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起來像是又一場烏龍事件。
在外界的不斷質疑下,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河北食藥局)于9月28日夜間在其官網公布了對遼寧輝山乳業其余產品的抽檢結果,結果顯示7批次產品硫氰酸納含量均未超過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參考值。
不過,對于當日下午輝山乳業在其發布會上提出的四點質疑,河北食藥局并無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輝山乳業發布會之前,其稱會議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但當天這兩大組織均未有人到場。
河北食藥局雖然終于發聲音,但很多質疑并未化解。
河北食藥局9月24日在其官網發布消息說輝山乳業的高鈣牛奶檢出硫氰酸鈉超出限定值,并表示硫氰酸鈉是毒害品,少量食入就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傷害,還提醒消費者去退貨。
上海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9月29日一早給澎湃新聞記者打來電話說,應該關注一下檢測規范的問題。從目前曝光的消息看,曹明是認為應該是河北食藥監出現了誤判。檢測上的誤判并非沒有先例。2009年,農夫山泉旗下的農夫果園在海南也出現過檢測上的爭議,農夫果園因此損失上億。
曹明是表示,中國乳業因為此前的一系列質量安全事件已經非常脆弱,而這類負面消息不僅會給企業帶來惡劣影響,也直接影響行業聲譽。“弄到最后,消費者也搞不清楚誰是誰非,‘那我不吃,行嗎?’”他認為,作為政府,“不作為”是不可取的,但必須規范、依法作為。河北食藥監局未及時通知企業、向企業進行質詢,并給企業預留申訴和復檢的時間,這是有問題的。此外,河北食藥監局沒有公布具體超限產品批次,也不符合規定。
不過,除了類似曹明是這樣對于河北食藥局的質疑,對于輝山乳業的質疑也沒有結束。
在河北食藥局的超限消息公布后,輝山乳業提供了兩份產期為9月的產品檢測報告,而非河北食藥局檢測的7月10日出產的產品。嚴格來講,不同批次的產品檢測報告并不能證明什么。
輝山乳業高級副總裁徐廣義在發布會上稱,從2013年開始,輝山集團就對硫氰酸鈉指標進行批批檢測,全部合格。但徐廣義并沒有出示7月產同批次產品,據前往現場的媒體記者透露,是因為“數據太多,一時找不到”。“找不到數據”說明企業管理水平存在問題。
當然,也有人說,企業自檢報告誰相信,拿出來又有什么用?在經過了那么多次“被忽悠”之后,消費者對于企業的信任度真的很低。
“可追溯系統”是目前各大乳企都在建設并廣而告之的一個項目,輝山乳業也一直宣傳實現了全程可追溯。
先不說國內企業的可追溯系統能否經得起追溯,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那些宣稱“可以從奶粉追溯至具體哪頭牛產的奶”的話就不要相信了。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工廠的同一個儲奶罐里都可能裝了好幾家牧場的原奶。
在澎湃新聞記者前往考察過的國外牧場,收奶車在牧場收奶的同時,牧場的原奶樣品會被送往檢測機構,在原奶被進一步加工之前出具檢測結果,在這一環節中若出現問題可以追溯至具體牧場。但原奶一旦被混合加工后,怎么分得清是誰家的奶、甚至是哪頭牛的奶呢?可追溯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把控每個環節,并保留每個環節的數據資料,一旦出了問題,可以回溯查詢問題出在哪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