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武漢市民胡奶奶帶著5歲孫子到醫院看病,開口就要求醫生開“阿奇霉素片”5盒。醫生不解詢問為何開這么多抗菌藥?胡奶奶回答:“孫子病了要吃,他每次一吃這個就好,多開點備用。”盡管醫生耐心解釋非細菌感染不能隨便用抗菌藥,胡奶奶卻一臉不悅,認為醫生是故意刁難。
武漢某三甲醫院一位醫生告訴記者,這種主動要求開抗菌藥物的患者近幾年越來越多,他們普遍認為用抗菌藥物好得快,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求用了再說。
8月27日,在國家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進一步明確了醫生不能因為任何原因濫開抗菌藥物。相較于3年前出臺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這次的“限抗令”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史上最嚴。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抗菌藥物的限制越來越嚴格,不僅會對醫患雙方產生影響,也將加劇行業內相關藥企的洗牌。
新規明確限制濫用抗菌藥
常常聽到很多患者說,自己并不懂該吃什么藥,醫生開什么就吃什么。的確,由于醫藥常識的缺乏,曾經許多患者看病時遇到過醫生開“大處方”現象,而有的醫生開“提成”高的抗菌藥物也一度成為普遍現象。8月27日,國家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規定抗菌藥物處方點評結果應作為科室和醫務人員處方權授予及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這意味著,醫生將不能因為任何原因濫開處方。
武漢市普仁醫院藥學部主任羅潔麗告訴長江商報記者,醫院已經收到了最新的《通知》,也發現《通知》較以往的規定更為量化細化,在具體行為處置上也有明確的細則。比如對出現抗菌藥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使用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后,仍出現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藥物處方權,且6個月內不得恢復。這無疑給各醫院如何具體管理指明了方向。
今年1月,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就對兩名醫生進行了處罰。雖然不少患者給這樣的作法點贊,但部分老年患者卻不太理解。今年68歲的羅爹爹就說,根據這么些年的看病經歷,他認為用高級抗菌藥治病確實好得快一些,既然經濟條件允許就不應該限制。
為此,勸阻和為患者分析原因如今也成了醫生的一項重要工作。“說實話,現在看病排隊時間都很長,有的時候我們一上午都喝不了一口水,如果每個患者都要我們來科普為什么不能濫用抗菌藥,實在吃不消。”一名三甲醫院的醫生坦言,他考慮今后醫院對開藥系統做出限制后,直接演示給患者看,至少從制度上證明抗菌藥物的確是不能亂開的。
遏制抗菌藥濫用刻不容緩
今年4月,一名3歲的男童因感染超級細菌導致不治身亡曾引起社會一片嘩然,不少家長在擔心的同時也在問,到底什么是超級細菌,超級細菌是怎么來的呢?
所謂“超級細菌”,是指那些幾乎對所有抗菌藥都有抵抗能力的細菌,它們的出現恰恰是因為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所致。而根據湖北省42家醫院對細菌耐藥性的檢測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超級細菌已經達到13.6%-14.6%。湖北省藥品不良反應中心的監測數據也顯示,多年來,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一直都居首位,這說明,抗菌藥物的濫用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而耐藥性及其導致的“超級細菌”,正是抗菌藥物濫用帶來的最大危害。
9月1日,市民趙女士因感冒到家附近的一家藥店買藥,店員在詢問其癥狀后告知,“你這要吃點消炎藥才行。”略懂醫療常識的趙女士一口拒絕,“感冒只是病毒感染,吃消炎藥干什么!”在眾多市民的印象中,消炎藥就是抗菌藥,而出現頭疼腦熱就要消炎的觀念也已是深入人心。比如孩子發燒感冒,家長心慌,第一反應就是吃藥,而不少家長在藥物的第一選擇上就是抗菌藥物。武漢市武昌醫院藥劑科副主任張春霞介紹,家長容易病急亂投醫,孩子一發燒就覺得應該趕緊用抗菌藥物壓下來。“一感冒發燒、腹瀉就吃抗菌藥物,耐藥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到了有一天超級細菌無限繁殖的時候,再厲害的抗菌藥物都難以對抗,等待患者的后果將不堪設想。”羅潔麗說。
此次《通知》出臺前,各省也早在“限抗”上下了不少功夫。安徽直接列出“負面清單”,要求53種疾病不輸液;福建在遴選目錄中,要求抗菌藥物三級醫院總數不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超過35種;湖北的不少醫院已經在醫院管理系統中啟用處方統計和監控,一旦發現濫用即可查到源頭,對醫生進行限制和處罰。
此次“限抗令”還修訂了關于預防性用藥的內容。以往,不少患者在沒有任何用藥指征的情況下就被用上了抗菌藥,比如手術前用抗菌藥說可以預防術后感染,這幾乎成為一種普遍作法,而《通知》中則明確了不適應、不應用預防類抗菌藥物的患者,以及要預防用藥的具體指征和方案。相關醫院人士認為,這些具體條款的增補可以使醫務工作者得到更具體、更準確的指導。
在抗菌藥物的品種方面,羅潔麗分析,此次新規對品種要求有了新的改變,要求抗菌藥物品種數和本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目錄中抗菌藥物品種數一致,但包括青霉素G等在內的5個品種不在品種數內。由于這5個品種是一些特殊疾病和基礎疾病需要用到的,這一改變,對于醫院和患者來說,不僅用藥的選擇性變大了,也更有利于患者治療。
“限抗”或促進行業洗牌
一直以來,醫院的收入主要靠藥品收入,以藥養醫成為一時難以打破的堅冰,而抗菌藥物又是藥品中很大的一個組成部分。“限抗令”之后,是否會對醫院收入造成影響?
一業內人士透露,最早的“限抗令”出臺于2004年,而2012年出臺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也被稱為當時最嚴,相比較剛出臺的《通知》,可以說在限制抗菌藥物用藥上是越管越嚴,而且是從技術和制度上加以限制,這就不是醫生能夠把握操作的問題了,肯定會對醫院的藥品收入產生影響,但目前尚不能得知影響會有多大。
但也有人認為,即使管得住大醫院,基層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和民營醫院也難以管得住。在基層,輸液現象比大醫院更為普遍,癥狀不是很嚴重的感冒發燒都會掛上水,有些醫生已經習慣了開抗菌藥物“更快”地產生療效,濫用抗菌藥物不僅僅是利潤問題還是觀念問題。湖北省試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并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實現“零利率”銷售,這就是從制度和根本上對濫開抗菌藥物現象進行約束。
同樣面臨業績縮水的還有生產抗菌藥物的企業。由于普遍存在濫用抗菌藥物現象,抗菌藥物的生產企業也迅速膨脹,甚至有的同一種藥物有上百家不同廠家在重復生產。上一輪“限抗令”的出臺,已經造成大部分生產抗菌藥物的中小企業業績嚴重下滑。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抗菌藥物的管理越來越嚴格,更多的小企業可能面臨被吞并或倒閉,這一行業則面臨洗牌,上游企業的消亡直接帶來的是對經銷商的沖擊,這些連鎖反應又影響到原料生產企業從而帶來震動。“我們可能會調整生產方向,適當多開發一些其他品種,比如中醫藥,來抵御這樣的震動。”一家國內中型藥企的負責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