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中國特色市場經濟

2016-01-18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潘浩宇

  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奉行市場經濟,而在中國,則實施的是中國特色市場經濟。在中國特色市場模式下,「市場經濟」的地位是否被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認可,則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前,歐盟就2016年12月以后中國是否能依據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規定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還未達成統一意見。

  市場經濟的地位與國際貿易中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密切相關,由於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出口對象國實施的對華反傾銷調查可以援引「替代國」的數據,從而導致不合理的高額反傾銷稅,新加坡等就經常成為「替代國」,新加坡的勞動力、土地成本通常遠高於中國。這樣導致中國在對外貿易中,一直處於不利的地位,不過,中國官方則指反傾銷調查是「貿易保護主義」。

  政府干預經濟過多

  其實,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一直致力於市場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并努力爭取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外界批評,靠政策壟斷的行業,電力、石油、鋼鐵、電信等的開放,一直不見行。

  除了雷打不動的行業壟斷,當局也被指對經濟過度干預。如資本市場,外媒就指責當局人為地對匯率進行管控。實體經濟上,政府則在部分城市進行樓市、車市的限購,人為主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更讓大家震驚的是,政策性補貼成為很多落后企業和低效產能茍活的資本。據報道,2004年以來政策虧損王「兩桶油」共獲政府補助累計超1250億元,中石油連續三年成A股「補貼王」。已發2013年年報的1556家上市公司中,有1377家獲政府補貼,合計超770億元。由此看來,中國的這些做法和歐盟有關於市場經濟地位的5條標準(產品價格、成本等要素以市場信號,匯率轉換依據市場匯率確定等),看來差的是有點遠。

  有官媒呼吁歐盟拿出政治智慧和勇氣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退一步看,地位是爭來的,不是求來的,不妨主動從自身經濟自由化改革入手,從克強經濟學到經濟新常態的論述,本屆政府一直在管好自己亂摸經濟的手,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審批,開放了很多行業,如允許的士行業打車軟件的試水就值得一贊。未來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帽子要摘掉,市場經濟地位要被認可,打破政策行業壟斷,開放自由競爭是王道。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