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電話改號軟件熱賣,相關詐騙案件頻發。C FP圖
詐騙分子通過改號軟件,偽裝成銀行、公安等來電,對市民實施詐騙,屢屢得手。深圳一名媒體人就在2014年遭假冒銀行來電詐騙40多萬,事後該媒體人指已開通來電顯示服務,但通信商卻未正確顯示來電,據此將通信商訴上法庭。近日,福田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通信商在日益猖獗的信息詐騙中未盡到相應的社會責任與義務,認定其在前述詐騙中存在過錯,判處其承擔20%的賠償責任,折合下來賠償額度在8 .8萬元。
連環套騙走她40多萬
2014年4月7日上午11時許,張女士先後接到來電顯示為095555、075595555的兩個電話,兩個電話均冒用招商銀行的名義稱,她用信用卡在上海消費後,還款逾期。自稱銀行客服的男子稱,張女士的經曆和深圳一名事主的經曆一樣,身份證遭到盜用,他們已經向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報案,預計警方會與她聯系。過了一會,一個顯示為“021625888××”的號碼打進來。張女士查詢之後,發現這一顯示出來的號碼確實為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的電話。電話中自稱警察的人說,張女士已經卷入了詐騙案,要對她的資金進行調查。她被誘導登錄了仿冒的“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對方馬上安排一名“檢察官”與她聯系。在這連番哄騙之下,張女士到自己的開卡銀行開通了網銀。在套到事主的賬號、密碼後,犯罪分子分10次將其卡內42萬多元轉走,隨後再騙走其另一個銀行卡賬戶的錢款,兩張卡內近45萬元被騙走。
被叫方通信運營商無責?
“我使用的是手機,來電顯示業務也是付費使用的,我認為運營商應該確保這些改號電話不能撥進我的手機裏,所以他們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張女士將通信商訴上法庭。
張女士所使用的通信運營商則在法庭上辯稱,根據現有的行業規范,應該由主叫號碼的基礎運營商負有規范網間主叫號碼的義務,被叫的基礎運營商無法判斷主叫方傳遞過來的號碼為虛假號碼。在沒有法律法規特別要求的情況下,被叫運營商無法阻止、拒絕其他運營商發起的互聯互通要求。
法院向深圳市通信管理局發出的調查令獲得的回複也顯示,該局確認在我國現有通信行業的技術標准和相關規范下,被叫端運營商暫無法識別網間符合號碼規則的主叫號碼的真偽。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的一份複函也顯示出,主叫方的基礎運營企業應該規范傳送網間主叫號碼,目前技術條件下,被叫方基礎運營企業無法判斷出傳遞過來的規范主叫號碼是否為虛假號碼。
根據前述證據,張女士的通信運營商就指,張女士應該選擇正確的責任主體索賠。
運營方承擔20%責任
對此,近日,福田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書指出,各大通信運營商之間簽訂了互聯互通協議,但從此案情況來看互聯互通情況非常混亂,甚至錯漏百出,例如075595555的主叫號碼從鐵通公司的國際端口發出,同一主叫號碼的互聯互通來源則有的來源於電信,有的來源於聯通。同時,被告使用的手機號碼任意被他人設置為來電轉移。
此種情況下,涉案通信運營商沒有與其他通信運營商積極協調、溝通、及時彌補信息傳輸過程中存在漏洞,提高服務技術,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來保證用戶的人身、財產安全,並指出張女士所使用的通信運營商在前述詐騙案中存在過錯。
法院同時認為,原告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在本案中原告僅僅是通過電話交流就輕信他人,向他人透露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的財產信息,對一般的騙術伎倆缺乏辨別、識別能力,對自己的財產安全未盡到足夠、合理的注意義務。據此,法院判定,通信運營商承擔20%的責任,賠償8.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