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光大控股CEO:集團上市沒有時間表

2015-09-22
来源:騰訊財經

  自中信集團借殼中信泰富實現整體上市后,市場對于其他金控集團是否會整體上市以及何時上市的關注度陡增。

  2014年8月1日,同為部級央企的光大集團重組改革方案獲得國務院批準,市場一度猜測光大集團也將采取借殼方式整體上市。

  近日,光大集團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光大控股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光大集團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陳爽對騰訊財經表示,光大集團上市事宜,從技術層面上至少還沒有到分析的時候。“今年的可能性很小。”他說道。

  “將來肯定要分析,到底是用借殼的方式還是IPO的方式。”他透露道,集團現在并沒有具體的上市時間表。

  光大控股最受益集團重組

  自國務院批準光大集團重組至今,外界一直好奇其內部整合進展到了什么地步?這對于橫跨內地與香港市場的金融控股子公司光大控股又有何影響及機遇?

  陳爽介紹,2014年12月8號國務院批準光大集團正式完成重組,“這時候光大集團算是完成了從國家政策層面上的重組。”他說,目前光大集團本身的重組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重組既成,集團內部各個業務條線的有機整合仍是行至中途。

  陳爽向騰訊財經表示,目前集團的整合主要圍繞三個層面展開。一是集團、北京和香港的事業部拉直,這個工作基本已經完成。二是集團的金融業務和實業業務整合,這個事情也基本做完。三是接下來繼續深入,牽扯到集團如何在各個主要的子公司層面上的股權重組問題。

  至于第三個層面,“其實就是包括像光大控股本身現在持有的銀行和證券的股份將來怎么辦的問題。”陳爽如是說,我們希望集團本身逐步通過發債、引進新的戰略投資伙伴等方式,來處理光大控股的資產與業務方面整合。

  陳爽認為,光大集團本身強大的競爭優勢在于它的資產管理能力,而光大控股又是金融產品的創設者,“不要說外面的客戶,就把光大集團內部13000多億管理的資產其中的一部分交由光大控股來管理的話,這就已經是很了不得。”陳爽表示,光大控股將是集團重組整合完成以后最大的得益者。

  之所以作出如上判斷,“原因在于光大控股的產品,可以成為集團需要的管理資產的黏合劑,能夠幫助集團內部產品的需求方提供產品。”陳爽說。

  發行海外基金對沖貶值風險

  隨著央行在8月11日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匯率的價值中樞面臨較大下移壓力。

  光大控股自1997年在港成立以來,一直處于光大集團中外跨境投資業務的樞紐地位,專注于一、二級市場投資、結構性融資及投資等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因此有投資者擔心人民幣的匯率波動會對其業務和財報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殷連臣表示,作為一家主體在境外的資管機構,如果大量資產是人民幣資產,那么人民幣出現貶值確實會帶來匯率上的損失。

  “但實際上我們的資產是雙向的,有入境也有出境的投資,我們這幾年提前意識到人民幣有貶值的壓力,所以我們出境的投資比較多。”殷連臣說道,經過測算,目前人民幣貶值對于光大控股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陳爽表示,因為光大控股是海外平臺,所以會做兩類產品,一類是美元產品,一類是人民幣產品。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美元資產在整個光大控股平臺上的占比還是比較高,相對來說,受匯率波動帶來的影響就會較小。

  同時,因為中國對外投資以及投資中國市場存在外匯管制的現實情況,所以相較于其他投資機構,陳爽認為光大控股在出入境投資上擁有較多的額度管理優勢。

  “做一個產品要有額度,我們是全牌照資產管理機構,擁有QDIE(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投資額度。”陳爽說,光大控股在香港還有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這樣能夠保證兩邊的產品投資不會受人民幣貶值影響過大。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新常態,雖然匯率上仍有壓力,但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卻未停滯,分析人士認為這為跨境資產管理機構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因為當前中國的很多企業都面臨著產業轉型,需要走出國門以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獲取國際資源。

  乘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浪潮,光大控股已開始在以色列以及歐美等地投資多個項目,涉及機械制造業、基礎設施、環保、醫藥等領域。

  陳爽介紹,光大控股也通過正在籌建的全球并購美元基金,幫助中國企業引進技術并向海外拓展產業鏈,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尋找優質收并購項目。

  據了解,近期除此之外,為應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及滿足內地投資者對美元產品的需求,光大控股正籌組多個美元基金,以增加美元資產配置。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