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關于凍結石油產量協議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2016-02-17
来源:華爾街見聞

  本周二(16日),俄羅斯、沙特以及卡塔爾、委內瑞拉這四個產油國決定將其原油開采量維持在今年1月的水平,希望通過這一手段來阻止油價進一步下滑。

  協議細節

  四大產油國同意將產量凍結在1月11日水平,下一次決定原油產量的重大會議可能要等到6月的OPEC部長例會。

  OPEC月報顯示,1月沙特產量為記錄高位的1023萬桶/日,卡塔爾為63.7萬桶/日,委內瑞拉255.8萬桶/日。而俄羅斯能源部數據稱俄羅斯1月產量為1087.8萬桶/日,為蘇聯解體后的最高水平。

  對于沙特和俄羅斯來說,當前的高產量水平已經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也有分析認為即便不出臺當前的限產措施,兩國提升產能的空間也十分有限,尤其是俄羅斯,原來預計今年的產量還會有小幅下滑。

  圖片來源:BLOOMBERG

  文字游戲

  俄羅斯、沙特、卡塔爾、委內瑞拉四國的聲明中暗示,只有其它大型產油國也加入凍結產量的隊伍,他們才打算切實執行這一舉措。意味著伊拉克和伊朗兩個產油大國的態度將十分關鍵。

  有伊拉克官員表示,如其他產油國愿意執行凍結產能協議,伊拉克已做好準備將產量限制在目前水平。

  但按目前情況來看,伊朗則可能拒絕這項協議,而且伊朗即便贊同這項協議,對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的改善也甚微。 高盛今日分析稱,“伊朗參與原油產量凍結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伊朗石油部長在協議后明確表示,該國不會同意將產量凍結在1月水準,并稱該國不會放棄在全球油市應有的份額。

  隨著西方制裁今年初解除,伊朗正重返市場,希望將產量恢復至制裁前的水平。客觀上來說,沙特等國的產量已經處在歷史高位,而伊朗則剛剛開始恢復,尤其是伊朗和沙特本身就是“死對頭”,伊朗對要求自己限產感到不滿是正常反應。

  “協議(若能取得成功)應會支撐油價,但有理由保持謹慎。OPEC成員國并非全都簽署了該協議--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協議的遵守情況可能也是個問題,”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Jason Tuvey稱。

  產量數據不透明

  卡塔爾能源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卡塔爾將會監督產能凍結協議的執行。但問題是如今的產量數字可信度已經被人們打上問號。

  能源咨詢機構Energy Aspects在今日的報告中表示,“委內瑞拉聲稱自己日均產量有260萬桶,但根據包括我們在內的第三方機構估算,實際只有230萬桶/天。”

  “伊拉克的產量的不確定性更高,部分因為庫爾德人控制的產量難以精確統計——伊拉克石油部長最近稱其產量達到450萬桶/天,但1月伊拉克官方向OPEC提交的數字是418萬桶/天。”

  Energy Aspects表示,伊朗同樣也難以精確計算自己的產量,所以本次協議中的“1月水平”,是個極其模糊的概念。

  “即便他們真的將產量凍結在1月份水平,全球石油庫存仍將增加,這將拖累油價。因此,盡管這是一個積極舉動,但我認為不會對供需情況產生巨大影響,只因1月份油市本來就是供應過剩的,”

  后續進展

  委內瑞拉稱其石油部長周三將在德黑蘭會晤伊朗、伊拉克官員,討論產量凍結協議。

  沙特石油部長Al-Naimi表示,凍結石油產量只是第一步,未來幾個月我們會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來穩定和改善石油市場。

  沙特的表態給日后的減產留下了一絲可能性,不過正向之前的大多數分析一樣,除非主要產油國集體同意減產,不然沙特是不可能單獨行動的,而最大的難題就出在俄羅斯身上。

  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收入,而且當下還遭受著來自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且沙特和俄羅斯目前的外交關系因中東問題惡化,聯合行動的可能性渺茫。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