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兩岸首度互釋被「俘」特工

2015-12-01
来源:香港商报

  首度互釋被「俘」特工

  兩岸軍事互信融冰

  【香港商報网訊】臺灣「國防部」昨日凌晨證實,臺灣被大陸逮捕層級最高的兩名情報員,前軍情局四處副處長朱恭訓、組長徐章國,在關押9年多后,已於10月13日獲大陸假釋并返臺;臺灣方面則於10月底釋放判無期徒刑的大陸方面情報員李志豪。這是兩岸首度相互假釋被俘情報員,極具歷史與政治的破冰意義,亦可視為「習馬會」前,兩岸雙方的政治互信與善意,更達成軍事互信第一步。

  每2個月可外出餐敘

  據了解,朱恭訓及徐章國(先前化名徐昌國)上校,在網絡上與大陸安全人員進行情報交易,前3次均獲得假情報,隨后應要求前往見面,2006年6月在中越邊界遭逮捕。廣西南寧法院對二人判處無期徒刑,經上訴改判18年,至今已被關押9年多。

  朱、徐二人在大陸關押期間,朱恭訓任職軍情局的妻子周國珍不離不棄,四處奔走,并申請退役進入大陸救夫,其故事感動臺軍情圈。之后,周國珍每2個月都可到廣西南寧與朱恭訓見面,一起在外面用餐,吃上1、2餐飯,但不準在外留宿過夜。徐章國的父親在得知兒子失事失蹤月餘后,因過度憂心而辭世,再過2年,徐的妻子亦因癌癥亡故,留下兩名幼子託付任職軍中的親屬撫養照顧。

  兩岸曾密談「換俘」破局

  臺軍方人士指,2008年起,馬英九當局即透過相關官方及民間機構、人士,藉各項兩岸交流管道積極展開營救。而兩岸情治單位數年前曾在新加坡秘密談判交換被俘情報員,臺方為此提前假釋一名刑期即將屆期的情報員以表善意。惟談判中,大陸點名要臺灣陸軍前少將羅賢哲,由於羅關押未幾,且是臺灣近年破獲階級最高的為大陸工作的情報員,臺灣不同意大陸提案,最終談判破局。

  臺灣軍方昨日指出,臺灣於今年10月13日接獲大陸通知,大陸以假釋方式釋放朱、徐二人,并於當晚平安返臺。兩人隨后被安排住進內湖一家飯店內,同時與家屬碰面團聚,并接受臺軍情局查考,交待當年被捕等經過。兩人現今已返家居住行動自由,軍情局長劉德良亦已召見;依軍情局慣例,二人無法再負責重要情報工作,任務歸詢結束后,只能擔任內勤工作。「國防部長」羅紹和昨日指出,后續也將盡最大能力,依法辦理兩人的照顧及補償事宜。

  大陸特工已返港

  據臺媒指出,朱、徐獲釋是大陸為「習馬會」所釋出的善意,因此臺方在10月底同意已提出23次假釋申請的情報員李志豪假釋出獄。李志豪是香港人,被指年輕時受大陸之令,考進軍情局任職,被捕后被判無期徒刑。

  目前李志豪已返回香港。除李志豪外,臺方面極有可能再釋放一名情報員,但人選并未透露,大陸方面最想要的羅賢哲并未獲準釋放。

  另據報道,臺灣情報員在大陸被捕有兩波高峰期。一波是1996年的臺海危機,被捕人員以軍職人員居多。另一波則是2004年間,前臺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於競選場合中公開大陸在沿岸部署的飛彈數量與位置,大陸一口氣抓了臺灣潛伏的情報員30餘人,其中至少17人判處10年以上刑期。

  雙方假釋非「換俘」

  第一波臺海危機失事的情報員,只剩非軍職的約聘情報員楊中還被關著;其餘均已刑滿出獄返臺,當中關最久的是軍情局陳志騏中校,關11年多。第二波失事的情報員中,判最重的是原軍情局上校李運溥,退役后改以臺商身分掩護,到大陸發展情報組織,失事后遭判無期徒刑。目前,被大陸逮捕的臺灣情報員尚有百餘人,預計李運溥將是臺灣下一回要求假釋的主要對象之一。

  大陸國臺辦昨日強調,朱恭訓、徐章國兩人對大陸從事情報工作,「嚴重危害了大陸安全利益,被相關司法機關依法嚴懲」。截至今年10月,兩人已服刑多年,符合大陸刑法關於假釋的有關條件,相關司法機關依法對朱、徐二人實施假釋。羅紹和亦強調,大陸假釋朱恭訓與徐章國,無涉兩岸換俘;「共諜」李志豪是已服刑多年,多次申請假釋最后獲同意。

  特稿

  臺有情陸讓義 兩岸互信跨大步

  盡管秘而不宣,其實兩岸「換俘」仍有跡可循。首先,「共諜」李志豪,一個被判無期徒刑的間諜,不會無緣無故被放掉。其次,馬政府在「習馬會」上,軍事議題只提撤彈,而未提互釋情報人員,此舉亦不尋常。互釋情報人員是兩岸政治互信的試金石,更是兩岸談軍事互信的第一步。如果互釋情報人員都沒做到,撤彈就更不可能了。

  更何況,馬政府對營救失事情報員高度重視,用盡各種資源,在「習馬會」這種破冰的歷史會談場合,不提該議題,就是代表雙方已在進行了。

  就政治意義言,兩岸能互釋情報人員,大陸可說是在「讓義」,這步跨的既勇敢又有勇氣;同樣地,馬英九執政7年多,兩岸關系大幅改善,從軍事對峙走到今天和解,若非馬英九政策因應得宜,很難把兩岸關系帶到「換俘」的高峰與境界。

  這次「換俘」,以朱徐二人優先,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兩人是「被俘」情報員中,階級最高的軍職人員;然而,臺灣被俘受難情報員尚有百餘人,現階段是兩岸「換俘」的最佳時機,也可能是最后時機,馬政府應盡最大努力,繼續營救被「俘情」報員。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