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3成A股房企宣布虧損 中小房企忙轉型

2016-02-19
来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國寶 2月17日,距離收購不到一年時間,宜華健康決定以4億元價格把持有深圳市友德醫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權出讓給深天地A。2015年3月份,宜華健康以1.2億元現金獲得友德醫科技20%的股權。

  從2014年以來,宜華健康先后出售旗下梅州、湘潭等地產項目,以增發方式全資收購醫療后勤服務商眾安康、參股醫療軟件制造商友德醫科技,公司名稱從“宜華地產”變更為“宜華健康”,從房地產向醫療、養老等大健康業務轉型。

  啟動轉型以來,宜華健康業績開始扭轉,2015年第三季度,宜華健康營收同比增長4500多倍,凈利虧損縮小近一倍至21.46萬元,2015全年預計盈利6300萬到7500萬元,多數為眾安康所貢獻。友德醫科技并沒有為宜華健康貢獻多少業績,2015年上半年虧損48萬元。

  拋售友德醫科技股權,雖與宜華健康大健康業務布局相左,但這讓后者不僅擺脫了一個虧損包袱,而且還獲得2.8億元賬面收益。對于這家轉型關鍵時期的公司而言,短期報表顯然遠比長期業務轉型更為急迫。

  隨著2015年財報季的拉開,中小企業的業績預告已經陸續披露。經濟觀察報梳理24家轉型期A股上市中小地產企業發現,半數以上轉型期企業均面臨著虧損或者下滑的局面,宜華健康尚屬為數不多的“成功者”。巨潮資訊的信息顯示,已公布業績的中小房企中有近30%的企業宣布虧損或業績下滑。

  浙江某房企負責人認為,在目前去庫存難的大背景下,多數中小上市房企轉型是不得已而為之,一方面是因為中小房企生存艱難,“去化周期長,資金短缺,拿不到新項目,很多公司變成僵尸企業”。另一方面,作為上市企業,迫于業績壓力必須進行轉型,“很多企業轉型并不是熟悉行業,而是為了股價,哪個板塊估值高,就向哪個方向轉,不外乎醫療健康、新能源、互聯網這幾個行業”。

  扎堆轉向健康、文化和新能源

  根據公開資料,國內A股市場160多家房地產企業中,至少有超過6成企業計劃或者正在轉型,其中有近20家要完全退出地產領域。

  由于自身實力、行業地位和未來規劃不同,房企轉型方式不盡相同,第一類仍舊從事地產行業,但逐步改變傳統開發銷售模式,向集約化、細分領域轉變,如萬科由城市地產開發商向城市生活配套服務商轉型;中國宏泰由開發商向園區開發運營方向轉型。

  第二類為多元化轉型,通過多元化業務布局培育新興產業,以彌補傳統地產領域的頹勢。如恒大地產在體育、消費品和糧油領域的布局,萬達在文化、旅游、酒店、百貨等方面的拓展。

  第三類去地產化轉型,主要為徹底退出房地產業務,向一個或多個新興產業方向轉型,也有的本身為多元化產業企業,逐步剝離地產業務。

  如果說前兩類轉型方向是大企業們的盛宴,那么第三類是目前絕大多數中小房企轉型的主要方向。

  根據對國內A股上市24家中小房企轉型方向初步梳理,醫療健康、文化教育和能源3個領域是中小房企轉型主要方向,其中向醫療健康轉型有6家,向文化教育轉型有6家,向能源轉型6家,另外6家房企,2家轉向金融,2家轉向科技制造,1家轉向珠寶行業,1家轉向零售行業。

  醫療健康、新興能源和文化產業這三大行業,近年一直都是資本市場的寵兒,雖然業務轉型并未讓這些中小房企財務報表光鮮起來,但短期的股價回升對市值估值的拉動作用,無疑讓這些企業看到希望。

  以宜華健康為例,多年來這只股票價格一直在10元之內徘徊,轉型消息傳出后,從2014年4月份到2015年4月份,股價從低點5元多沖到54元,雖然之后一路下滑,目前仍維持在20元之上。

  綠景控股同樣如此,2015年9月重組完成后,股價一路沖高,從2月底到11月底,股價由11元漲到近40元;萊茵體育在2015年2月底到6月底4個月內,股價從6元漲到38元,同樣得益于業務轉型帶來的利好。

  上述浙江房企負責人表示,轉型是一種嘗試,并不見得就能成功,也不是注定會失敗,“起碼給投資者和監管機構一個交代,如果是非上市公司,可能就不會專門針對這幾個熱門行業,會選擇老板更熟悉的行業進行轉型。”

  宜華健康并不是第一個吃醫療健康螃蟹的企業,綠景控股、中關村、華業資本、宋都股份、運盛醫療幾乎都在2015年向這一新興行業轉型。

  綠景控股出售完最后一個地產項目后,通過定向增發募資100.54億元,用于通州國際腫瘤醫院、南寧明安醫院、北京兒童醫院腫瘤醫院、腫瘤精準醫學中心、兒童健康管理云平臺和醫療健康數據管理平臺等項目和平臺建設,進軍醫療行業。

  華業地產改名為華業資本,出售兩個地產項目股權,并宣布向醫療健康領域轉型;運盛實業在產業地產經歷“屢戰屢敗”洗禮之后,改名為運盛醫療,告別地產業務。此外,宋都股份也成立宋都新大健康,進入醫療健康行業。

  同樣徹底轉型的還有中關村,2011年收購華素制藥后,中關村科技確立了科技地產+醫藥戰略布局,不過隨著地產行業嚴冬到來,從2014年下半年,中關村逐步出售旗下非醫藥業務,把主要精力放在醫藥、門診和養老等行業。

  除了向醫療健康行業轉型外,文化教育也是中小房企轉型的一個主要方向,6家企業轉型多數發生在2014年和2015年兩年時間里,相比醫療健康行業轉型房企而言,文化教育行業轉型似乎并不那么順利。

  銀潤投資、中國高科兩家企業進入教育領域,前者背靠清華大學,2015年11月,以23億元價格收購學大教育集團全部股權,出資32億元設立國際教育服務公司、建設在線教育平臺;后者背后是北京大學,分別與北大培生及韓國Lumsol公司共同開發漢語在線教育平臺,與觀臻基金共同推進頂你學堂。

  上海新梅、同達創業和浙江廣廈進入文化傳媒領域,2014年10月,同達創業以32億元把永新視博數字納入囊中;2014年,浙江廣廈通過資產置換置入主東陽福添影視公司,第二年8月份宣布三年內將徹底退出房地產;上海新梅轉型則因公司股權之爭擱置。

  同在2015年,萊茵置業更名為萊茵體育,剝離了旗下多個地產項目,并設立國內首個民營體育交易中心,收購萬航信息股權和亞洲職業籃球公司,并與中國體育報業總社達成合作協議,全面發力體育產業。

  新能源是眾多中小房企轉型另一個主要方向,由于自身技術和經驗缺失,多數通過收購獲得轉型出路。美都控股通過收購美國能源企業WAL公司完成到美都能源轉變,新潮實業以22.1億元價格從美國收購油氣田、以15億元價格出售地產子公司大地房產50%的股權,進行業務轉型。

  新能源電池也是諸多房企轉型的重點領域,2015年5月冠城大通與福投新能源投資合作進入這一行業,一個月之后,時代萬恒以發行股份方式購入九夷能源全部股權,進入鎳電池生產領域,并逐步去地產化。

  金科股份則殺入風電和光伏產業,2014年至今,金科股份先后設立新能源全資子公司、收購新疆哈密風電項目,并計劃未來三五年內,為這一轉型投入400億元資金。此外,天業股份則把重心放在礦業板塊上,逐步剝離地產業務。

  另外,2015年5月,多倫股份更名匹凸匹,業務從地產轉向互聯網金融;大連控股同樣把金融作為轉型方向;萬業股份和華麗家族在去地產之后,分別把業務轉向集成電路和石墨烯、機器人、臨近空間飛行器等高科技生產領域。海德股份退出地產保留貿易業務,雷伊 B 則收購了一家珠寶企業。

  多數轉型公司業績不佳

  多數轉型的中小房企,由于處于轉型關鍵時期,原有地產業務停滯,新業務還處于培育期,出現業績持續下滑、甚至虧損的現象,也有部分企業通過轉型實現扭虧為盈,同樣,也有部分企業是憑借出售地產項目實現盈利。由于多數中小房企轉型發生在2014年和2015年期間,2015年業績成為衡量其成效的一把標尺。

  據巨潮資訊網公布的數據,截至2月18日,共有79家A股上市房企公布2015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增長和盈利的企業為37家,占比46.8%;業績下滑或虧損有42家企業,占比53.2%。虧損23家房企,占29.1%,其中有18家為首虧。

  在記者納入統計分析的24家企業中,拋開4家未公布業績的企業,其中11家轉型企業出現業績下滑或虧損,占比55%,其中7家為首次虧損;9家實現盈利或者業績增長,占比45%,其中8家是通過出售子公司股權獲金融資產收益實現,只有宜華健康憑借醫療后勤服務實現扭虧。

  業績下滑或虧損的42家房企中,首虧企業占比為42%;20家轉型中企業的業績,虧損的占比40%,其中首虧比例占到63.6%,虧損比高出行業10個百分點,首虧比高出行業20多個百分點。

  在醫療健康板塊6家企業中,2015年實現盈利的4家,虧損2家,其中綠景控股預計虧損2740萬元到2020萬元,運盛醫療虧損4300萬元到8800萬元,兩家企業均為首虧;華業資本、宋都股份和中關村實現盈利均因出售旗下地產項目獲利所致;宜華健康因收購眾安康后勤集團貢獻大部分利潤而實現扭虧為盈。

  向新能源轉型6家企業,金科股份和美都能源2015年業績預測還未公布,冠城大通凈利降減少50%,新潮實業、時代萬恒均通過出售子公司股權和業務扭虧為盈,而天業股份實現凈利增長主要得益于其下黃金礦業績增長。

  與醫療健康和新能源行業轉型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實現盈利相比,向文化教育產業轉型6家企業中,除了同達創業通過資管計劃扭虧為盈,其他5家均發生業績下滑或虧損,其中萊茵體育虧損3.5億到3.9億元,浙江廣廈虧損6.58億元,上海新梅虧損1億元到1.3億元,銀潤投資減少74.57%到54.23%,中國高科減少40%到60%。

  此外,匹凸匹預計虧損2000萬元,大連控股預虧7500萬元,雷伊B虧損1300萬元,三家均為首虧企業;海德股份預計盈利2000萬元到2500萬元,主要來自政府資金占用費和出售項目股權。

  從萬達集團和宜華健康轉型過程中不難發現,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轉型勢必會經歷短期業績波動,但從長遠來來看,對深陷地產泥潭的中小房企而言,轉型未必不是一次鳳凰涅槃。

  附:中小房企轉型樣本

  一、醫療健康領域

  綠景控股(000502)

  華業資本(600240)

  宜華健康(000150)

  宋都股份(600077)

  運盛醫療(600767)

  中關村 (000931)

  二、能源行業

  冠城大通(600067)

  新潮實業(600777)

  時代萬恒(600241)

  金科股份(000656)

  天業股份(600807)

  美都能源(600175)

  三、文化教育

  萊茵體育(000558)

  浙江廣廈(600052)

  銀潤投資(000526)

  *ST新梅(600732)

  同達創業(600647)

  中國高科(600730)

  四、金融

  匹凸匹 (600696)

  大連控股(600747)

  五、科技制造

  萬業企業(600641)

  華麗家族(600503)

  六、傳統行業

  雷伊B (200168)

  海德股份(000567)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