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 謝湧海:市場化重要一步

2015-08-19
来源:香港商報
  一石激起千重浪,人民幣貶值觸動全球神經。市場一直期待人民幣匯率走向市場化,內地當局進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讓匯率更加市場化。惟因人民幣長期被高估,匯率機制改革後貶值是理所當然的事。本報請來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董事長謝湧海解讀情況。他在受訪時強調,人民幣匯率貶值是一次性事件,沒有長期貶值的壓力,人民幣匯率走勢要視乎國際市場大環境而定。香港商報記者 黃兆琦
 
  人民幣國際化是國家長期戰略,中央在這個時候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實際上有多重原因。謝湧海說:「今次不是人民銀行故意要求貶值,而是人民幣匯率形成制度改革走向市場化的重要一步,更好地處理交易價和中間價背離的問題。因匯兌機制改變,匯價突然出現大變化,但當局沒有貶值意圖。」
 
 
  令市場價和中間價貼近
 
  現在人民幣匯率,正如謝湧海指出,是由開盤當天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當中的做市商(market makers),根據昨日收盤價、今日供求情況、以及國際外匯市場上信息與主要外匯市場動向,來提出中間價。有關機制顯示,中間價變得更加市場化,令市場價和中間價貼近。
 
  謝湧海說:「隨人民幣國際化,離岸和在岸匯率大幅分離,外匯交易中心的人民幣交易不時漲停板或跌停板,更出現過一連10日市場跌停,顯示中間價背離市場供求,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有必要改進。」
 
  人民幣無貶值壓力
 
  謝湧海又強調說:「中國外貿還是有順差,外匯儲備量也很高,經濟有7%的增長。宏觀層面上,人民幣沒有需要繼續貶值的壓力;總體來說,人民幣沒有持續貶值的需要或條件。」
 
  中國現時推出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於今年11月就人民幣是否納入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幣(SDR),作出決定。人民幣是全球第5大貿易結算貨幣,僅次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而該4種貨幣都是SDR的組成貨幣。謝湧海指出,IMF在最新的SDR評詁報告中提出,假如將人民幣加入到SDR中,便要以離岸人民幣匯率來計算價值,國家絕對不會讓這情況出現。
 
  增納入SDR談判籌碼
 
  謝湧海說:「人民幣匯率不是市場化的話,IMF可能以離岸匯率作為SDR定價依據,對國家不好,還是要以上海外匯中心定價作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加入市場化元素,可增加央行的談判籌碼和主動權。」
 
  日前,IMF發表中國經濟報告,中國代表團團長Markus Rodlauer稱,人民幣新中間價機制,讓匯價能反映市場實際情況,而且人民幣匯率的波幅每星期可達10%,今次匯改顯示人民幣越來越接近浮動匯率,期望人民幣匯率在2至3年內實現浮動。此外,雖然人民幣貶值,但Rodlauer強調現時人民幣匯價合理,沒有被刻意低估。
 
  人民幣貶值不利國企
 
  事實上,人民幣是繼美元後全球第2強勢主要貨幣。2014年美元指數全年升11.2%,人民幣貶值2.7%,但歐元與日圓貶值約11%。2015年上半年中國紡織品出口額按年跌2.9%,到下半年情況惡化,7月份單月同比錄得10.2%跌幅,當中服製出口情況更嚴峻,同比跌12.4%。人民幣更加市場化而帶來的貶值,正好是及時雨。
 
  謝湧海說:「前幾年人民幣一直上升,加上勞動成本增加,中小企比較困難,這次一次性貶值,正好能夠緩解中小企業和出口商的經營情況,對他們有好處。」
 
  不過,謝湧海亦指出,人民幣貶值其實對大型國企帶來負面影響。大型國企長期以來以進口為主,幸好去年國際油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大跌,為大型國企對沖人民幣貶值留出成本空間。
 
  今次改革前,人民幣中間價機制於2006年初訂立。為讓人民幣中間價加上市場元素,當時人行開始實施做市商制度。於每日開市前,人民幣外匯交易中心向做市商詢價,除去最高價與最低價後,將所有價格按做市商的成交量作加權平均,計算所得的結果便是中間價。除了中間價的改革,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也不斷擴大,由最初的0.3%,擴大到目前的2%。謝湧海認為,下一步有機會擴大至3%。
 
  美國加息資金流港
 
  至於香港方面,謝湧海估計,美國加息後不少資金會流向美元和港元,將會炒高本港的資產,不過由於本港物業市場已經很熱,但股價相對美國、歐洲、日本等市場仍然便宜,相信資金會流入港股市場,股市有上升空間。此外,QDII2讓內地高端個人直接到境外投資,香港也會受惠。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