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購車合同藏貓膩:一車兩賣 維權最多能重新提車

2016-03-14
来源:廣州日報
 
  一車兩賣 購車合同藏貓膩
 
  中國汽車行業前幾年迅速增長,吸引了大批經銷商一窩蜂進入撈金,然而又在近年城市限購導致更為嚴峻的競爭環境中,倒閉一大片。車市快速增長,在汽車銷售和售后環節衍生了不少“新陷阱”。越來越多消費者發現買車容易提車難,買車,有錢就行;提車,卻不是簽了一張合同就安心。
 
  專題文表/廣州日報記者鄧莉 漫畫/新華社發
 
  車主維權:最多能夠重新提車
 
  案例一:
 
  資金斷裂 新車無“證”
 
  方先生去年7月在廣東合力買了一輛20多萬元的起亞智跑,直到去年10月初,已經換了四五次臨牌。“銷售人員之前一直說車還沒到,幫我們不斷續辦臨牌,讓我們等著。最后碰見其它車主也有同樣遭遇,集體投訴才發現問題所在。該店老板將新車合格證拿去銀行抵押,新車無‘證’,我們根本上不了牌!”
 
  原來廣東合力因老板投資其他行業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旗下多家4S店從2014年年底開始將車主汽車合格證抵押給銀行,受到影響車主多達兩百人,遍布廣州、中山等地。經車主們集體維權,廠家去年10月介入協助經銷商資金周轉,這200多位車主的新車才得以“轉正”。記者了解到,其中部分車主因為提車延期,最后購車指標到期失效了。
 
  [解讀]
 
  無合格證陷阱,是購買新車時遇到最無奈的狀況。此類案件從2104年起在全國各地陸續上演。記者從省汽車流通協會/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等獲悉,部分城市限牌后,汽車行業銷售量每況愈下,汽車經銷商因資金周轉困難而將汽車合格證質押給銀行,這已成常態。不少經銷商往往在銷售環節不會主動告知消費者實情,接受“砍價”和收取購車訂金會非常爽快,在“銷售合同”成立后,經銷商也不會立即辦理贖回手續,如果未按時歸還銀行貸款就無法贖回合格證,購車者就無法有汽車合格證給新車上牌,部分已付定金或已付車款的消費者只能蒙受重大損失。
 
  如果經銷商明知無法為車主提供合格證,卻仍然對外銷售,其目的是故意騙取車主的錢財,就有可能涉嫌詐騙罪,車主可報警要求警方立案偵查。
 
  案例二:付了全款,
 
  我訂的車被別人上了牌
 
  范先生去年年底在廣州車展上,看中了某豪華品牌一款50多萬元的進口熱門轎車,銷售在4S店的電腦中向他展示了公司在省內不同網點的在途現車情況,承諾他想要的車型和配置全部辦妥需要一個星期左右,于是范先生與銷售談好了價格后就付了全款,約定一周后提車。然而,到了約定的時間,經銷商告訴他:“那輛他預訂的車,賣給了其他人,而且已經上牌。”更讓范先生氣憤的是,由于沒有同樣配置的現車,銷售建議他選購另外一輛貴了1.5萬元的型號,不然只能向廠家訂車,等待時間無法估計。
 
  隨后,范先生多方了解發現,那個買走他所訂購車型的客戶只是比他“少砍了1萬元”,經銷商覺得有利可圖,便自行毀約了。“知道進口車價格水分大,卻沒想到銷售水分也那么大,一輛車還能賣給第二個人。”
 
  [解讀]
 
  一車“兩賣”,甚至“三賣”,類似案例在熱銷車中最常出現,投訴至廠家,廠家也只能發函給經銷商與其協調。那么,通過法律途徑能否解決?廣州順治律師事務所的劉律師表示:此案例維權的關鍵點是購車合同怎么寫。如果購車時沒有簽訂合同,或有簽訂合同但是合同里沒有注明車型、車架號等信息,消費者只能與車商協商提供一輛與所付款相應的車型給你;如果簽訂了合同且合同有約定具體車架號,那消費者則可根據此合同對車商進行起訴,追求違約責任。但劉律師坦言,一般情況下,此類個案起訴的意義不大。車輛因已出售給他人,形成了另外一個買賣合同,無法追回。受害方起訴的結果依然是換車或退款。
 
  記者調查:并非每家4S店
 
  都能做到公布合格證情況
 
  記者在廣物汽貿、廣汽商貿等旗下品牌4S店留意到,近幾個月,部分負責任的汽車經銷商,為讓消費者安心購車,在銷售時或對外宣傳時,均不約而同主動強調“有合格證”四個字。君豪別克店一位銷售主管告訴記者:“此前其他經銷商的合格證抵押問題,讓消費者如驚弓之鳥,現在客戶與我們簽訂購車合同時都會問清楚情況,寫明各種備注細節。”
 
  然而,并非每家4S店都能做到如此坦蕩蕩。記者在黃石東路一帶的奇瑞、起亞、長安、福特、標致等合資、自主4S店佯裝買車客戶后調查發現:有不少品牌銷售對記者提出的“是否一定會按照日期交車”的疑問,基本只愿意做口頭承諾,一方面拍胸口說“放心”,一方面卻拒絕在訂車協議或購車合同中寫明違約責任。而不同品牌的訂車協議或購車合同所列條約五花八門,所列明的違約責任內容不一。
 
  記者在某日系品牌的訂車協議書上看到,對于未能按交付日期交付車輛的,只一句話帶過:“若因辦理進口報關等手續或非甲方因素逾期到貨,致使甲方無法按時交車的,乙方允許變更交車日一次。”便再無其他約定,甚至當客戶面對車商的違約,提出退訂時,訂金都不允許退還。如此“霸王”的條例,全是保護作為甲方4S店的權益,對于違約責任卻避而不談。
 
  最新進展:
 
  中消協公開約談國內29家車企
 
  “買車容易提車難”七個字,反映的正是當下中國汽車市場消費過程的一些不和諧聲音。距離“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尚有四天,中消協在京召開“2015年汽車投訴情況發布暨合格證抵押問題公開約談會”。對上汽通用、一汽大眾等國內29家車企進行了公開約談,強調車企必須保障消費者購車時獲得合格證的權利。
 
  中消協督促汽車生產廠家加強對汽車經銷商的監管,同時做好合格證交付流程的管控,確保消費者按時拿到車輛合格證。
 
  業內人士認為, 消費者要讓廠家徹底負責,不是中消協一句話就能解決,尤其是涉及到“填補資金非常龐大”的時候,廠家也頭疼無法處理。在講法律的地方,沒有一紙白紙黑字的法規,一旦同樣的案例在經銷商處上演,即便是廠家,面對破產撒潑的車商,也許能做的只是“盡量協調”。
 
  深度分析:
 
  盲目擴張 利潤下滑 資金鏈斷
 
  是什么造成經銷商做出種種損害消費者“提車權”的現象?追究到底,一是汽車產能盲目擴張,導致經銷商壓庫嚴重;二是其城市道路交通問題、環境問題等引起的限購,打破車市整體供需平衡,導致市場整體銷量下滑。最終導致經銷商經營狀況不佳,資金鏈斷裂。
 
  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建一家普通4S店的成本至少在2000萬元左右,建店養店成本高企,很多經銷商都靠借貸度日:建店成本是銀行貸款來的,土地是租賃的,汽車進貨是抵押合格證進車的。像寶馬、奔馳這類品牌的4S店一年光金融成本就要超過1000萬元。再加上人工、租金、水電費等,經銷商運營壓力非常大。在此情況下,車商再被壓庫存,更是傷不起。
 
  庫存量如何影響4S店的資金鏈?本地一家大型經銷商集團的品牌運營中心負責人鄭先生告訴記者,很多經銷商靠銀行貸款來維持4S店正常運營,其中最大的費用就是利息。一輛車售價20萬元,當4S店的庫存量達到200輛,就相當于把4000萬元壓在了倉庫。庫存量越大,銀行利息也“水漲船高”。如果新車銷售狀況一般,且幾乎沒有盈利,那么經銷商的資金鏈就只能斷裂。如去年廣州地區拖欠合格證事件涉及到的合力集團,是起亞汽車和東風悅達起亞廣東區域最大的經銷商,旗下近10家4S店,曾一度壟斷廣東市場。但起亞車型盈利能力差,導致合力自2014年起就存在合格證抵押無法及時上牌問題。去年前八個月起亞銷量同比下滑超過10%,在此情況下,廠家仍然逼著經銷商拿車,不管可能存在的隱患,最終造成合力經營深陷虧損壓力,200多輛車合格證抵押在銀行無法取出。
 
  消費提示:購車時盡量少交訂金
 
  針對消費者反映各種“提車難”問題,廣東省消委會近期發出消費警示:購買車輛要選擇市場口碑好、經營時間長的汽車經銷商,要進行售前、售后全方位咨詢比較,不要被汽車經銷商打折、優惠等促銷宣傳迷惑,更不應貪圖小便宜而忽略汽車合格證的大陷阱;購車下訂時,盡量少交訂金。簽訂合同時,主動了解合格證是否存在質押的問題,并明確約定合格證的交付時間、上牌時間等內容。交清全款之前,要求經銷商出示合格證,認真比對合格證和預訂車輛的車架號、發動機編號是否一致,并立即去上牌,盡可能避免權益受損,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如經銷商遲延或拒絕交付汽車合格證,消費者應及時采取法律手段進行維權,可以到當地消委會進行投訴,請求消委會處理解決,必要時可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