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港股令人亢奮,恒指由年初的23605點,急升4984點至5月28日高位28589點。但下半年港股跟隨內地A股泡沫爆破,從高位回落至20368點。10月份曾有1794點的反彈,但到11月及12月港股又再下滑,恒指跌破21000點。美國加息預期,內地經濟增長放慢,油價及商品價格急跌,上市公司高層失去聯絡等等原因,令到港股在熊市中低位徘徊,相信要到2016年第一季港股才有機會反彈。
併購總金額破4萬億美元
正當股價低迷時,環球併購卻大幅上升。按業界資料,今年環球併購是破紀錄的一年,總金額達到驚人的4.373萬億美元,而且還有幾個震撼性的併購。首先是全球第一大啤酒公司In Bev併購第二大啤酒公司SAB Miller,金達到1070億美元,收購完成占全球啤酒市場30%。第二是美國著名藥廠輝瑞Pfizer併購在愛爾蘭為總部生產Botox的Allergan,來一個反收購,輝瑞變成Allergan的子公司,總金額達到1600億美元。最近的併購是美國第一大化工企業陶氏化工併購第二大化工企業杜邦,金額達到1300億美元,完成合併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工廠。
最近,全球第三大的貨櫃船運輸公司,法國的CMA CGM,用24億美元收購新加坡國家投資公司淡馬錫手上的海神東方航運公司股票。CMA本來占環球貨櫃運輸9.08%,加上海神東方的2.32%,市占率達到11.4%。雖然仍排第三,但已經大幅收窄,可以在市場有話事權及訂價權。
中遠中海合併未達經濟規模
上星期,中國國務院經過四個月的考慮,最后決定合併中遠集團及中海集團的業務。中國海運巨型國企中遠集團及中國海運集團進行重組,重組后中國遠洋(1919)以便集裝箱運輸為主、旗下中遠太平洋(1199)以碼頭業務為主、中海發展(1138)以發展油氣運輸為主,而中海集運(2866)以租賃船舶及集裝箱等金融服務為主。
兩大航運集團宣布重組后,中國遠洋股價大跌27%,中海集運股價大跌30%。中遠太平洋股價大跌17%,只有中海發展升8%。中遠和中海貨櫃業合併后,全球市場占有率提升至7.7%。
市場方面反應負面,認為新公司在極度競爭的貨櫃運輸業沒有競爭力。排名第一的馬斯基今年推出新超級貨櫃船,可以載12000個20尺標準櫃,經濟規模遠高於競爭對手。如果中遠及中海的貨櫃業務不再提升經濟規模,及降低成本,合併后只會繼續虧損。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