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全球粮价创三年来最大涨幅

2015-11-06
来源:华尔街见闻

   “百年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終于開始在市場上展現出威力,以糖、植物油、乳品為代表,全球糧價10月創三年來最大漲幅。

 
  根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的數據,今年10月糧食價格環比漲幅創下三年來最大,達到4%。
 
  “厄爾尼諾以及反常的氣候環境將限制2016年糧食產出,”FAO高級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表示,這樣的預期推升了10月的糧食價格。
 
  糖、植物油、乳品成為食品價格中漲幅最大的,需要注意的是FAO的食品價格指數雖環比大漲,但同比仍下降16%。
 
  其中FAO糖價指數跳升17%至8個月新高,主要由于全球最大產糖國——巴西近期出現強降雨,潮濕天氣將阻礙糖廠收割。有分析師稱,糖和乙醇行業己因降雨而失去了至少三周的壓榨時間。
 
  而超預期的干旱天氣則傷害了南半球國家了農作物產出,包括印度、泰國、菲律賓、南非等,這對國際糧價也有一定的支撐。
 
  已經連續下跌了3個月的植物油在10月環比上漲6%。
 
  主要由于厄爾尼諾現象加劇了市場對來年棕櫚油產量的擔憂,尤其是東南亞國家近期受氣候影響嚴重。
 
  此外,國際豆油價格也出現上升,主要由于市場擔憂天氣原因造成一些主要產區大豆播種遇阻。
 
  乳制品價格環比上升9%,牛奶主要制品——全脂奶粉價格10月則上升了近21%。由于市場擔心新西蘭的產出可能會下降,今年年初奶價暴跌給奶農們帶來重大打擊,同時也有預期歐洲的產量同樣會下降。
 
  主糧方面,早先疲軟的玉米價格也出現反彈,日內瓦的行業機構SGS認為,這主要因之前市場預期中國玉米會大豐收,但夏季干旱和雨季推遲玉米造成本季中國玉米產品可能下跌5.8%,這一幅度創下15年來最大。
 
  氣象機構預計,本輪厄爾尼諾可能是1950年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它已經給南美的部分地區帶去暴雨,給東南亞帶來干旱。
 
  需要注意的是,主要國家的農產品庫存仍然高企,且今年總產量仍然偏向豐收,面對庫存的現實,還是堅守厄爾尼諾引發的糧價上漲預期,且看農產品投資者將如何博弈。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