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全球同冷暖
美國第二大煤炭公司Arch Coal本周一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近年來申請破產保護規模最大的煤企。
據了解,Arch Coal2011年并購International Coal后債務負擔加重,自2012年開始虧損。全球需求的下滑導致煤炭價格腰斬,加之環保要求趨嚴和天然氣的競爭加劇等,令其經營雪上加霜。
“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煤企其實并不止Arch Coal一家,去年Patriot Coal、Walter Energy及Alpha Natural Resources等煤企也都先后申請破產保護,最終只是企業債權轉移或者企業架構解散,運營的煤礦并沒有停止生產。”上海鋼聯煤焦研究員吳劍波表示。
期貨日報記者從Arch Coal北京辦事處了解到,該辦事處自2015年11月停止營運,但企業在華的業務仍在繼續。
Arch Coal官網顯示,該公司于1997年成立,2011年兼并International Coal,2013年售出其旗下能源公司Canyon Fuel Company,其中包括三個在猶他州的煤礦,2013年Arch Coal在紐交所上市。今年1月11日Arch Coal申請破產保護,并籌集19億美元以更好地降低成本、安置企業員工、支持重建。該公司產品主要品種有動力煤、低硫冶金煤和噴吹煤,主要銷往美國的37個州,年產量占美國煤炭總產量的13%。
根據美國能源署的統計,2015年美國煤炭產量為7.94億噸,同比下降10.7%;煤炭出口6900萬噸,同比下降20.6%。
記者發現,受宏觀經濟不景氣及煤炭需求下降影響,近幾年全球煤價一直處于下跌通道。煤價的大幅下跌不僅使國外煤企深陷泥淖,國內煤企也是困難重重。2015年年初,國內一些中小煤企就開始陸續關停,此后維持生產的多為國企,但轉型也面臨不少困難。
“美國第二大煤礦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折射了全球煤炭業的窘境。不過,中美能源結構、企業性質都有著本質的不同,目前我國煤炭行業尚未出現大規模兼并重組、破產違約的情況。”光大期貨煤炭分析師張笑金對記者說。
一位行業人士認為,前幾年的煤炭行業投資過熱已經埋下隱患,再加上當前的需求不足,使得產能過剩風險暴露。煤炭行業從“熱鬧喧囂”到目前的持續低迷,是必然要經歷的陣痛期,現在只能以退為進,只有完成了去產能才能繼續向前發展。
張笑金認為,2016年煤炭企業整合可能成為行業的突破點,但這個過程勢必漫長,并且伴隨著多重阻力,充滿變數。“不破不立,唯有經歷去產能的‘破’,煤炭價格才有可能‘立’。過剩產能不退出,各大企業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所有的壓力和矛盾終將體現在價格上。價格越跌,成本高的企業虧損就越多,如此循環總有一批企業會先退出。”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