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解读“后印象派大师”高更争议一生

2015-10-19
来源:凤凰读书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 蒋勋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10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是美学大师、百万畅销书作家蒋勋先生的经典作品——“蒋勋艺术美学”系列第六本,也是本系列的压轴之作。该系列解读了世界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达芬奇、梵高、米开朗其罗、莫奈、高更等人。跟随蒋勋,走进美学探索之路,洞悉艺术史上最真实的理性与感性,呈现最精彩的美学观点及经典画作。

现代艺术的启蒙者高更,为了追求远方的呼唤,不惜倾家荡产,抛下了苍白矫情的欧洲文明,逃奔塔希提岛。在最原始处,寻找蛮荒肉体的奢华。美学大师蒋勋由生命潜伏的本质的角度,解读神秘异域的原始荒野,让美学重新找到起点,走进高更充满争议性的一生。

蒋勋先生现任台湾《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等。

1.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蒋勋从高更画作中,听见了最原始的探问。

高更,曾是巴黎股票市场的经纪人,一年有四千法郎的高薪收入,来往于上流中产阶级社交圈。妻子梅娣,来自丹麦哥本哈根路德教派大使家庭,五个儿女,幸福美满。然而,高更选择放弃了人人称羡的职位、家庭、婚姻、妻儿、财富,一步一步走向他疯狂艺术创作的过程。当梅娣负担着儿女,负担着家庭,甚至负担着背叛她的丈夫,高更却从塔希提寄回了他与土著女子新婚的画图。

为什么他要出走?是什么主导了他的生命选择?在与文明决裂的信仰上,高更要走得并不顺畅,为什么却愈走愈远,至死无悔?蒋勋老师在书中说:“高更最后的巨作是几个最原始的问句,如同屈原的《天问》,只有问题,没有答案。没有答案的问题或许才是千百年可以不断思考下去的起点。“

2. 美学大师蒋勋经典作品,走进“后印象派大师”高更充满争议性的一生,解读神秘异域的原始荒野,让美学重新找到起点。

美学大师蒋勋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他对许多明星及普通读者影响力极大,是林青霞、徐克的偶像。席慕蓉评价为,“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门窗,而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长存。”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晶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就暗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是从容、雍雅、慧杰、自适的人。

3. 愿你在喧嚣时代,与伟大的灵魂在书中相遇,相谈甚欢。

高更迷恋着流浪,迷恋着异乡,迷恋一切荒野异域的肉体与原始,迷恋那大片大片走不完的茂密丛林,迷恋那有种动物体味的女性肉体。他说:我要画出文明社会失落太久的蛮荒肉体的奢华。

我们能找回蛮荒肉体的奢华吗?

欧美的豪富阶级仍然用金钱在经济贫穷的南美、非洲、亚洲购买男性或女性的肉体。另一方面,道德主义者仍然大加挞伐殖民霸权,高更处在两种论述之间,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依然是争论的焦点。

也许回到高更的画作是重要的,再一次凝视他画中的荒野、原始的丛林和海洋。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全彩四色印刷,精选了高更100余幅经典画作,附赠2张高更名画典藏版拉页。书后附高更重要作品列表、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了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深入了解高更的艺术与人生世界。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