灣洗衣場未來數月都不會重開。當局將與外判承辦商ISSMediclean(HK)Ltd商討,檢討及評核深灣洗衣場服務水平,會研究追究責任,或會終止其合約。
袁國勇亦表示,當局會檢討相關的監管機制及巡查程序有否改善空間,若發現事件涉及醫管局聯網職員在巡查期間出現疏忽,當局會按機制追究。但他指,一般巡查未必可以判斷衣物是否符合衛生及潔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