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报告】中资涌港 布局未来10年

2016-01-11
来源:香港商報

  刚过去的2015年,可谓中资涌港「元年」!光大证券41亿元收新鸿基金融七成股权,恒大地产(3333)125亿元买美国万通大厦,阿里20.6亿元购南华早报,中资企业正挥军南下香港各行业,犹如黄河放闸,滔滔不绝永不回头,更有学者预测,10年后中资企业在港参与度将超过本地华资,成为香港经济的最重要参与者。香港商报记者 庄海源王理琪

  2015年中资企业全方位进军香港各行业,尤以证券行业与房地产业最为明显。「沪港通」的开通、「一带一路」的愿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等种种因素,促使中资企业在过去一年不断加快在港投资与布局的脚步。

  (一)证券业

  中资企业向来积极参与本地证券业。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的开通,是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里程碑,亦成为中资企业并购香港券商的催化剂。这一年,国金证券以1.9亿元收购香港粤海证券及粤海融资,西南证券及旗下西南证券国际以6.93亿元收购敦沛金融(812)。2015年2月,光大证券以约41亿元收购新鸿基金融70%的股权。新鸿基金融於1969年由三位香港业界大亨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创立,是香港最大的券商经纪商之一。在港上市的中州证券(1375)也表示,打算收购香港本地持牌券商,并利用香港作为平台迈向国际。

  「沪港通」令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谁可获益?无可否认,拥有内地背景、资金实力雄厚的中资券商具有明显的优势。

  香港证券业协会永远名誉会长张天生认为,即使「沪港通」和「深港通」使两地市场流通,但是无论多少钱进来,本地经纪获益不大,受惠最大的将是中资机构。前海通国际证券集团副主席及行政总裁黄绍开曾指出,中资机构手上以内地客户为主,可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连线来到香港。同时,这些客户也会比较信任和熟悉中资机构,首选理所当然是他们,所以香港本地经纪业并没有得到利好。不过,亦有证券界人士觉得,「饼」做大了,中资和外资投放的资源多了,可为本地证券从业人员带来就业机会。

  (二)上市公司

  在股票市场方面,中资企业在主板的市值占有率不断攀升。港交所(388)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内地股份的市值(H股与红筹股之和)为102830.48亿元,占主板总市值的42.35%;2000年,这个比重为26.87%,1993年则仅为4.78%。

  2015年香港成为全球IPO募资冠军,也与内地大型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去年香港前10大IPO项目中,非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更占据半壁江山,集资额占其前10大IPO集资额逾60%。单是华泰证券(6886)、广发证券(1776)、中国华融(2799)、中国再保险(1508)和联想控股(3396)合计集资1223亿元,占去年IPO总额四成。截至2015年11月底,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H股集资额达2833.96亿元,较1993年81.41亿元升了近35倍;红筹股集资额1445.76亿元,较1993年150亿元升近10倍。

  (三)房地产

  在地产市场方面,中资企业更积极购买香港华资发展商的物业和发展项目,仅仅是许家印担任主席的恒大地产在去年就以逾600亿元人民币(约720亿港元)收购港资企业的15个大型项目。

  恒大地产财大气粗,单是在2015年12月,就以339亿元人民币收购新世界发展(017)在内地海南海口、湖北武汉、广东惠州、四川成都、贵州贵阳、山东青岛、上海、北京9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200万平米。加上恒大去年内收购华人置业(127)的美国万通大厦、信和置地(083)及中渝置地(1224)等港资企业的大型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米,涉及金额达602亿元人民币。

  (四)土地招标

  在市场普遍看淡本港今年楼价时,中资企业在去年毫不手软参与香港土地招标,成为本港投地一股新势力。

  据地政总署资料统计,港府去年度以来成功招标卖出16幅土地,总收入约276.96亿元。当中有4幅土地是由中资发展商中标,合计约140.41亿元,占总额超过五成。最令人瞩目的是世茂房地产(813)於去年9月29日以70.2亿元天价夺得九龙大窝坪延坪道一幅住宅地皮。

  (五)工程招标

  此外,中资企业也频频出手竞投香港的大型工程,所获得的合约数以百亿元计。以中国建筑国际(3311)为例,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国建筑手上在港的工程合约达648.8亿元,当中未完成的合约总值252.6亿元。中国建筑在港新夺得的工程合约金额达136.3亿元。

  中国建筑在港承接的工程包括沙中线会展站及西面铁路隧道建造工程、沙中线南北线过海铁路隧道工程、中环湾仔绕道铜锣湾隧道、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观景山至香港口岸段等等。

  中资券商悄然崛起

  自从港交所(388)取消「最低经纪佣金」、银行界加入经营证券业务的战场、可在网上买卖股票后,香港本土经纪业仿如夕阳行业,一日不如一日。而中资企业却在近年大举进军香港证券业,尤在「沪港通」后,中资企业收购本地证券公司的脚步迅速加快。

  香港是中资与外资平台

  随着内地经济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一方面吸引世界各大券商纷纷来香港设立分部或总部,意图通过香港这个门户进入内地市场;另一方面,中资企业亦选择香港作为迈向海外市场的第一站,或收购本港证券行,或在港设立分公司,意图以香港作为跳板进军国际市场。在面对外资和中资的双重夹攻下,本地华资券商的生存空间和规模越来越小。

  招商证券首来港设分支

  2005年9月,招商证券完成收购招商局集团持有招商国通证券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权,更名为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券商。2006年7月末,广发证券获准在香港设立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两家子公司於2007年初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证券经纪和投行业务牌照。其后,包括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南方证券、广东证券、光大证券、中银国际等10多家内地证券公司纷纷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国信证券、湘财证券等券商则开设国际业务部门,借此与香港券商开展业务合作。

  借收购港券商加快取牌

  相对於设立分公司和国际业务部门,与香港券商合作,或者向证监会申请各种不同的执业牌照,收购香港本地券商是中资企业进入香港证券界的另一快捷选择。收购香港本地券商除了可即时拥有证券牌照,还可获得本地券商所拥有的客户群,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证券从业员。2009年11月,海通证券以18.22亿元收购「彤叔」郑裕彤旗下新创建(659)所持有的香港上市券商大福证券52.86%股权,新创建集团仅保留大福9%股权。海通成功入主大福证券后,将其更名为海通国际,揭开中资券商并购香港券商的序幕。2012年7月,中信国际以约97亿元的总价收购里昂证券100%的股权。在「沪港通」开通前后,中资企业对香港市场更加重视,并加速并购香港华资券商的步伐。其实,中资企业借收购本地证券公司,从而加速国际化的步伐,这已成为共识。不少中资企业早已部署在香港物色合适的收购目标,更有中资券商计划到香港收购有全牌照业务的券商。种种情况显示,过往由外资券商独占鳌头的局面正在悄然变化,中资券商正在崛起,在香港证券业的市占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如香港证券业协会去年换届更由中资券商──中信建投国际董事总经理缪英源担任主席;另外成立8周年的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已有75家机构加入等等。香港商报记者庄海源

  英资·华资·中资

  中资涌港气势如虹,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亦有经济上的理由,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将此形容为「时代的必然」。

  这是时代变迁的必然

  众所周知,自1842年香港被英国强占后,英资财团开始活跃,四大洋行——怡和、太古、和记及会德丰几乎垄断了香港的主要行业;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华资家族企业渐趋崛起,如李嘉诚家族、郭炳湘兄弟家族、李兆基家族、郑裕彤家族等等。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些华资家族财团相继吞并了部分英资财团的重要上市公司,发展到可与英资财团平分天下。

  庄太量表示,数香港领军财团,先为英资,其后华资替代,当下中资崛起,这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10年之后,中资或将超越华资,成为本港经济的主要力量。至於原因,庄太量指,中资企业有国家做后盾,资金实力雄厚,例如中移动,依托强大资金基础,可以无所畏惧地来港打价格战,本地电讯商自然受到影响。他进一步指,除却本港已成垄断的公用事业及地产业,现在中资企业於其他行业都有机会介入并有望做到行业龙头。

  地产及百货暂难撼动

  对於中资企业步步紧逼,一众华资企业是否到了「辞官归故里」、华丽谢幕的时刻?对此,庄太量指,在关乎本港命脉的两大行业——地产及百货,中资企业暂难成气候。「地产这块,华资依然可以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进入香港地产业需要懂香港的很多规矩,拿地问题、成本问题。就算拿到了地,房子建好了,最后能不能卖出去还要画个问号。」他并指出,金融及服务业方面,中资企业仍然处於取经阶段,即便从表面上看,中资券商频频涌港,亦难在短时间内进占领导地位。还有,华资领军人物李嘉诚现在已经将家族事业重心转移到英国,由此可见,华商财团「归故里」一说实在谈不上,「向外走」倒可一说。  香港商报记者 王理琪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