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4

中國沒有自己的CES 欠缺的是什么?

2016-01-08
来源:36氪

  又是一年CES 時。

  相比於去年,今年CES 上的中國面孔更多了。參展的 4000 多家公司中,中國公司已經超過 1300 家(含大陸企業、香港企業、台灣企業、澳門企業),占比接近 1/3。而在去年,這兩個數字還分別是 1200 家和 1/4。

  中國公司進館熱,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自從 CES 邀請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做演講,為了獲取海外訂單、提高海外知名度、PR 鍍金,無數中國創業公司漂洋過海,來到大洋彼岸,共赴盛會。

  這種熱度已持續多年。從 2010年 至今,參展的中國廠商已經從 300 增長到 1300 家。與之相應,“中國力量” 就成了這幾年國內外媒體熱衷的話題。不同於國內人的 “驕傲自豪”,國外媒體則更多的在表達疑問與恐慌。相比於去年Engadget 專門發文《 Why Chinese tech giants could surprise you at CES 2015》,今年海外媒體倒是把關注留給了技術型單品。

  中國公司的熱情,自然帶動了整個拉斯維加斯的旅遊業。一名北京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告訴 36 氪,他們在當地的合作夥伴,今年提高了酒店等價格,增幅要遠大於往年,對方給出的解釋是,中國的參展商太多了。

  與中國企業 “進館熱” 形成對比的是,美國科技企業的 “出館潮”,1992年 之後蘋果就再也未參加過 CES,2014年 開始微軟也一直缺席,至於更傲嬌的 Google 則從未參加 CES。對於這些大公司來說,他們已經無需進館。即使自己不在館內,它們的身影卻無時無刻不在館內。這幾年,蘋果的配件不計其數,安卓系列產品連續幾年大放異彩。

  與此同時,這些有影響力的大公司,都把自己的 “大殺器” 放在了自家的大會上。蘋果的 WWDC 大會、GoogleI/O 大會、微軟開發者大會,吸引無數開發者朝拜,無數消費級粉絲頂禮膜拜。他們都在打造 “自己的 CES”。

  中國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 CES?尤其是當 1/3 的展商來自中國時?

  某種程度上,中國也有自己的 CES——CES Asia。 不過,2015年 舉辦的第一屆 CES Asia 展會上,僅有 200 多家參展商,其中 55%的參展商來自中國。與同年1月 份美國的 CES 比起來,上海的 CES “淪落” 為了耳機、智能硬件、配件展,國內的手機廠商和家電廠商更是幾乎集體缺席,唯一的亮點則是已經不新鮮的寶馬車。

  這還不算,據說這一活動,還遭到了國內展商的封殺。不少參展的大企業還免費拿到了展位。連 CEA 總裁 Gary Shapiro,都不願意些許隱藏下進亞洲的真正意圖,演講中全球最大的經濟體、7 億台智能設備,頻頻被提及。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CES Asia 又不是中國的 CES,中國只是大市場的代名詞,與技術和創新無關。

  這些年,也有不少人把目光放在了廣交會。而這個老牌的進出口貿易促進平台,不僅像線下版的阿裏巴巴國際站,還正在面臨阿裏巴巴、京東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競爭。

  從這個角度講,廣交會也不是中國的 CES,它不是技術驅動型,還是市場驅動型,有時還是性價比驅動型。

  CES 這個大 IP,誕生於 1967年,最初只是 Chicago Music Show 的衍生品,面向消費者,展示最新的音頻、視頻、通訊技術。直到上世紀 90年 代才成為 3C 產品展,備受矚目。近幾年,因為英特爾、高通、英偉達這樣的公司毫不吝嗇地展示黑科技,才被打上科技、前沿這樣的標簽。而這,恰恰是中國公司、“中國的 CES 們” 最欠缺的。

  回看 90年 代的 CES,那時最風光的還是日本企業,除了今天依然頻刷存在感的索尼,還有無數在歐美並不知名的小企業,那時他們有生產制造的能力與優勢,還有一點 “小科技”。到了 90年 代末 20 世紀初,再看 CES,已經成了韓國企業的 “天下”。

  倒是英特爾、高通這樣的公司,“常青不倒”,依然能帶來黑科技。倒是蘋果、Google、微軟這樣的公司,即使不在館,還悄無聲息地用技術改變著世界。

  即使我們還暫時見不到中國的 CES,我們也願意先見到這樣的中國公司。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