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匯率危局下中國經濟何處去

2016-02-18
来源:澎湃新聞網

  2016新年伊始,人民幣大幅貶值,A股大幅下挫。雖然經央行重拳出擊,人民幣匯率暫時平穩,然而貶值壓力猶在,並已對貨幣政策形成實質束縛,令央行無法放手寬松,以應對國內經濟減速和通縮壓力。

  回首十年前,人民幣還面臨巨大升值壓力,熱錢從所有可能渠道湧入中國,推高已經火熱的A股和房地產市場。彼時的央行同樣受匯率束縛,雖然努力沖銷外匯占款增加的影響,但經濟過熱和通脹的壓力始終揮之不去。十年間,貨幣和資產壓力逆轉,而央行的兩難處境依然。

  從1995到2005年,人民幣盯美元長達10年。其間中國加入WTO,實施包括國企改革在內的眾多結構改革,基本完成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這些努力大幅提升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然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被固定在8.3左右,形成了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

  匯改從2005年7月開始,到2014年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升至6.1左右,人民幣匯率才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雙向波動。此間中國央行采取了“爬行升值”策略,防止了匯率快速和大幅變化對經濟的沖擊,但也帶來了嚴重後果。境外資金湧入,國內居民資產卻因外匯和資產限制無法進行國際配置,最終導致中國的資產泡沫。

  2008年,中國A股泡沫、美國房地產和消費和一些歐洲國家主權債務中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那之後,世界經濟有兩個互相關聯的主題:泡沫破裂導致刺激計劃,刺激計劃導致新的泡沫,新的泡沫又面臨泡沫破裂。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下,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在動蕩中無聲下滑。從2005到2014年初,人民幣升值近36%。到2015年匯改前夜,人民幣匯率已經相當高估,迫使中國央行於8月11日宣布進行匯率雙向浮動改革。

  8•11匯改選擇了一個很不幸的時點。在國內,A股於2015年6-7月間經曆了驚心動魄的震蕩,投資者信心極其脆弱。在國外,美國QE退出已成定局,美元持續升值,加上中國經濟減速,對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放緩,導致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暴跌,所謂新興經濟體的繁榮已被打回原形。8•11匯改立刻被理解為中國經濟困難、實施競爭性貶值,加劇國際市場對世界經濟的擔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

  出於對全球市場的擔心,央行很快又出手對人民幣匯率維穩,浮動沖關宣告失敗。2016年1月,央行研究人員表態正考慮人民幣匯率“爬行機制”——和2005年至2014年的“爬行升值”不同,這一次是“爬行貶值機制”。

  我們認為,爬行貶值和爬行升值一樣,都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後果。首先,中國外貿競爭力會進一步削弱,其次,會強化貶值預期,導致資本過度流出;再次,維穩匯率與貨幣政策的其他目標如維持經濟增長相沖突,甚至帶來通縮。

  我們認為,“爬行貶值”是不能承受的政策選擇。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必須有合理的匯率彈性,必須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以應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周期波動。

  我們認為,2016年1月匯市和股市所呈現出的壓力,絕不是央行在技術層面可以化解的。我們面臨的是中國經濟自1990年代初期以來最困難的時刻,要當機立斷推出市場化改革,兌現十八大三中全會承諾,讓市場在資本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首先,應調整國企改革方向,國企改革方向必須是提高效率,提高股東回報。其次,應取消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取消對大城市建設用地的限制,加大人口流入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放手發展大城市。再次,應盡快為企業和個人減稅,同時增加國債發行,維持正常財政支出。

  這些建議不是全面的,但都是必需的。匯率危局只是中國經濟的症狀之一,病因不僅是匯率制度的長期扭曲。要破解匯率危局,不僅要在技術層面尊重市場經濟規律,而且要銳意改革。如此,中國經濟的明天依然光明,人民幣成為強勢貨幣可期。 (澎湃社論)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