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垂直社交:在巨頭陰影下圈地

2015-09-17
来源:新京报

  創客們相信:社交應用是互聯網之王。Talkingdata移動數據研究中心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國內本土移動社交應用產品數量已經超過2000款。在移動社交領域,爆紅與沉寂只有一線之隔,生與死也如影隨形。啪啪、臉萌、足跡等應用經曆了一夜爆紅後,快速凋零。在100家死亡的App裏,社交類占了35%,是死亡率最高的類別。不過這些都阻止不了創客們的熱情,許多人失敗後選擇了再出發,他們開始針對垂直人群做差異化嘗試,這其中包括學生、職場新鮮人、律師、同性戀等不同群體。在微信、QQ等社交巨頭的陰影下,他們正在圈占自己的地盤。

  低門檻帶來高死亡率

  移動社交領域的創業機會向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創業者一視同仁地敞開了大門,但低門檻也抬高了死亡率。所以從死亡率上講,社交類的App沒有這么幸運,艾媒咨詢報告顯示,在100家死亡的App裏,社交類占了35%,是死亡率最高的類別。

  “這幾乎是最惡劣的創業時代,面臨的競爭非常大,我們在與時間賽跑。”樓裏的創始人顏珍這般形容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近幾年,像顏珍一樣踏入社交創業領域的人不計其數,很多人一個社交項目失敗後,立刻轉向另一個社交項目,Pix72的創始人劉之源就是一個在社交領域連續三輪創業的人,他相信用戶還有很多社交需求沒有被滿足,比如圖片社交。

  投融界大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移動社交類項目總數已經超越了2014年全年項目總數,且資金缺口高達約43億元,接近2014年全年資金需求的2倍。

  社交應用數量激增的同時,產品的表達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如sns lab社交網絡研究院創始人張俊所言,社交產品的表達形式由最初的簡單的圖文搭配逐漸轉向圖、文、語音、音樂、短視頻、彈幕等富媒體整合的方向發展。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App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十個月,85%的用戶會在1個月內將應用程序從手機中刪除。相對而言,社交App的生命周期還算偏長的一類,艾媒咨詢201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即時通訊與社交類App使用頻率最高,在各類應用中領跑,據了解,使用頻率越高,App的生命周期也越長。

  垂直社交是大勢所趨

  雖然死亡率居高不下,但創業者對於社交領域的熱情卻從未消退,在張俊看來,社交是互聯網之王,關鍵是讀懂人性。“社交產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用戶能以比現實生活中更少的投入、更高效率地獲得虛榮心、好奇心、歸屬感、傾訴欲的滿足。”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更多地將目光聚焦於垂直社交領域,一些滿足學生、職場新鮮人、律師、同性戀等不同群體的多樣化需求的社交產品備受青睞,移動社交領域呈現出垂直化發展的趨勢,垂直社交成為新的投資風口。

  2015年,女同社交應用拉拉公園、鄰裏社交應用樓裏、女性社區趁早網、移動視頻社交應用求見等多款垂直領域的社交應用傳出融資消息。中路資本合夥人劉剛說:“未來的移動社交領域,找到細分人群成為了制勝的關鍵。”

  投融界的大數據報告顯示,移動社交正告別同質化,向差異化市場進發。張俊也認為未來垂直社交是大勢所趨,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小公司避開微信、QQ等大平台,向細分領域尋找藍海。

  複制模式不一定靠譜

  “目前國外的社交軟件很難進入中國,導致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小系統,很多創業者經常看見外國有一個社交應用做得很火,就直接在中國複制一個。”十年後的創始人笪興說。

  這就是中國創業圈常見的Copy to China模式,即通過借鑒國外成功產品的模式,在中國市場打造一款同模式的產品,從QQ、人人網、開心網到新浪微博、微信、知乎、無秘,國內流行的頂級社交軟件幾乎都能找到外國產品的影子。

  “國外更倡導創新,國內更加喜歡跟風抄襲“微創新”,哪裏熱往哪跑,遏制了創新產品的出現。”張俊認為,西方用戶的很多需求和心理其實是基於特殊的文化氛圍和溝通習慣,很多模式移植到中國根本不管用。“比如snapchat是可以分享瞬間、閱後即焚,很多美國中學生用來分享一些炫酷勁爆的瞬間,但是中國人要面子、沒那么大膽,分享的瞬間多半是天花板和牆,所以模仿者在中國很難再造一個snapchat。”

  中國的社交應用,還是要落到如何滿足國內人群內在社交需求上來。

  資本市場更多地將目光聚焦於垂直社交領域,一些滿足學生、職場新鮮人、律師、同性戀等不同群體的多樣化需求的社交產品倍受青睞。

  創始人:顏珍 融資情況:已完成A輪融資。

  樓裏 以社區新聞破冰城市冷漠

  2014年,顏珍就盯上了社區社交這一市場,去年8月順利拿到天使投資後,她迅速操盤打造了一款基於住宅樓盤的鄰裏社交應用——樓裏。

  顏珍此前在媒體和新浪微博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社交運營經驗,對於身邊的新聞有著極強的敏感性,她認為小區的公共事件關系到每個居民的利益,是鄰裏社交的切入點,所以激勵用戶連續貢獻本社區內容,並產生互動,成為樓裏的核心競爭力。

  樓裏讓用戶自發地把自己小區的每一件新鮮事兒當做新聞去分享,產生共同話題,以此來打破許多小區的“中式冷漠”。顏珍說:“我們買房子買的絕不是那一百多平米,買的是地段、氛圍與文化,樓裏希望能幫助居民在小區建立起一個半熟人式的社交圈子。”

  同時,居民在樓裏上,還可以提供生活經驗、社區智慧、生活服務等信息的咨詢和分享,樓裏目前還接入了北京的社區警察,他們可以通過樓裏發布相關服務信息。

  在鄰裏社交這個領域,顏珍說並不懼怕其他團隊的介入,反而會很歡迎,因為這樣更容易打開這個市場的需求,但是顏珍也認為大家不能玩壞這個市場的氛圍,“我們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樓裏目前覆蓋了北京幾十個大型社區,用戶高度集中,每個小區有一千至三千人,而且用戶黏性還較高,據顏珍介紹,每個用戶平均每天打開樓裏8次,而登錄的用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會自發產生UGC內容。

  樓裏的融資相對順利,但這沒有讓顏珍感到輕松,反而讓她覺得肩上的責任更大了,“我認為這是競爭最激烈的時代,創業和打工不一樣,打工像擊劍,有保護套,創業卻像持匕首肉搏。”

  創始人:劉之源 融資情況:前期自籌資金,正在進行天使融資。

  Pix72 多平台、多場景的圖片社交

  如果有一款軟件,可以讓你的女朋友去夏威夷旅遊時,埋下一個“圖片寶藏”,下次你到這裏時,就可以解鎖這個場景,會不會感覺很浪漫?Pix72就是這樣一款多場景的圖片社交應用,創始人劉之源認為,現在圖片表達的方式太單一,沒有互動感,他們要做的就是“打破圖片社交只是在屏幕上看圖的模式”,讓用戶可以在多個平台、不同場景中自由分享圖片、表達信息。

  劉之源是一個社交領域的連環創業者,2011年在美國費城讀書時就打造了一款事件社交軟件intreest,2013年回國後又打造了Wehue攝影社區,到2015年,才正式推出了圖片社交應用Pix72。

  Pix72的圖文表達方式有些類似於在微信朋友圈常被轉發的H5頁面,但是用戶制作起來更便捷,表達形式也更輕盈,他們希望用最簡單和最純粹的方式,讓用戶能講述自己的故事。例如用戶在旅行的時候,可以隨時分享自己拍的照片,也可以和其他人玩“尋寶遊戲”,即在某一地方埋下圖片“寶藏”,其他人到這裏來時,就可以解鎖這個場景,看到前人分享的圖文消息。

  劉之源認為“載體常換,表達永生”,只有想辦法讓用戶表達更為便捷和多元後,才能形成平台的黏性,所以每次看到用戶自己摸索出Pix72的一些新的使用場景時,他都會激動不已。

  目前Pix72的受眾群體主要是學生、設計師、收藏愛好者、背包客等群體,其中2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超過65%,劉之源認為只要把產品做好了,通過多種場景都能觸發圖文閱讀,然後外接商業服務,盈利不是問題。

  創始人:王宇 融資情況:剛完成B輪融資。

  探探 讓變味的“見網友”回歸本真

  雖然每一個用戶都要經過多次審核,不過探探的注冊用戶還是成功突破了300萬,每日的活躍用戶能達到55萬,到目前為止,探探已經幫助用戶“配對”超過1億次。

  探探APP的功能非常簡單,每個用戶的照片、個人資料會以卡片的形式展示,其他人則可以在探探上選擇心儀的對象,不喜歡往左滑,喜歡往右滑動,當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時,你們才可以相互交流。創始人王宇認為只有“兩情相悅”,溝通才更加高效有趣,男性用戶在聊天時會更自信,而女性用戶也永遠不會感覺受到騷擾。

  王宇認為現在年輕人缺少一個真正健康、陽光的陌生人社交平台,他希望把探探打造成一款用戶樂於和朋友分享的陌生人社交軟件,而不是羞於啟齒。“早些年,我們用QQ聊天,見網友會覺得很正常很浪漫,可近幾年網上的陌生人社交卻有些變了味道,我們希望回到最初的那個本真狀態去。”

  在探探上,用戶雖然可以選擇昵稱,但是個人資料、照片等信息卻必須真實可靠,探探網每天都有30多人來進行社區管理和信息審核。

  在探探上,男性會選擇喜歡50%—60%的女性用戶,而女性用戶則只會選擇喜歡6%—8%的男性用戶,所以也形成了一個由女性掌握主動權的市場,男性每喜歡20人,才能有一個配對,而女性則可以“精挑細選”,每喜歡3個人,就能產生一次配對。

  1988年,剛滿7歲的王宇就隨家人移居瑞典,直到2007年,他才和聯合創始人一起回到北京,開始了創業之路。在探探之前,王宇還做過另一個項目——P1時尚社區,在時尚圈還做得小有名氣。

  但是王宇認為真正令他激動的時刻還是在做了探探之後,“因為從那時起,我在探探後台就陸續收到用戶的私信,說他們通過探探找到了另一半,馬上要結婚了,非常感謝我們。”

  創始人:笪興 融資情況:已完成Pre-A輪融資。

  十年後 用夢想社交重新定位人生

  “許多社交產品都是利用人的懶惰、憤怒、情欲等人性弱點,但十年後是基於一種信念,我們相信人能夠變得更好。”十年後的創始人笪興認為他們的產品和互聯網創業的常態不同,他們想傳播一些正能量。

  十年後是一款基於未來時間軸的移動社交應用,用戶匿名分享關於未來的夢想和計劃,同時也可以探索他人的夢想及其背後的故事。在很多人眼中,十年後是一款“高格調”的應用,笪興說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是一款純原創的應用,沒有走“Copy to china”的路子,算是中國社交網站中的異類。

  但笪興並不希望用戶對於十年後都停留在“高格調”的印象上,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去使用十年後,而不是因為它的“高格調”高望而卻步。笪興認為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的人生,他希望通過十年後這樣一個平台,能促使用戶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應該追求什么。

  十年後的用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群體,占了總用戶數量的65%,據笪興介紹,十年後的用戶年齡跨度也特別大,年齡最小的用戶還在讀小學,而年齡最大的用戶也有50多歲。“這至少說明了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分享夢想的需求。”笪興說。

  十年後目前有17名員工,他們都十分喜歡和用戶溝通交流,也都相信人可以通過社交變得更美好。笪興回憶:“曾經有一個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的女孩得了抑鬱症,在十年後上說自己想自殺,我們公司所有的員工,一個多星期輪番勸她,最終讓她放棄了這種想法。”

  關於未來盈利,笪興表現得信心十足,他認為十年後掌握了用戶在未來的時間點上最真實的需求,由此可以帶來精准的廣告投放和利益轉化。

  創始人:鄭玹宇 融資情況:已完成A輪融資。

  tataUFO 用興趣打破校園社交的壁壘

  鄭玹宇以前是北京大學的韓國留學生,而郝哲以前則是北京航空航天的學生,常去北大蹭課,在北大的一門創業課堂上二人相識,因為發現身邊的同學很難有機會和外校的同學交流,似乎處於不同的次元,而男生與女生之間也似乎處於不同的次元,交流不多,所以他們萌發了為這不同的次元的ta與ta打造一艘“UFO”的想法。

  2012年,tataUFO最初的Web版本上線,但僅僅只在北大、清華、人大三個學校內部運行,沒想到反響還不錯,一咬牙,畢業之後,鄭玹宇和郝哲兩人全職做起了這個項目,2014年3月和5月連續兩輪融資後,團隊開始急速擴張,目前已有60多人。

  經過幾次版本的迭代,tataUFO逐漸趨向於一個以興趣愛好為基礎的校園社交軟件,鄭玹宇認為陌生人社交打造安全感和信任感至關重要,而相近的地理位置、相似的教育背景等能夠幫助打造一個安全的校園場景。所以tataUFO要求用戶必須實名制,而且全部采用人工審核的方式,雖然耗費了團隊大量的精力,但是鄭玹宇覺得很值,他認為實名制是長期友誼價值的土壤基礎。

  tataUFO選擇了在每天晚上十點為用戶匹配一個興趣相投的人,鄭玹宇說因為中國大學有熄燈的習慣,晚上十點是學生忙完了最放松的時刻,這個時候他們有很強的社交需求。

  當問及為何每天只能匹配一個用戶時,鄭玹宇說:“如果一下認識的朋友太多了,我們就不會那么珍惜了,我們希望用戶在tataUFO上找到的是真正的朋友、值得珍惜的朋友。”

  創始人:廖卓營 融資情況:已完成Pre-A輪融資,正在進行A輪融資。

  拉拉公園 做純粹而安全的女同社區

  拉拉公園是一款“拉拉”專屬的移動應用,致力於打造一個針對女同性戀的“純les”社區。2014年初上線,目前團隊已經有15人,其中1/3的員工是同性戀。

  創始人廖卓營一直對於做社區情有獨鍾,早在2011年就創業做了一個圖片社交應用“貓眼圖博”,從2013年開始,又先後打造了同志公園、拉拉公園、彩虹佳緣三款定位於同志社交的應用。廖卓營說:“社區最具有黏性,所以我創業只盯著社區看,想做一個用戶離不開的社交工具。”

  雖然打造了三款同志社交應用,但廖卓營也看到了“拉拉”特有的潛力,所以目前團隊的精力還是主要集中在對於拉拉公園的管理上,廖卓營說,女同性戀其實是一個生活中特別有品位、工作中特別有能力的群體,她們產生的內容更優質,消費的意願也更強烈。所以廖卓營首推拉拉公園。

  相較於其他社交軟件,拉拉公園有著更為嚴格的審核、篩選機制,一旦發現有“非拉拉”混進來,用戶也會積極的舉報。廖卓營說,“我做拉拉公園的初衷就是想打造一個純粹、安全的拉拉社區,我希望它是一個半熟人社區,不希望它成為一個約炮的地方。”

  拉拉公園從一開始就獲得了天使投資人薛蠻子的青睞,幾次洽談之後,在2014年底敲定了300萬的天使投資,此後,薛蠻子又鼓勵他們去參加京東的股權眾籌,最終短短3天之內就超額完成了600萬的眾籌任務,成為首個京東股權眾籌項目。

  目前拉拉公園除了15人的全職團隊以外,還有10人的兼職團隊,這10人全部是拉拉公園的深度用戶,廖卓營說:“因為是粉絲,她們玩著玩著就幹脆兼職幫我做起了社區運營。”

  LGBT Capital創始人保羅·湯普森估計,中國的同性戀市場價值高達3000億美元。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拉拉公園約150萬的用戶並不是特別“亮眼”,但是廖卓營卻相信拉拉公園未來一定可以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拉拉公園計劃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電商、廣告、會員增值等贏利模式的布局。

  社交產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用戶能以比現實生活中更少的投入、更高效率地獲得虛榮心、好奇心、歸屬感、傾訴欲的滿足。

  ——sns lab社交網絡研究院創始人張俊

  新京報記者 王鵬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