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首個農村電商發展意見正式出台

2015-09-0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約記者 張夢潔 北京報道

  首個全面部署農村電子商務的文件正式落地。

  8月31日,商務部、發改委、工信部等19部門聯合出台《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是商務部第一次專門提出農村電商發展的意見,雖然業界稱其為藍海,但到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村電商占農產品整體銷售額僅在2.5%左右,而其他領域電商銷售額占比一般都在20%以上”,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部副主任張莉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

  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台建設”相比,此次《意見》對社會資本開放的力度更大,不僅鼓勵各類資本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並進一步明確提出“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郵政、快遞等各類社會資本加強合作”。

  政策頻頻加碼農村電商

  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從2010到2015年,“發展電子商務”、 “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等內容都明確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

  今年以來,農村電商扶持政策持續加碼。5月,國務院專門出台《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隨後商務部也相繼制定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明確1-2年內,在全國創建培育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示范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不低於30%。

  日前,中央財政已向中西部地區為主的26個省份的200個縣下撥了37億元的扶持資金,用以開展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范。

  農村電商不僅為農產品銷售提供了宣傳平台,也進一步打通了供應鏈,有利於農產品“走出去”以及雙向擴大農村消費市場,但在卓創資訊惠農電商部分析師崔鵬亮看來,基於農產品自身保質期短特性以及運輸效率等因素,“互聯網對於農戶而言更多只是宣傳平台而已,實質線上帶動線下消費並不明顯”。

  與時下中國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的發展之勢相較,近6億人口的農村消費呈現“大市場”、“小農戶”的不對稱格局,目前農村電商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

  “農村電商滲透率還是很低,以被稱為電商CPU的物流成本為例,有的地方單配送成本都10元左右,甚至比商品本身售價還高”,張莉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國電商進農村需跨過層層障礙,包括農民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接受程度、農村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物流配送效率、產品標准化、人才和管理經驗等多重關卡。

  針對目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意見》從培育多元化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加強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了10項舉措:一是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各類資本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二是積極培育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企業;三是鼓勵農民依托電子商務進行創業;四是加強農村寬帶、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六是搭建多層次發展平台;七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八是加強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九是規范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十是開展示范宣傳和推廣。

  鼓勵各類資本全產業鏈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10項舉措將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郵政、快遞等各類社會資本加強合作放在了首位,顯示下一步發展農村電商將進一步加大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力度。

  “因為長期以來很多外來資本流向農業領域規模還是不夠,近幾年政府開始加大社會資本投入農業,但找不到方向和投資點,所以這次鼓勵了一個投資點——農村電商,”張莉說“這既表明了政府的投資方向,也說明在‘十三五’期間,‘互聯網+農業’可能會有一個大的發展。”

  在張莉看來,農村電商本身就是一個長投資鏈條,而不只是做電商平台,還包括農村電商物流、農產品標准化包裝、農產品檢驗檢測、農產品研發等一系列產業,圍繞這些領域社會資本都可以投資,獲利空間可觀。

  中銀國際日前研報顯示,到2014 年,我國農村電商迅速發展,涉農交易類電商已達近4000家。阿裏研究院則預測,到2016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有可能突破4600億元。

  政策助力加市場需求,未來農村電商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資本市場亦是聞風而動。7月20日,蘇寧雲商牽手重慶,成為重慶市首個農村電商戰略合作夥伴;7月31日,阿裏巴巴與陝西聯姻,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力電子商務、智能物流等領域。

  “農村電商進入門檻較低,爭相布局很容易形成無序競爭,致使自相殘殺”,張莉提醒說,未來投資農村電商需要和當地農業特色相結合,避免“大家不做都很難做,大家都做又無序競爭”的現象。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