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對環衛工的心酸別停留在良知拷問

2015-08-20
来源:京华时报

  環衛工是“城市美容師”,他們在扮靚城市的同時,卻被一些人輕蔑地叫成“掃大街的”。辛勞地工作只換來微薄的收入,不斷見諸報端的心酸境遇,進一步印證著環衛工被輕視、遭愚弄的尷尬現實。

  據報道,四川自貢市富順縣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負責打掃當地一公裏長的村道,幹了整整一年領到1600元工資,省吃儉用的老人舍不得花這些錢,直到半年後才發現居然有1400元是假幣。村主任不承認發假幣,由於過去了半年,警方也表示不能排除錢被人調包。雖然真相仍未搞清,但老人神情黯然拿著假錢的照片,已讓圍觀者心裏五味雜陳。

  這些每天與你我擦肩而過的清潔工,上年紀者居多,往往來自外鄉或農村。在本該退出體力勞作、頤養天年的年紀,他們卻幹著許多年輕人不願幹的髒活累活。冬日裏頂著凜冽的寒風,夏日裏承受著高溫的炙烤,“吃”著機動車的尾氣與揚塵……他們可能不願說出個中原因,但明眼人知道,由於文化低、積蓄少、缺社保,又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他們只得強打精神做這種“低門檻”的工作。

  與高強度的勞作相比,環衛工獲得的報酬之低令人眼眶發紅。四川那位老人幹一年才拿到1600元,“月薪”只有133元。別說這不夠最低工資標准,就是與許多地方的低保金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即便如此,他們還被嫌棄。一些“強行解雇”新聞的背後,是管理者怕攤上他們過勞猝死的“麻煩”,有的地方甚至要大齡環衛工簽“生死狀”……面對上述事實,你是否還能淡定,會不會脊梁骨發涼?

  當然,隨著社會關注增多,給環衛工“送溫暖”“送清涼”之類的福利也多了起來,但一些地方的做法實在不敢恭維。最近,山東濰坊昌邑市環衛局搞儀式,給環衛工發避暑用品,可在“擺拍”照片後,又將物品收回,環衛工的氣憤可想而知。面對“作秀”質疑,昌邑市環衛局稱,物品不夠分,只能收回,加工後再分。人們不禁要問:環衛局難道“搞不清”有多少環衛工,要分多少份?“擺拍”後又收回“待分”,拿環衛工當什么耍?這不像是慰問,更像是作秀。真正的體恤應當潤物細無聲,讓被關懷者從心裏感受到實在與真摯。搞排場與花架子,缺德不厚道。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清楚問題所在,也知道應該怎么解決,我們卻沒有盡心盡職去做。給環衛工提高基本待遇、繳納社保、給他們職業尊嚴與尊重,非不能也,是不為也。面對環衛工的種種心酸和憂傷,我們不該只是一次次被良知拷問,是時候拿出制度誠意,做實質改變了。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