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奢侈品"寒潮"持續 珠寶龍頭蒂芙尼裁員"過冬"

2016-01-28
来源: 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在奢侈品市場增長放緩后,美國知名珠寶品牌Tiffany & Co.蒂芙尼的光澤也開始有些黯淡。
 
  雖然2015財年還未結束,但剛剛過去的假日季(2015年11月與12月),受其最主要的美國市場萎靡影響,Tiffany集團銷售與同店銷售都有所下跌,為改善營收與利潤的下滑的狀況,Tiffany也開始了裁員和門店調整計劃。
 
  在亞太市場,雖然受到香港、澳門地區的業績拖累,但是Tiffany中國大陸地區增長依舊強勁,并繼續保持擴張計劃。
 
  “在過去2~3年中,大多數奢侈品在華高速發展近10年后受到經濟增長放緩和中國政府的反腐政策的影響,但Tiffany由于其輕奢品牌定位和面向訂婚、結婚等特殊消費人群較多,因而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奢侈品業內資深人士,有機家創始人陸曉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當然其在中國的門店目前也相對不太多,但如果其不保持審慎的發展步伐,在2016年經濟繼續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也可能被殃及。
 
  國際知名咨詢公司貝恩預計,“2016年奢侈品牌的銷售狀況將會有一定的改善,同時也給品牌帶來新的挑戰并提出新的要求。”
 
  裁員與關店
 
  Tiffany集團最新財務數據顯示,假日季(2015年11月與12月)期間,總銷售額為9.61億美元,相比2014年同期的10.2億美元下跌了6%。即使撇除匯率影響,假日銷售季總銷售額還是比2014年同期減少3%,同店銷售減幅更達到5%,主要因為美洲和亞太地區的下滑抵銷了歐洲和日本的增長。
 
  而亞太地區中的中國內地被指有持續強勁的增長,不過香港和新加坡極度疲軟,拖累整個區域市場總銷售和同店銷售分別按年減少6%和9%。
 
  Tiffany集團預期截至1月底的全年盈利跌幅由此前的5%~10%下調至10%,并開展裁員計劃。
 
  “由于消費者支出放緩、全球經濟情況不確定性和珠寶市場的挑戰加劇,將對集團整體營業額產生負面影響,預計2015年整體利潤將低于集團預先設定的范圍,”Tiffany&Co.集團CEO Frederic Cumenal表示。
 
  奢侈品“寒潮”持續 珠寶龍頭蒂芙尼裁員“過冬”
 
  Tiffany方面表示,本次裁員計劃主要面向總部辦事處,不涉及門店員工,裁員規模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裁員相比規模較小,但該公司并未透露具體裁員數量等細節,僅表示四季度會產生每股0.04美元的“雇員和職位削減”開支。2008年Tiffany為800位員工提供了自愿退休激勵計劃。
 
  此外,Tiffany集團門店數量由去年同期307間減少了11間至296間。其中125間在美國,56間在日本,81間在亞太地區,39間在歐洲,此外,公司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運營了5間門店。根據集團公開的數據,去年亞太地區關閉了8間店鋪。
 
  在發布倒退的假日季業績后,Tiffany股價連日暴挫,近6個月來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創下自2013年1月以來新低,為刺激投資者,該公司日前還發布為期三年的5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從2016年1月21日至2019年1月31日)。
 
  Frederic Cumenal強調:“Tiffany & Co.持續感到美元強勢的壓力,因為對于非美元區外國游客而言,中間的匯率差價將對他們的消費力度產生影響,集團預計這種現象將持續到2016年。”
 
  2015年第一季度 Tiffany就近5年來遭遇的首次銷量下跌,雖然由2013年新上任的Tiffany首位女性設計總監Francesca Amfitheatrof的新作——Tiffany T系列2015年依然大賣,并有可能創下Tiffany史上最高成交量記錄,但也很難讓整個品牌在宏觀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中逆流而上。
 
 
  往中國游客流動的地方前行
 
  1837年成立的美國珠寶和銀飾公司Tiffany是全球知名的奢侈品公司之一,根據國際知名咨詢公司貝恩的調查報告,Tiffany在華是珠寶品類中的前五大奢侈品牌之一,也是2015年少數幾家在華保持高增長的奢侈品公司。
 
  但Tiffany集團在最新的上述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地區營業額的強勢增長被香港和新加坡的頹勢所抵消,不同區域市場表現不一。”
 
  貝恩公司最新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稱,2015年中國奢侈品市場規模為1130億元,同比下跌2%,主要下跌品類為手表、男裝和皮具。但奢侈品品牌在中國市場遇冷,并不能完全歸因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而導致的消費者購買力下降。貝恩調查顯示,去年中國人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費,仍然呈現大幅上升趨勢:從上年的3800億元上升至4050億元。
 
  和LV、Prada等奢侈品大牌一樣,Tiffany業績在香港、澳門地區表現欠佳,中國游客流向其他地區。Tiffany表示,也將會迎合中國消費者旅行之地,爭取在那些地方開設門店。
 
  貝恩報告認為,匯率的優勢和具競爭力的奢侈品定價使韓國、歐洲和澳大利亞也成為了2015年中國消費者的熱門購物地。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內地消費者在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奢侈品消費下降了約25%。
 
  不過,中國作為Tiffany繼美國后的第二大市場,Tiffany大中華區集團總裁Laurent Cathala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認為,中國還有廣袤的內地市場可以挖掘。
 
  這也體現在2015年Tiffany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擴張,其中國在上海和杭州等地新開4家新店,使得這家2001年就在北京王府飯店大堂展開設了首間中國專賣門店的珠寶公司,目前在中國大陸專賣店數量達到31家,香港和澳門分別有9家和3家門店。
 
  相比而言,2015年是繼2014年之后,大多數奢侈品在中國市場規模下跌的第二年,主要標志是多家奢侈品品牌大舉關店。在貝恩調查的24個奢侈品品牌中,只有6個品牌沒有在2015年關門。其中男士品牌關店數目最多:雨果博斯關閉了11家,是24個主要奢侈品牌中關閉門店最多的一家;另一男裝品牌杰尼亞在未增加新門店的同時,關閉了4家門店。
 
  Tiffany還尚未在中國開設電商服務,相關服務目前僅向對美國、英國、加拿大、 日本和澳大利亞。其競爭對手之一卡地亞,去年在華開通官網電商購物平臺。
 
  珠寶市場深度調整中
 
  實際上,不只是Tiffany & Co,其近期公布財報的競爭對手如周大福、六福以及歷峰集團的Cariter和Van Cleef & Arpels等在假日季銷售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整個珠寶鉆石市場也在深度調整中。
 
  Tiffany & Co整體的低迷業績亦反應整體鉆石市場的萎靡,全球最大鉆石供應商De Beers Group of Companies 戴比爾斯亦被傳將下調本年首批鉆石價格,而公司在2015年已經三次對原石減產減價,從最初的3400萬克拉一直下調至2900萬克拉,而今年該公司預計產量為2600萬克拉-2800萬克拉,低于2015年。
 
  Tiffany & Co.的競爭對手之一周大福集團1月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的三季度,公司同店銷售按年下跌15%,港澳同店銷售下降23%。內地零售值按年跌6%,港澳跌20%。周大福董事總經理黃紹基預測,業績下滑會延續至農歷新年。
 
  為應對業績下滑的方式,周大福寄希望于內地市場,據黃紹基透露,內地的新店也會由當初計劃的150~160家減少至50~60家。從開店數量來看,周大福在2015年的擴張速度明顯放緩。
 
  不過陸曉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相對而言,周大福等面對的還是傳統消費者,而Tiffany 從設計、工藝特點等角度而言,可能更受年輕消費者青睞,這或許是在中國經濟和奢侈品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兩類品牌不同發展發展態勢的原因之一。
 
  盡管中國市場存在諸多宏觀的、經濟上的和行業上的挑戰,但這并不意味著奢侈品牌就希望渺茫,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布魯諾(Bruno Lannes)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布魯諾認為, “品牌的大量增長機遇將來自更為獨特而時尚的品牌系列、數字化平臺互動、數字內容創作,以及能夠鼓勵中國消費者在本地消費的定價。”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