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理財公司魚龍混雜 警惕“草臺”機構龐氏集資

2015-10-15
来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民間金融公司來勢兇猛,其中相當部分“草臺”機構帶有龐氏集資特征。專家認為,理財亂象帶來的風險值得警惕,金融監管需要進一步完善。

  P2P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咨詢公司、第三方理財公司……頂著高大上的像金融機構一樣的名頭,民間金融公司來勢兇猛,如上海陸家嘴地區粗略估計進駐上千家民間“金融機構”。他們或者銷售自己開發的理財產品,或者代銷各類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從銀行理財產品到各類保險不一而足。同時,風險事件頻頻出現,其中相當部分“草臺”機構帶有龐氏集資的特征。專家認為,理財亂象帶來的風險值得警惕,目前金融監管需要進一步完善。

  理財公司泛濫

  “您好XX先生,我們是上海XX投資基金的。我們現在有一款收益12%的產品您感興趣嗎……”相信不少人都接到過這樣的“理財”電話,有時候甚至一天要接到好幾個。

  一位在P2P公司工作過的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整體而言,包括P2P公司在內的很多第三方理財公司,從業人員的素質并不高。不少營銷人員都是高中、大專畢業,甚至連基本的金融知識都沒有,但職務都是“投資顧問”、“理財經理”。

  “給陌生人打電話銷售理財產品,沒有什么捷徑。可能打給一百個人只有一個人肯聽你說。打一千個,只有一個開口跟你說;打一萬個可能才有一個人去你公司咨詢。加上運氣,主要還是量。”上述人士這樣總結道。由于有高額的銷售提成,這些年輕的“投資顧問”們整天對著從不同渠道買來的電話名單,不厭其煩地撥號。

  作為金融界的資深律師,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黃開軍介紹,在上海陸家嘴地區,這個金融機構聚集的地方,粗略估計也同樣進駐上千家民間“金融機構”。這些民間機構主要的銷售手段就是電話推銷。

  黃律師介紹,甚至有投資者就是被這些中介機構的電話銷售誤導,在不清楚產品的運作模式和風險的情況下就貿然開始投資所謂無風險、高收益產品。

  除了電話營銷,居民信箱里也塞滿了各種理財產品的廣告傳單。不少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類公司還在居民區、超市等地設立實體店,重點瞄準中老年客戶。

  上述理財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設立實體店能夠增加客戶信任,也更容易募集資金。他們更喜歡老年客戶是因為老年人手中有閑錢又有時間,基本不問產品的風險在哪里,容易被高額利息吸引。有時候銷售人員送個小禮品就能獲得老人的信任。而且理財公司很了解老年人怕孤獨的心理。他們或是邀請老年人參加理財公司組織的酒會、免費外出旅游、農家樂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理財公司的業務員會向其推銷產品。他們有時并不了解所售的產品,但向投資者強調保本保息。

  江西省有關部門對此總結,這類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類公司屬于一般性中介服務類企業,不屬于金融機構,不能面向公眾開展存貸款業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投資理財業務、私募投資、保險銷售等金融業務。但是,部分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公司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經營范圍,直接或間接違規開展金融業務,誘發非法集資風險:有的向社會公眾提供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有的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委托理財業務;有的虛假宣傳,冒用金融機構名義發行理財產品、基金或股票;有的承諾向投資者支付固定回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用于發放貸款;還有部分不法分子披著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類公司的合法外衣,編造虛假的融資項目,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進行集資詐騙犯罪活動。

  高收益“神話”風險重重

  這些理財公司募集資金后,除非企業主一開始就有攜款潛逃的惡意,否則這些資金是應當借給有真實資金需求的實體企業的。

  據網貸之家、盈燦咨詢的數據,2013年7月,整個網貸行業的綜合收益率達到26.35%的最高點,而到了2015年8月,這一數據為12.98%,收益率水平在25個月里跌了超過一半。

  盡管如此,投資者端高達12.98%的成本,實體企業需要付出15%以上的利息才能拿到網貸平臺的貸款。在經濟下行、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能夠負擔如此高資金成本的企業可謂鳳毛麟角。一位企業主介紹,他的公司主要從事工業用儀器儀表的生產和銷售。企業的確缺錢,但企業能承受的最高資金成本是年息10%。

  一位P2P網貸平臺的相關人士介紹,為了能支付投資者的高額利息,不少P2P平臺都是資金池模式。有些P2P平臺把募集的資金投放到任意高收益領域:當銀行攬儲壓力大時,P2P平臺就把資金借給銀行,博取短期高收益;也有P2P平臺和當地的擔保公司、典當行等合作,成了民間高利貸鏈條上的一環;當股市火爆時,就做配資,把錢借給炒股的人。有些P2P平臺甚至直接把募集的資金投到股市里。因此,這輪股市下跌并沒有像有些P2P平臺宣傳的那樣,資金從股市挪到了P2P平臺。相反,股市大幅震蕩導致部分P2P平臺資金到期無法兌付。據統計,從8月4日到9月1日,大約有44家P2P網貸公司倒閉、跑路、停業。

  在目前的利率環境下,10%以上的固定收益并不容易實現。中國證券報記者拿到的一張宣傳頁上顯示,一款名為“XX寶”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10%-13%,投資人總數超過18萬人。黃開軍律師介紹,這款號稱“日進日出”,“年化收益13%”的“理財產品”主要通過授權服務機構、網絡平臺,甚至一些銀行網點進行銷售,吸納了大量的民間資本。但實質上,其發行者是一個現貨交易所,并無發售理財產品的資質。類似產品在銷售環節,銷售人員有意放大收益,弱化風險,將其包裝成保本付息的固定收益產品。而一般的投資者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也很少考察其投資行為的實質及可能存在的風險。

  “有些投資者接到銷售電話后就通過網上進行投資了,甚至連一張理財協議都沒有。等到現在血本無歸時,想維權都很困難。”黃開軍律師說。

  另外,有一家國內較大的民營投資公司透露,計劃新開上千家的“銷售點”,并試圖將其打造、包裝成類似銀行支行的形式,利用這個平臺銷售自身設立的理財產品的同時也銷售其他公司設立的理財產品。如果這種模式真的得以實現,那么一般的投資者將更容易被誤導,從而難以客觀判斷理財產品的風險。

  而投資者通過第三方理財公司理財,最終血本無歸時,維權之路也很漫長。中國證券報去年12月獨家披露,北京杜女士所投的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公司中投匯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投匯富”)已無法按時兌付投資者本金、收益。至今該事件仍處在立案調查收集證據的階段。投資者收回本金的希望渺茫。

  監管歸屬亟待厘清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發生兌付風險的理財產品中基本都有第三方理財公司的身影:要么是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借金融機構之名私下銷售第三方理財公司的產品;要么是金融機構失察,讓資質不夠的第三方理財公司做了投資顧問;還有些銀行充當了第三方理財公司所發行理財產品的托管行而受到牽連……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產業資本在不斷進入金融領域,發行各自的所謂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例如,有電器銷售者提供從3個月以下到12個月以上的各檔理財產品,收益率從7.6%到8%不等,而且大字注明“本息保障”。經營有線電視網絡也推出“網絡金融”,意欲打造的電視支付平臺和金融服務平臺。這些實業企業在各自的產業領域或許是領頭羊,但進入大眾理財的金融領域是否能夠有效地控制風險還需要觀察。

  目前,還沒有針對這些并不是金融機構但卻從事金融活動的第三方理財公司的法律法規。但隨著第三方理財公司的風險不斷出現,各地已經開始重視其中的問題。

  四川、江西等地監管部門先后發布關于整頓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類公司嚴厲打擊非法投(融)資行為的通告。稱這些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類公司的上述行為嚴重影響正常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嚴重損害投資人利益,已經違反有關法律規定,甚至觸犯刑法,政府部門將堅決打擊。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第三方理財機構的亂象值得各方關注。“你去任何一個城市隨便走走,基本上路邊都會有XX投資公司、XX財富管理公司,門面近乎銀行的高仿,門口公告牌上都是固定收益理財廣告,比如1個月6%,3個月9%,1年12%等。這個現象要引起重視,其中相當部分帶有龐氏集資的特征,引發更多社會問題的風險很高。”魯政委說。

  業內專家認為,在這些理財機構中,絕大部分并未取得從事金融業務的許可,接下來就產生一系列問題:這些機構該由誰來監管?其信息披露應當做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避免其欺詐投資人?這些沒有金融許可的機構和金融機構合作應當遵循怎樣的程序,責權如何界定?

  當前各類理財的現實運作似乎呈現如下狀態:對未經許可開展金融活動的機構,無人加以制止,而對正規金融機構卻存在“剛兌”的強烈期望;沒有資質的機構從事金融業務不受監管,金融機構銷售產品時卻被要求面簽、錄音、錄像;沒有資質的理財公司遇到資金鏈斷裂的問題要么一走了之,要么破產后資不抵債,投資者血本無歸,討債無主投訴無門。而代銷過第三方理財公司產品的金融機構,甚至只要有一絲牽連的金融機構都會被投資者上門維權……這加劇目前理財市場的混亂。對于投資者教育、金融市場的有序公平競爭都是不利的。

  魯政委認為,理財亂象表明目前金融監管需要完善。目前的金融監管部門基本上是對發了證的機構才管,對跨界產品的監管歸屬不明,很多時候陷于無人過問,甚至監管標準不一致,由此進一步生成了額外的風險。“是否可以向工商部門學習,未經許可的機構不得從事相關業務。”魯政委說,“如果不明確責任,不出重拳整治,將來會有很多到期無法支付本息的機構。由此所造成的風險,值得高度關注。”

  另外,有一家國內較大的民營投資公司透露,計劃新開上千家的“銷售點”,并試圖將其打造、包裝成類似銀行支行的形式,利用這個平臺銷售自身設立的理財產品的同時也銷售其他公司設立的理財產品。如果這種模式真的得以實現,那么一般的投資者將更容易被誤導,從而難以客觀判斷理財產品的風險。

  而投資者通過第三方理財公司理財,最終血本無歸時,維權之路也很漫長。中國證券報去年12月獨家披露,北京杜女士所投的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公司中投匯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投匯富”)已無法按時兌付投資者本金、收益。至今該事件仍處在立案調查收集證據的階段。投資者收回本金的希望渺茫。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