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站在30而立的人生路口,是否能想象30年后的自己,正式步入老年后會過上怎樣的一種生活?也許很多人想不到,也許很多人壓根就沒有考慮過,也有不少人秉持著樸素的“有多少花多少”的理念,認為守著一份退休金平靜度日就好。然而這些想法,都顯得欠考慮。
養兒防老?以房養老?靠自己更靠譜!
理財這么多點,為何要挑養老重點來講?“這個問題我琢磨很久,可以說從小就在思考。”理財規劃專家周智鵬稱,他的家庭是一個國企職工家庭,自己也是在國企大院長大,很多叔叔伯伯都抱過他,但在他長大后發現,曾經記憶中那么強壯的人,突然之間就老態龍鐘了。“我當時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后來從事金融理財行業,才想明白,他們之所以這樣,有可能是那個時候他正好退休了,而當時也恰好是國企改革,有一部分人來不及準備好自己的養老,就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由于退休準備不足,生活即便不困頓但錢包也很空虛,他們的生活沒什么盼頭,自然也就老得比較快。”
“經濟發展到今天,很多中產人群目前的生活都沒有太多過不去的坎,這種形勢導致很多人對未來退休認識不足。”周智鵬表示,事實是,遠期困境一眨眼就到了,所以養老一定要及早做規劃。不過,在養老方式上該作何選擇呢?
他列舉到,常見的自主養老方式有養兒防老、自行儲蓄和最新涌現的以房養老。具體來說,養兒防老的觀念在中國可謂根深蒂固,然而在生活壓力逐漸增高的今天,子女也有很多難處,尤其是獨生子女要面對四個老人,壓力會非常大。而如果單靠儲蓄,增值會非常慢,也許還敵不過通脹對養老錢的“蠶食”。至于以房養老,這是去年以來就比較熱的話題,今年已有商業保險公司推出了倒按揭的養老方式。但這靠譜嗎?
周智鵬分析認為,以房養老本質是出讓房屋價值獲取養老資源,但房子必須要保證能增值到可支撐退休生活的水平,還要能夠變現。而相匹配的外部條件是,在需要進行以房養老時,房地產市場還要好。“我國從1989年開始就說要遏制房價,但現在沒有見到房價跌,都認為房子是很靠譜的,可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鄰國日本,房子這個事情就不好說了。”他指出,以房養老對普通人來說,門檻還是較高的,至少要買得起房。而未來數十年,房價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瘋長實際上存在很大變數,此外傳統的財產傳承觀念也使得以房養老這種方式容易搞得家宅不寧。
“以房養老最大的風險點在于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如果只有這一個退休保障方式,那么房地產市場風險就是你的風險。押注這個養老方式,你覺得靠譜嗎?所以說,從80后的一代開始,進行自主養老規劃和儲備才是重點。”周智鵬說。
30年后過有品質的晚年生活或需上千萬
既然養老最穩妥的還是靠自己,那么想過上有品質的晚年生活,需要多少錢?
周智鵬舉例:陳大文先生現年30歲,夫妻均為在廣州工作的白領,他希望自己60歲的時候和妻子一起退休,并希望退休后能保持現有的生活水準不變,直到預期85歲。陳先生家庭的固定支出為:月生活費5000元,年度旅游費用2萬元,年度保健費用1萬元。如果按照30年每年可投入3.6萬元來算,退休生活維持25年,那么共計投入108萬元,假設每年通脹(CPI)為5%,需產出1167萬元才能滿足25年的退休生活。照此推算,陳先生家庭從現在開始就需儲備資金,并使年均投資回報率保持在約13%才能達到目標。
“是不是感覺很吃驚呢?”看著現場有點驚呆了的聽眾,周智鵬表示,如果按年通脹5%來計算,相當于30年后,大概需要50萬元才能買到今天價值9萬元的東西。當然,最終所需資金和三個因素有關,即投入資金、年均投資回報率和時間。比如投入的是216萬元,那么投資回報率的要求就可以低一點,如果退休后要求不那么高,或者從大學一畢業就開始準備,那么投資回報率也可以低一點,壓力也就不會那么大。
“我最年輕的一個客戶是中大一名在讀大三的學生,說明年輕人現在的養老意識很不錯。這個事兒也確實是越早重視壓力越小。”周智鵬稱,如果從40歲、45歲才開始準備退休金,那就要做好兩方面準備:第一,增加退休投入;第二,承擔更大一點的投資壓力。
合理的年均投資回報率該如何實現?
退休后想過上體面的生活,需要的資金有了,但目標中的年均投資回報率又該如何實現呢?
“如果你做一項投資,有貢獻的主要分三類:第一類,單一資產選擇,如個股選擇,選對了,就獲取收益;第二類是擇時,選對了時機,哪怕選的是一個很爛的資產,比如很爛的股票,那低吸高拋也能賺錢。第一種做得最牛的是巴菲特,第二個做得最好的是索羅斯,但我個人認為索羅斯、巴菲特對于一般普通人來說都不要去學,因為沒有可復制性;第三類就是合理的資產配置。”周智鵬稱,對普通人而言,真正的投資回報率取決于可投入資金、退休后每年的生活費和時間。“時間分兩段:第一段是指從今天開始,到退休那天的時間;第二段是指退休那天到說再見的那天。”
能較好地實現投資回報率的方式是上述第三種,合理的資產配置,即分散投資。“找到很多個能達成回報率的資產,組合在一起,以期達到一個性價比較高的投資組合,這樣既不犧牲投資回報,又能分散控制風險。需要一再提醒的是,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收益高風險低的產品的。”他表示。
那么,像年均13%這樣的投資回報率,“該怎么做才能保證每年都能獲得?”有聽眾問。周智鵬解釋說,保證每年都有13%的投資回報率的東西基本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是30年的長期投資,只要達到年化13%就可以了,年化的意思就是,30年中得到的總收益率平均到每年可達13%。
常見誤區:投資組合就是要組合多個產品
“年化13%是個基本前提。在這個基本前提下,我們在找多元化資產組合時,就要找出風險和收益特征不一樣的東西來。”周智鵬建議,普通家庭在做家庭理財時兩樣東西基本就足夠了,一個是基金,一個是保險,基金根據投資類型是可以做到便利的分散投資的,比如說基金有債券型、股票型、貨幣型,這些不同的基金本身就有不同的回報率。“即便是購買基金,也要做資產組合,如果你只選一個資產,比如說某個股票型基金,它的波動也是非常恐怖的,這時候可以通過配置一些比較保守的債權型基金,再混搭一些貨幣基金,雖說年化收益可能降下來,但風險也同樣降下來。”他表示,不同風險的資產混在一起,才有對沖效應。
此外,一個常見的誤區是,以為資產組合就要往里面放很多不同的產品,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不是指產品的分散,而是指風險的分散。比如一部分錢拿去買分紅保險,一部分買債券,一部分存款,這不叫分散風險,因為所有投資還是集中在資金市場;但如果一部分在債券,一部分做股權,一部分做貴金屬,不同風險標的的投資就有風險對沖效應,分散投資才有意義。
支招
“六步走”打造個人退休規劃
對該準備多少養老金和如何獲得合適的投資回報率有了一定認識后,從現在開始做好規劃就顯得十分重要。那么一份有針對性的退休規劃該如何著手制定呢?周智鵬認為這要分“六步走”:
第一步,先不要想今天能否押中一個漲停板,不妨先暢想未來,什么樣的生活是自己最希望要的,進而確立退休生活目標;
第二步,了解自己現有資產及未來收入預期,確定投入預算,這也和對退休的重視程度有關;
第三步,計算出要求的投資回報率;
第四步,根據要求投資回報率決定是否需要修正退休目標。“回到陳大文家庭的案例,13%的年投資回報率還算適中,如果目標翻兩番,要求達到的退休目標就不是一千多萬元,而是五千多萬元,那么要求回報率可能在50%以上,這個風險就會非常高。如果發現計算出來的要求回報率過高,而無法很好地降低風險,那么就要修正自己設定的退休目標。”
第五步,選擇收益率符合要求的多元化資產組合;
第六步,堅持堅持再堅持,直到目標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