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蒙娜丽莎》比《红楼梦》还复杂 ?

2015-12-25
来源:解放日报 

      大师作品似乎总喜欢扎堆来上海。这不,即双“达利”展之后,又有两场达芬奇作品的展览来上海。继“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大展12月8日开幕后,“《早期蒙娜丽莎》发现之旅”的展览也将于2016年2月14日至6月2日在上海的静安嘉里中心亮相。而这两个展览的核心亮点,都和那幅着名的《蒙娜丽莎》有关。

学者对两个版本的《蒙娜丽莎》进行了360度无死角的各种比对。

      什么?蒙娜丽莎不是好好地在卢浮宫吗?事实上,关于《蒙娜丽莎》,包括达芬奇各种谜题考证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的《红楼梦》和曹雪芹。比如,最简单的一个争议:《蒙娜丽莎》可能不止一幅。

      1913年,在一个英国庄园主的房子里发现了一幅人像画,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幅画里的人长得跟《蒙娜丽莎》一模一样。不过仔细一看,画里的人又比她年轻很多,难道是蒙娜丽莎的妹妹或女儿?是不是达芬奇画的?

      从1915年起,陆续有人研究这幅画。为了证明画里的人是谁,学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扒出一段记载:大约在1503年,达芬奇曾接了一位丝绸商人的订单,为他的老婆画像。这位丝绸商的老婆叫做“丽莎·戴尔·乔宫多”,当时她二十芳龄,刚刚生完了“二胎”,很可惜的是,这条记录中指出,达芬奇花了四年时间,都没把这幅画画完。

      写这段话的瓦萨里是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的传记作者,写于大约1550年,距达芬奇逝世约三十年,勉强可算同时代人,因此学者们都认为可信度很高。

      在2005年,他们又有一个重大发现,在1477年古罗马着名演说家西塞罗的一封信里面,有一个“好事者”在空白处做了一条笔记“画家阿佩利斯,李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画作时都会这么做,比如丽莎·戴尔·乔宫多以及圣母安妮的头部……1503年10月”。这条笔记有点像《红楼梦》里脂砚斋的评语,让那些研究者激动得泪流满面。他暴露了两条重要的信息,“丽莎”的脸是达芬奇画的,而且,这个人显然在1503年看到了达芬奇的那幅画。

      可是,在另外一篇文献中说,达芬奇在1513年接了一个大订单,雇主是赫赫有名的美帝奇家族。大概因为这位雇主惹不起,这幅画达芬奇没敢画一半就撂挑子,所以在1516年这幅作品很幸运地完成了,现在就挂在卢浮宫里面,也就是大家排几个小时队去看的那一幅名作《蒙娜丽莎》。

      所以,在现实中,是存在两幅《蒙娜丽莎》的。一幅是1513年画的,目前挂在卢浮宫,一幅是1503年画的,没全部画完,目前到了瑞士蒙娜丽莎基金会手里,正准备全球巡展。

      当然,达芬奇同一个主题画两幅已经不是啥稀罕事,比如《岩间圣母》,一幅是收藏在卢浮宫,一幅在伦敦国家美术馆,也有人说,其实还有第三幅《岩间圣母》。

      问题是,为什么达芬奇要同一个主题画多幅呢?一方面,那时候的作品讲究纤毫毕现,画一幅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事情,光是做个构图就要画很长时间,而且达芬奇还要卖画赚钱呢。好不容易做好的经典构图,当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画几次了。

      那为什么第一幅画没画完?有两种解释,往高处说,是他“效法先贤”。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复古”,认为古罗马风、古希腊风是最好的。想想维纳斯的“断臂”,或者我们中国画里的“留白”。所以达芬奇也有意留个“糙”背景,跟细腻的人像部分形成对比。

      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达芬奇真心不想画了。要知道达芬奇不止画家这一项头衔,他还是个科学家,他曾经给一位米兰公爵写信求职,有些像东方朔上奏给汉武帝的自荐书。达芬奇在信里写,“嗨,公爵先生,请给我个官做。我是个科学家、军事工程家、雕刻家,顺便,我也会画点画。”达芬奇显然不太看重自己的画画技能,这颇有点西汉文学家扬雄称辞赋“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味道。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觉得绘画不是艺术而是装饰,而雕塑才是艺术,当时米开朗基罗的一件雕塑比达芬奇所有画作加起来还值钱,所以达芬奇大概觉得画画只能偶尔捞捞外快,只要饿不死,自然还要谋男儿立身事业。而为一个丝绸商人老婆画的那幅肖像,大概是他创作中最不重要的主题了,画不画完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

      如果你喜欢读《xxx解读红楼梦》系列的话,那你一定为这样一条推论感到兴奋:达芬奇1503年画的那幅画,是比着模特儿蒙娜丽莎画的,而十年后接的那件“大订单”,为了对得起买家的订金,是凭想象给蒙娜丽莎手工PS成她十年后的样子。

      西方学者们在达芬奇的笔记中发现了他画的小男孩慢慢长大,再逐渐变老的草图,说明他对人的样貌随年龄变化很有研究。据说,达芬奇是历史上第一个解剖女尸的人,对人的内部构造了解得一清二楚。

      有人把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拍了高清图,发给一位跟FBI有合作的法医,此人善于寻找失联儿童,他可以根据失联儿童的照片推测出这孩子当下大致长什么样子。不过研究人员更聪明,他们给了法医卢浮宫的蒙娜丽莎,让他倒推回去,看看十年前蒙娜丽莎长什么样,这就避免了先入为主的干扰。结果发现,十年前的画面跟《早期蒙娜丽莎》几乎一模一样。

      还有,一直有人怀疑早期那幅蒙娜丽莎不是达芬奇画的,所以学者也会用更高科技的检测手段,比如对比数码指纹什么的,以证明两幅画是否为同一人创作。他们把这一技术用在两幅蒙娜丽莎上,发现又是一模一样。所以,可以99%确定是同一人所为,除非——卢浮宫那幅也不是达芬奇画的——这一发现令人“细思极恐”。

      大师作品似乎总喜欢扎堆来上海。这不,即双“达利”展之后,又有两场达芬奇作品的展览来上海。继“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大展12月8日开幕后,“《早期蒙娜丽莎》发现之旅”的展览也将于2016年2月14日至6月2日在上海的静安嘉里中心亮相。而这两个展览的核心亮点,都和那幅着名的《蒙娜丽莎》有关。

      什么?蒙娜丽莎不是好好地在卢浮宫吗?事实上,关于《蒙娜丽莎》,包括达芬奇各种谜题考证的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的《红楼梦》和曹雪芹。比如,最简单的一个争议:《蒙娜丽莎》可能不止一幅。

      1913年,在一个英国庄园主的房子里发现了一幅人像画,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幅画里的人长得跟《蒙娜丽莎》一模一样。不过仔细一看,画里的人又比她年轻很多,难道是蒙娜丽莎的妹妹或女儿?是不是达芬奇画的?

      从1915年起,陆续有人研究这幅画。为了证明画里的人是谁,学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扒出一段记载:大约在1503年,达芬奇曾接了一位丝绸商人的订单,为他的老婆画像。这位丝绸商的老婆叫做“丽莎·戴尔·乔宫多”,当时她二十芳龄,刚刚生完了“二胎”,很可惜的是,这条记录中指出,达芬奇花了四年时间,都没把这幅画画完。

      写这段话的瓦萨里是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的传记作者,写于大约1550年,距达芬奇逝世约三十年,勉强可算同时代人,因此学者们都认为可信度很高。

      在2005年,他们又有一个重大发现,在1477年古罗马着名演说家西塞罗的一封信里面,有一个“好事者”在空白处做了一条笔记“画家阿佩利斯,李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画作时都会这么做,比如丽莎·戴尔·乔宫多以及圣母安妮的头部……1503年10月”。这条笔记有点像《红楼梦》里脂砚斋的评语,让那些研究者激动得泪流满面。他暴露了两条重要的信息,“丽莎”的脸是达芬奇画的,而且,这个人显然在1503年看到了达芬奇的那幅画。

      可是,在另外一篇文献中说,达芬奇在1513年接了一个大订单,雇主是赫赫有名的美帝奇家族。大概因为这位雇主惹不起,这幅画达芬奇没敢画一半就撂挑子,所以在1516年这幅作品很幸运地完成了,现在就挂在卢浮宫里面,也就是大家排几个小时队去看的那一幅名作《蒙娜丽莎》。

      所以,在现实中,是存在两幅《蒙娜丽莎》的。一幅是1513年画的,目前挂在卢浮宫,一幅是1503年画的,没全部画完,目前到了瑞士蒙娜丽莎基金会手里,正准备全球巡展。

      当然,达芬奇同一个主题画两幅已经不是啥稀罕事,比如《岩间圣母》,一幅是收藏在卢浮宫,一幅在伦敦国家美术馆,也有人说,其实还有第三幅《岩间圣母》。

      问题是,为什么达芬奇要同一个主题画多幅呢?一方面,那时候的作品讲究纤毫毕现,画一幅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事情,光是做个构图就要画很长时间,而且达芬奇还要卖画赚钱呢。好不容易做好的经典构图,当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画几次了。

      那为什么第一幅画没画完?有两种解释,往高处说,是他“效法先贤”。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复古”,认为古罗马风、古希腊风是最好的。想想维纳斯的“断臂”,或者我们中国画里的“留白”。所以达芬奇也有意留个“糙”背景,跟细腻的人像部分形成对比。

      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达芬奇真心不想画了。要知道达芬奇不止画家这一项头衔,他还是个科学家,他曾经给一位米兰公爵写信求职,有些像东方朔上奏给汉武帝的自荐书。达芬奇在信里写,“嗨,公爵先生,请给我个官做。我是个科学家、军事工程家、雕刻家,顺便,我也会画点画。”达芬奇显然不太看重自己的画画技能,这颇有点西汉文学家扬雄称辞赋“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味道。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觉得绘画不是艺术而是装饰,而雕塑才是艺术,当时米开朗基罗的一件雕塑比达芬奇所有画作加起来还值钱,所以达芬奇大概觉得画画只能偶尔捞捞外快,只要饿不死,自然还要谋男儿立身事业。而为一个丝绸商人老婆画的那幅肖像,大概是他创作中最不重要的主题了,画不画完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

      如果你喜欢读《xxx解读红楼梦》系列的话,那你一定为这样一条推论感到兴奋:达芬奇1503年画的那幅画,是比着模特儿蒙娜丽莎画的,而十年后接的那件“大订单”,为了对得起买家的订金,是凭想象给蒙娜丽莎手工PS成她十年后的样子。

      西方学者们在达芬奇的笔记中发现了他画的小男孩慢慢长大,再逐渐变老的草图,说明他对人的样貌随年龄变化很有研究。据说,达芬奇是历史上第一个解剖女尸的人,对人的内部构造了解得一清二楚。

      有人把卢浮宫的《蒙娜丽莎》拍了高清图,发给一位跟FBI有合作的法医,此人善于寻找失联儿童,他可以根据失联儿童的照片推测出这孩子当下大致长什么样子。不过研究人员更聪明,他们给了法医卢浮宫的蒙娜丽莎,让他倒推回去,看看十年前蒙娜丽莎长什么样,这就避免了先入为主的干扰。结果发现,十年前的画面跟《早期蒙娜丽莎》几乎一模一样。

      还有,一直有人怀疑早期那幅蒙娜丽莎不是达芬奇画的,所以学者也会用更高科技的检测手段,比如对比数码指纹什么的,以证明两幅画是否为同一人创作。他们把这一技术用在两幅蒙娜丽莎上,发现又是一模一样。所以,可以99%确定是同一人所为,除非——卢浮宫那幅也不是达芬奇画的——这一发现令人“细思极恐”。

[责任编辑:淇心]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