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有一個社區經濟計劃叫「天姿作圍」,讓居民在區內耕種、製作食物、到墟市擺檔。計劃的出現,是希望區內未被善用和重視的空間、人力資源和物資,能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結果,有資訊科技專業人士為了公義,到農田種植,希望天水圍的居民都能吃到較平的有機菜;有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在耕作、製作食品的過程中,重拾生活意義(詳見N2)。不過,計劃至今仍未得到區內餐廳的義助,提供廚餘予農田;同時仍沒有在區內找到持牌場地可進行食品加工;亦找不到地方擴大農田規模,令計劃未能惠及更多區內居民。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貢獻勞動力拿取時分券
負責該計劃的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關綜聯)社工彭樂欣表示,計劃的雛形始於2008年的共同購買計劃,當時為屯門、太子及天水圍的居民每月訂購一次乾貨,主要是米、油等,後來加入有機菜,但愈做愈覺這樣買菜不化算,「18蚊1斤菜,有12蚊是成本,都幾貴,若果自己種,只有3蚊是成本,其餘15蚊是勞動力。」於是在屏山找到一塊千呎農地,到2013年,更得到天水圍輞井圍一地主的認同,向他租用7000呎農地,計劃正式命名為「天姿作圍」。而這個名字也是街坊想出來,代表天水圍的婦女一同做事。彭樂欣說,計劃目的是讓基層人士透過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食物及日常用品,以改善生活。對於有經濟壓力者,這種持續性計劃有幫助,如拿取綜援的街坊,有入息限制,但他們的計劃不以錢作回報,而是以社區貨幣「時分券」,不同工種得到的時分券有所不同,時分券可用來換有機菜、飯盒等。
●回收豆渣化作天然肥料
為了解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在一個晴朗上午,記者走訪位於鄰近后海灣的輞井圍,約11時抵達該圍的玄關帝廟時,數名街坊正將十多桶從上水收回來的豆渣運往步程約5分鐘的農地。原來農田不須花錢買花生麩、骨粉等肥料,所用的天然肥料全是有心人贈送,豆渣來自上水一間豆腐廠,還有會往天水圍的街市回收魚雜做成魚肥,亦會將另一組織回收天水圍街市剩菜之後不要的爛菜爛生果用來做堆肥。這天共5名天水圍街坊來勞動,他們放置好豆渣後,即展開耕種工作。期間,不見他們鋤地除草,只是灑水,以及收割已開得成熟的洛神花、白菜等,之後將蔬菜重量登記。街坊們解釋,有專業農夫指導他們,這是一種模仿自然的耕種方法,天然肥料會愈堆愈高,自然分解入泥土。這一個早上,他們約工作了3小時,以每小時得30時分券計算,得90時分券,相等於90元,可換農地出產的有機菜,或到與計劃合作的酒樓換20時分券的飯盒。
●目前街坊會員約有400人
農地出產的有機菜,會拿到天秀墟租用的攤檔,由當值街坊販賣與參與計劃的街坊,目前會員街坊約有400人。而當造又大量的有機菜如洛神花、蘿蔔、蒜頭等,會製成食物,如今年初,出產百多斤蘿蔔,做出百底自家品牌蘿蔔糕。而當造收割的洛神花,在幾天後製成100樽洛神花果醬。種種的工作,大約有近40名街坊參與。而製果醬的地方遠在八鄉橫臺山永寧村,由善心茶餐廳老闆鍾淇鋒借出廚房地方製作。鍾淇鋒是橫臺山原居民,5年前頂手現店,他與關綜聯的朋友相熟,得知他們需要廚房製作食品,去年便慷慨借出地方,「2點幾是落場時間,6點先做晚飯,無問題,食物工廠牌照好嚴格,唔易,要一關一關咁過,屋宇及消防關卡最難,我呢度之前有人做落……總之佢有需要,我都會借。」
●極需一個食物製作地方
彭樂欣說,天水圍是臥虎藏龍之地,不少街坊懂包餃子、茶粿,煲湯,可製作社區午餐,而有機菜如洛神花一年製造一兩次果醬,每個月又會製造蒜頭醋、蒜頭蜜或蒜頭辣椒醬,因此極需要一個食物製作地方,他們現正申請天秀墟的食肆單位,期望可中標。她又指目前區內雖然食肆眾多,但暫時仍未有任何一間應允提供廚餘,目前廚餘的來源除了街市爛蔬果,只有遠在香港的一間餐廳提供,以及元朗一中醫師每日一桶中藥渣。
雖然這項社區經濟計劃看來有不少弱點,但彭說弱點可轉化成強項,眼點是社區資源能否成功地被利用。她指「天姿作圍」是生態家園計劃,在泰國、英國都很流行,特點是可連結社區、持續地營運,參與者有回報,以及可保護環境。到目前為止,撇除他們辦公室職員的人工,已可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