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習主席訪美為什么能夠成功?

2015-10-02
来源:未来网

  觀察網10月1日刊發評論《習主席訪美為什么能夠成功?》,該文作者宋魯鄭為旅法學者,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文中指出在中國,一百個最富的人不可能影響政治局,但在西方這種制度下,十個最富的人就可主導白宮。只要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占據主動。繼續促進經濟發展,實力取決於發展,穩定也取決於發展,解決問題也取決於發展。全文如下:

  隨著習主席長達一周的美國之行劃上句號,中美即使不是晴空萬裏,此前籠罩兩國的烏雲卻早已散去,說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氣並不為過。一般而言,衡量一次國事訪問成功與否,自然離不開取得的具體成果。根據中方公布的超過一萬字的成果清單,此次訪問取得的成果超過49項,在政治、經貿、人文、氣候變化、科技、航空等領域都達成共識,近20項涉及金融和貿易合作。

  必須指出的是,這些成果固然重要,但對於中美這樣的大國而言,更關鍵的是相互之間由此增強的互信以及在此基礎上關系的穩定。正如人民大學金燦榮教授所指出的:(這些成果)表明,中美有改善關系的意願,也有取得成果的能力。

  中美有穩定雙邊關系的共識固然重要,高超的外交藝術同樣不可或缺。這一點深諳此道的西方世界心知肚名。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就撰文指出,習近平首先會見西雅圖商界精英——甚至停留時間長於華盛頓----而不是華府政壇領袖,顯示他深悉“權力的本質”。這些商界精英不受權力任期限制,更能影響這個社會法規訂定的方式,他們在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影響力,也大大超過政府可影響的范圍。

  簡而言之,在中國,一百個最富的人不可能影響政治局,但在西方這種制度下,十個最富的人就可主導白宮。

  而且在出訪過程中,中國面對雙方的不同問題,頻頻大手筆出招。比如經濟領域,凡是中國需要美國又能提供的,往往豪氣逼人。采購三百架空客飛機就是一例。不僅顯示了中國強大的實力和廣闊的市場,又展現了中國改善中美關系的誠意。同時還宣稱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超5000億美元,出境人數愈五億人次。如此誘人的前景,任何想幹擾中美關系的人士都不得不三思而行之。至少,要想收獲這樣的成果,至少五年內中美關系不能動蕩和逆轉。

  至於美方極為關注的網路安全,中國則積極予以回應,強調中國政府不會以任何形式參與、鼓勵或支持任何人從事竊取商業秘密行為。當然習主席也表示,中國有十三億人,中方無法保證每個人的行為。

  除了硬對硬的談判,習近平還不失時機地展現觸及美國社會內心的能力。整整一周,他在不同場合提到美國舉國上下耳熟能詳的經典人物:梭羅、惠特曼、馬克.吐溫、傑克.倫敦、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聯邦黨人文集》、托馬斯·潘恩的《常識》,同時也了解國父華盛頓、拯救國家統一解放黑奴的林肯以及領導二戰勝利的羅斯福。

  此次習主席訪美成功,國際、國內的意義怎么評價都不為過。從海外華人的角度來看,有一個意義非比尋常。那就是破解了美國心中的“修昔底德陷阱”。

  今天的中美關系確實來到了一個曆史十字路口,進入到了國家戰略利益博弈期:不同於過去具體的、局部的摩擦,比如最惠國待遇、人民幣彙率,而是誰的模式更有生命力、吸引力;誰將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和它所賦予的世界領導權。

  所以在戰略上彼此都知已知彼的今天,習主席對美國的訪問能取得如此成果實屬不易。但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2016美國大選之後,中美關系又將進入一個不確定期。不過只要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占據主動。這包括繼續促進經濟發展,成功轉型——道理都明白,實力取決於發展,穩定也取決於發展,解決問題也取決於發展;繼續有效地回應民意——十八大以來,反腐、整軍、治吏、深化改革、完善大病醫保、及時處理各種突發災難及事故,已是一脈相承;繼續理論創新,爭奪話語權。徹底改變自己有理也說不出、“講不好中國故事”的不利狀態。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