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業內稱中國汽車工業面臨“三面夾擊雙向擠壓”

2015-09-16
来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9月16日電 (記者 姜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萬里16日在上海表示,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國內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國際產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調整,以及技術創新出現新模式的“三面夾擊”,而發達國家重塑制造業優勢、發展中國家拓展國際市場空間,也在“雙向擠壓”中國的汽車制造業。

  在上海舉辦的“201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綠動未來,化工助力汽車綠色發展論壇”上,李萬里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制造業發展面臨新挑戰;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投資和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工業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難以為繼,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刻不容緩。

  李萬里說,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戰略,重塑制造業競爭新優勢。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和布局,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中國汽車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李萬里說,“引發新的工業創新或革命的標志性事件是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正迎來重大機遇”。

  李萬里稱,中國汽車工業面臨著擔當先導產業的任務、承擔社會經濟技術創新平臺升級的任務和引領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中國制造2025”的精髓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中國汽車產業將推進由代工、仿制向國際品牌建設的結構調整,同時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著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完善產業鏈條、形成自主研發能力,并繼續擴大開放,提高開放水平。

  李萬里表示,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使得中國的國際戰略越來越清晰,并且與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地區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新一波產業轉移過程將會是工業革命歷史上的重要進程,中國汽車工業只有做好國際汽車產業轉移的大文章,才能實現產業強國的目標。

  據此次論壇提供的資料,中國已經連續幾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產銷國,汽車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占到中國GDP的10%左右。但中國不是汽車技術的強國,在技術研發、標準法規等方面仍面臨諸多短板,自主品牌面臨國外車企的激烈競爭,急需提升自身競爭力。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