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丹東沉船確定為致遠艦 證據公布

2015-11-06
来源:國家文物局官網

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官網

  11月4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召開“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項目專家論證會。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中船重工701所等多單位各個領域的專家,在聽取匯報、考察出水文物、質詢討論后,確認遼寧丹東港海域發現的“丹東一號”沉艦應為1894年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的致遠艦。

  歷時三年 開啟水下考古新篇章

  2013-2015年,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組織實施了“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項目,在全面梳理甲午海戰檔案史料的基礎上,運用多波束、磁力儀等海洋物探設備,按照水下考古規程要求,經過物探調查、重點調查、水下試掘等艱苦的工作,在遼寧丹東港海域發現并確認了“丹東一號”沉艦。這艘體量約1600噸左右的沉艦,正是121年前那場悲壯的海戰中沉沒在交戰區的戰艦。這是近年來中國水下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為中國近代史、甲午海戰和世界海軍艦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實物資料。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柴曉明說,“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項目是首次大規模系統開展的近現代水下考古工作,由此開啟了中國水下考古的新篇章。

  這一項目同時又是配合丹東港集團的海洋紅港基建項目,也成為首次在基建工程中開展水下考古的案例。專家認為,嚴謹細致、規范可信的工作,為即將制定的水下考古操作規程和基建工程水下考古提供了范例。

  多重證據 確認致遠艦身份

  1894年9月17日,歷時5個多小時的海戰,北洋水師的揚威、超勇、致遠、經遠四艘戰艦沉滅于交戰區。海戰之時,揚威艦起火后向臨近的大鹿島沖灘擱淺。2014年考古隊在莊河附近找到了經遠艦。因而,“丹東一號”身份曾推測為“超勇”與“致遠”二者之一。通過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結合磁力物探成果、海圖資料等綜合分析,多方證據確認“丹東一號”應為致遠艦。

  磁力數據 確認艦體體量

  通過磁力儀物探的科技手段,測算出“丹東一號”沉船鐵質遺物的體量約為1600噸,而資料記載超勇艦是1380噸排水量。致遠艦排水量為2300噸,因炮火的摧毀和后期打撈折損了一些鋼材,還需再去除部分木材、煤炭等非磁性物質的體量。因此,目前的“丹東一號”的水下艦體1600噸與致遠艦的現狀是相匹配的。而考古隊在2015年獲得一張日本所繪“黃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圖,明確標注出致遠艦、揚威艦的沉沒位置。其中致遠艦的位置,與目前“丹東一號”的位置最為接近,誤差不大于1000米。

  艦體結構 發現致遠艦獨有的穹甲鋼板和方形舷窗

  資料記載:致遠,穹甲巡洋艦。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于1887年完工。雙桅、單煙囪,穹面裝甲2至4英寸厚。本次水下調查發現殘存的穹甲鋼板,與致遠艦的穹甲防護結構吻合。此外,發現的多個方形舷窗(上圖)與歷史照片等資料對比顯示,這種方形舷窗只安裝在致遠艦上,成為識別致遠艦的重要標志物之一。

  武器裝備 與致遠艦匹配

  “丹東一號”目前發現的武器裝備武器裝備包括:210毫米主炮炮管、152毫米副炮炮彈、57毫米炮彈、37毫米炮彈、11毫米10管格林機關炮以及大量的彈藥,尤其是發現保存完整的魚雷引信,與致遠艦的裝備一致。而超勇艦上沒有配備57毫米炮彈、11毫米10管格林機關炮和魚雷。

  “致遠”文字款識的制式磁盤

  水下考古發現了3件帶有清晰致遠艦艦徽的定制瓷盤,中間為篆書“致遠”;一把與瓷盤配套使用的銀勺,勺柄也印有致遠艦的徽標。

  著眼未來 以整體打撈展示為目標

  在“丹東一號”水下調查項目進行過程中,甲午海戰的背景和鄧世昌致遠艦的身份推測就引起社會和民眾的廣泛關注。適逢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項目的開展、致遠艦的歷史文物價值,對弘揚民族氣節,實現民族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政治意義。與會專家建議,未來的工作應以致遠艦整體打撈展示為目標,進一步開展相關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鑒于海水出水金屬文物的脫鹽保護仍是世界性的難題,與會專家強調保護利用工作應著眼長遠,思路清晰,要綜合考慮出水文物保護與研究工作、博物館建設和宣傳展示,制訂總體工作方案,腳踏實地開展工作。用扎實的成果回饋社會,回應社會大眾的關注。(李 政)(來源:國家文物局網站)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