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中國市場震蕩預警世界危局

2015-09-01
来源:香港商報

  凌昆

  近期各種中國因素如人民幣貶值、A股波動和經濟放緩等,引起了全球市場的巨大震蕩,曾形成了一場小型的金融風暴,事態仍在發展中,今后如何演變尚待觀察,但其顯示的深遠意義卻不容忽視,對中國及世界均事關重要。

  中國影響力舉世矚目

  十多年來,全球已曾由東南亞、俄國及拉美國家等新興經濟,以至歐美等發達國引發了各種金融及財經震蕩,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乃其中表表者,今次由中國觸發卻前所未有。這反映了兩大當今世界的重要形勢:一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已隨其崛起大大增強;二是全球各主要經濟無論發達或新興的,都面臨各種難題和深層矛盾併發的困局。前者是外因而后者是內因,其配合導致中國因素能發揮較大的全球性作用。

  其實在2007年2月便發生過一次類似事件,有一天A股突然急瀉近一成,隨即導致全球股市大挫。當時中國經濟正處於急速擴展強勢中,只因偶然性因素觸發跌市,故之后便開展升浪。當時中國市場的開放度十分有限,故不致在國際上引發巨大震蕩,情况絕非如1995年美國基金LTCM在俄國債市出事一般,那次西方有大量資金進入俄債市場而致受創深重,故當時A股跌市的影響純屬心理作用,乃一種微妙的蝴蝶效應。但其意義卻十分重大,因這顯示了當時西方財經體系有重大隱患而致人心虛怯,一有風吹草動便如驚弓之鳥。回顧歷史,該次A股引發震蕩,其實是后來金融海嘯的預警,筆者正是由此得到啟示,對歐美財金狀况多加關注,并預感到風暴的來臨。

  今次A股引發跌市事件的背景與2007年時已大有不同:中國經濟明顯轉弱,中國開放度較當年大升,而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比當年好。因此事件的發生雖仍有很大的心理因素作用,但實體經濟的國際互動影響已大增,波動由中國走向世界已有更多的物質傳播基礎。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疲不能興,且面對巨大的下行壓力,而中國金融的開放度更非昔日可比:人民幣國際化,資本帳自由兌換,和股市對外聯繫等的程度均已提升甚多。

  最重要的因素是今天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已舉足輕重。相比2007年GDP已約翻了一番,按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已相當於甚或超過美國,制造業產值及各種主要工農產品的產量均已居全球首位。在這實力及規模的基礎上,隨着開放度擴大,中國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自必大增。中國已是首席外貿大國,也是最大的引資及對外投資國之一。在一些部門,中國在世界市場已居於主導地位,諸如石油及礦砂等大宗商品,中國的影響力更為突出,近期經濟放緩及市場動蕩,已引致國際商品價格下行壓力上升,商品貨幣如澳元紐元等均屢創多年低位。在服務業方面,中國的影響力同樣在急升,中國旅客的數量及其消費力已令世界矚目。

  各國均有難題

  從上述可見,中國經濟對世界的重要性確已非昔日可比,中國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已多年穩居首位。顯然,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及相關政策(如匯率等)的變化反應強烈,并非盲動或神經過敏。從整體GDP來看如是,對一些跨國企業來說更如是。例如蘋果公司的主要銷售增長來源已是中國,故在今次震蕩下該公司的股份曾大跌。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世界的主要經濟體都有各種深層矛盾在激化中,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而且還可能出現各國矛盾併發和產生惡性互動的罕有情况。在金融海嘯時期,主要是歐美等發達國出了問題,但新興經濟的表現還較好,故對歐美的不景氣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這次情况卻迥然不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表現都已顯著轉弱,且很可能反過來拖累歐美經濟。何况發達國經濟本身也有很多深層難題,早晚要浮出,引發突變。

  因此,這次由中國因素觸發的震蕩,很可能如2007年由A股觸發的一樣,是對世界財經金融狀况惡化的一次預警,人們對此必須倍加關注。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