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降息以及利率寬松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近期銀行員工傾向于給投資者推銷保險產品。而銀行員工積極代銷保險產品的背后,其實是因為提成高的緣故。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銀行理財產品已不如之前火爆。來到一家國有銀行網點時,一位理財經理向北京商報記者推薦了一款期限為3年、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5.25%的萬能險產品。該理財經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為穩健型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斷下降,現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很少。我們一般也會主動給投資者推銷了保險產品,穩健收益又高,很多投資者自己也更傾向買這個”。
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也有一款3年期萬能險,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了4.95%,他們行現在也在積極推銷各種保險產品,因為預期收益更高,投資者購買率還挺高。
在銀行員工積極推銷保險產品的同時,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根據普益財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53%,較上期減少5個基點。這個平均預期收益率已經較年初時的5.21%大降了68個基點。
融360分析師表示,隨著寬松政策持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將不斷下降。在10月24日再度降準降息之后,四季度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很有可能持續小幅下跌。
除了收益高容易推銷成功外,銀行理財經理主動推薦代銷產品的背后,實際上是因為提成較高的緣故。一位國有銀行理財經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信托和保險產品給理財經理的提成是最高的,而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最低。“理財經理就是干這個活的,哪個提成高,推銷起來動力就更足。”該國有銀行理財經理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降息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寶寶”類產品均出現收益下滑,為何萬能險等保險產品能維持較高收益?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因為保險產品期限更長,收益率高一些比較正常;另外一方面,萬能險相比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在投資同業存款、國債等穩健標的的比例更小一些,因此降息對于他們的影響相對更小一些。
董希淼提示投資者,現在不少銀行員工把保險產品當做理財產品賣,對投資者存在誤導。他認為,像萬能險等部分保險產品有一定的投資屬性,但本質上仍是保險產品,投資者購買保險產品應該基于需求,而不是一味盯住收益,因為一旦出現退保,可能還會產生退保費用,形成一定損失。另外,購買保險產品需要仔細看清條款,要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也需要滿足很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