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6

分級診療成醫改重頭戲 多地壓縮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

2015-11-06
来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黃宗彥

  近日,醞釀已久的“十三五”規劃如期面世,其中提及的分級診療、健康中國、遠程醫療等熱詞為醫改增添了濃厚的一筆。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規劃明確表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推進醫藥分開,實行分級診療,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基于此,部分地區相繼推出“壓縮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的方案,欲借此手段實現患者與基層醫療機構對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發揮出三級醫院診治疑難雜癥、培養人才、技術創新等高端醫院的屬性。

  記者注意到,北京早于去年10月份就頒布了相關政策,提出將減少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該政策的效果一般,各大三級醫院的門診依舊門庭若市。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僅用行政手段砍掉一大部分優質醫療資源供應并不能解決“看病難”,還需從患者、醫生、醫院、監管部門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合理分配利益,制定出一套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壓縮三級醫院普通門診

  作為“十三五”醫改的重頭戲,分級診療落地的日程表頗受關注。

  據了解,分級診療作為緩解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病患“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利器”,已于數年前就被提出。不過,由于國內醫療體系的發展呈“馬太效應”:大型公立醫院長期占有優質資源,且規模仍不斷擴大,導致基層醫療單位發展較慢,就診量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曾有專家提出將遠程醫療作為實現分級診療的一種形式進行推廣,并成功使一部分病患導入基層單位,但面對我國每年數以億計的患者數量,效果有限。

  10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城市三級醫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診療服務。同時,三級醫院應重點發揮在醫學科學、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引領作用,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復診和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門診,分流慢性病患者,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運行效率。

  有了國家的明確表態,近日江蘇、云南等地先后推出了“減少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人次”、“下調非基層首診的報銷比例”等政策,欲從三級大醫院的門診“動刀”。

  成都市民周先生認為,壓縮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是好事,能節約財力和時間成本,免去排長隊等候的繁瑣。

  此前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宋彬曾告訴記者,華西醫院每日的門診接待量為2萬人次,有些常見小病的患者完全可以到基層醫療單位就診。

  業內稱不應“一刀切”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記者,“壓縮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就診量的做法,北京早于去年就有所提及,但據我了解一直沒有什么動靜,三級大醫院日常門診仍然人滿為患。”

  壓縮甚至逐步取消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是否可行,業內人士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觀點認為,取消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將直接影響醫院收入。在藥品加成被取消的情況下,門診費若是進一步被壓縮,將對醫院正常運作產生不利影響。

  《南方日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廣東省醫院門診平均費用為250.7元,以日診量1萬人次計算,取消門診醫院每日將損失250萬元收入。而這一數字在三級醫院則更高。

  “三級大醫院普通門診接診量減少,患者也未必愿意到基層醫療單位就診。”史立臣表示。“患者多年的就醫習慣很難改變,他們對基層醫院的醫生水平、設備不信賴。而且基層醫院開具的處方勢必與三級醫院的處方不同,患者愿意支付更高額的費用怎么辦?這就導致有關系的患者可以找醫生出具轉診證明,再去三級大醫院就診,這與分級診療的初衷就顯得有點背道而馳。”

  此外,史立臣還表示,有些無法直接診斷的病癥,如頭疼、四肢酸軟等,可能在基層醫院會被誤診為一般小病,從而延誤病情。

  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醫生寧方剛在其微博上公開表示,僅用行政手段來砍掉一大部分優質醫療資源的供應,是無法實現“看病難”的。

  史立臣對此觀點亦表示贊同,他認為分級診療并不能光靠一種或者兩種方法就能實現,需要將消費者、醫院、醫生、醫療器械供應商、藥企監管部門作為一個醫療鏈的整體,引入第三方參與建設信息平臺,讓數據、處方在平臺上流動,制定一個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