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胡歌来说,摄影有些不一样的意义。这么些年来,相机陪他走过了小半个地球,也伴他度过了人生中的一次次坎坷,“皮囊坏了,就用思想填满它”。
当你问起他最开始拍照的目的,他会笑笑说“当初玩摄影就是为了泡妞!”(胡椒粉:泡我泡我!)
李逍遥在海边拍照“我,一部相机,一段枯枝”
西藏之行
在平遥国际摄影展
埃及之行
守护斑头雁长江源之行
时尚狂野风
虚拟与现实世界 由“rolling”和“cut”来划分 也可以由拿起手机和放下手机来界定
世上的人 要么孤独 要么堕落 如果你感到孤独 恭喜 我们同路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摄影的?
胡歌:最想泡妞的时候大概16、7岁吧,感觉背着相机比抱着篮球更有范儿。
把无数个黑夜摁进一个黎明…
胡歌:那会儿接触的都是胶片,也没什么钱,胶卷的购买和冲印都是一大笔开销, 所以每一次按快门前都要琢磨很久。有时候底片才转动了一格,脑子里却已经拍了好多张了。从按下快门到最终在相纸上成像,心里会有各种忐忑,各种期盼……这些乐趣在数码时代是无法体会的。但是数码摄影的便捷性和后期的无限创作空间也是胶片摄影无法做到的。说得矫情一点,胶片是信仰,数码是工具。
导演问我 “在你和廖凡之间 上戏还有哪些演员” 我的第一反应是 比我演得好 比他演得差的 应该有好几卡车人吧
你平时喜欢哪位摄影师的作品,会去模仿吗?
胡歌:如果马良算摄影师的话 。哈哈......他的作品应该叫"综合视觉艺术"吧!包含了摄影、绘画、装置等等许多种表现形式 。想象力特别丰富, 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带有特别浓烈的个人情感。我特别喜欢在他的作品里寻找各种隐喻。感觉就像在他家里偷东西一样,哈哈……摄影我基本上是自学的。模仿是很有效的学习途径。但马良是很难模仿的,他是"神笔" 我学过来就变"SB”了。
几年前 她说我的微博写得越来越好了 那天是母亲节 曾经 她还说过我的戏越演越好了 那天她刚看了《仙三》的粗剪半成片 第一次见她 是在上海录《天亮以后》 我相信 天会亮的 天亮以后 她会好起来
冬日的伪装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最想去拍点什么?
胡歌:如果是吧。确定是如果的话,我想当一名战地摄影记者。但这活儿太危险了 就算有"足够的时间"估计也不会去……只能指望客串一回战争戏的剧照了。说正经的,咳咳……我最想拍生活里正在慢慢消失的东西,有些是被日新月异的科技取代的,有些是被整天为生存而奔波的人们淡忘的。咳咳......比如摆在弄堂里的马桶;又比如立在弄堂口的邮筒, 咳咳......
自拍就是把自己拍成想象中的样子
你以为不下来就是猫头鹰了吗 你飞一个我看看
你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
胡歌:空中楼阁,基本功太差,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纯属自娱自乐。
你重视作品的后期成分吗?喜欢后期多一点的作品还是自然调的作品?
胡歌:结合自己的作品说一下,人文纪实类的作品强调真实性,考验摄影师的观察力和捕捉力,后期基本没有意义。广告制作或艺术摄影需要大量后期的二度创作。也有人不屑于作品的后期加工,认为拍照的功力完全体现在"咔嚓"一瞬间。我举双手赞同,但我没那功力。所以还是要一手键盘一手鼠标为我的"拙"品藏拙。
你想在摄影方面实现哪些愿望?
胡歌:十多年前学摄影是为了泡妞。该愿望至今未能实现。老师说,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摄影家朱伯伯来探班 鼓励我坚持创作 他说 拍得多了 别人就能看懂了
胡歌喜欢摄影,也喜欢写字,上面照片配文都是他自己加的。他有着极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情,他能点燃观众心中爱的火焰,始终用最深情最自然的情怀感染着我们。
2006年,胡歌遭遇车祸,数十次的修复手术还是在脸上留下了伤疤,他说这是男人的勋章!
拍照的时候,胡歌根本不会顾忌什么男神形象,趴在地上都是常事,只要能出照片就一切OK。
最后送上一句编少很喜欢的句子,当然也是出自胡歌之口。
有些话,说直白了没人信说含蓄了没人懂;有些照片,顺光拍没层次,逆光拍看不清,那就朦胧到底吧,真实远没有想象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