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吳濟海、黃浩苑、婁辰、王學濤)70多年過去了,90歲的八路軍老兵趙紀勛仍難以忘記戰爭的殘酷。他傷感地說,在反掃蕩突圍中,他親眼看見兩名戰友被侵華日軍打死,其中一人肚子被打穿。
老兵逐漸凋零,中國在世的抗戰老戰士越來越少。健在的老兵們很多已行動不便,記憶力衰退明顯,但和趙紀勛一樣,抗戰的慘烈和犧牲的戰友,令他們終生難忘。
1944年6月爆發的衡陽保衛戰被認為是豫湘桂戰役乃至中國8年抗戰中最慘烈的一役。當時參軍不到一年的梁漢周隨國民黨62軍在衡陽西南地區支援衡陽城內將士。
回憶戰場,在廣州番禺的家中,97歲的梁漢周感嘆說:“日本人的武器先進,我們的裝備落后,很難打,太慘烈了。”
第一次上戰場,梁漢周和機槍手、班長爬上一個山頭,站起來偵察敵情的班長立刻被對面山頭上的日軍用機槍打死。他試著把班長手里的槍和彈藥拿下來,“可怎么拉也拉不開,班長的右手死死地握著槍。”他說。激戰中,他對著機槍手大喊,但沒有回應,一看,機槍手也已倒下。來不及悲傷,他和其他戰友繼續戰斗。
在抗戰中,這樣的慘烈和犧牲他經歷過多次。梁漢周說,經常看著昨天還活脫脫站著的戰友,今天就在身邊倒下,“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無法想象戰爭是如此慘烈。”說著,梁漢周的聲音變得哽咽。
抗戰的艱辛和逝去的同胞,讓老兵們永難忘懷,他們也因此更感激保護、支持他們的百姓。
1942年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岡村寧次指揮的“五一大掃蕩”,讓家住山西太原的趙紀勛老人印象深刻,這次掃蕩對冀中軍民發動了野蠻的“鐵壁合圍”式的殺戮。
趙紀勛說,當時部隊衛生員和老百姓一起在野外挖洞,用來隱藏和救治傷員。“我們挖的地洞都是死胡同,但老百姓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暴露八路軍。”趙紀勛說,他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在村子里,他們鉆到了地洞中,敵人來了后四處翻騰,房東挨了打,但寧死也要保護八路軍。他深有感觸地說:“軍民團結非常重要,只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我們才能取得勝利。”
91歲的八路軍抗戰老兵王洪昌與趙紀勛有同樣的感受。王老1941年在山東參加革命,曾在膠東軍區西海獨立團二營四連當戰士。
他說,1942到1943年,日本人把主要兵力放到了敵后戰場,根據地武器、糧食匱乏,生存艱難。“就是在那樣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靠著老鄉們的幫忙挺過來了。日本人慢慢被消耗得受不了了。也正是咱們堅持住了,才有1944年到1945年的大反攻。”
2014年,兩個兒子和關愛抗戰老兵的志愿者帶梁漢周重返衡陽,在南岳忠烈祠,他向七七紀念碑行軍禮,給犧牲的戰友獻花,老淚縱橫。
他激動地說,現在還有人不承認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我們是有事實證明的,國際也是認可的。”
幾十年過去,這些曾在民族危亡時刻挺身而出的老兵們,對日本右翼勢力蠢蠢欲動的言行依然警惕,但對侵略者的仇恨逐漸淡去。他們希望不再有戰爭,希望子孫后代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
“我們現在的國力強大了,并不怕侵略者再來打我們,但最好不要有戰爭,打仗就要死人,不是好事。”90歲的抗戰老兵區煜晨說。1944年,區煜晨隨國民黨獨立第三十六師,在攻打固守云南騰沖古城的日本軍隊時,左腰被子彈打穿,至今仍有兩個明顯凹陷的傷口。
抗戰老兵們平時大多喜歡看新聞,很關注今年中國要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
“國家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是好事,”區煜晨說,“這可以告訴人們,當年能取得抗戰勝利,很不容易”。
“抗戰的時候,我們拼命跟日本鬼子打,就是為了過上好生活。打仗是為了和平。”王洪昌說,今天紀念抗戰,也是為了銘記歷史,讓我們銘記今天的和平日子是怎么得來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和平”。
即將到來的9月3日大閱兵,將有抗戰老兵方隊受閱,這讓老兵們很受鼓舞,倍感光榮。但此刻,他們仍然不忘昔日的戰友們。“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為抗日戰爭犧牲了的戰友。”區煜晨說。(參與采寫: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