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6

港鐵調價機制有改善空間

2016-03-30
来源:香港商報

   港府昨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的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為4.1%。根據這一數字計算,港鐵公司可根據票價調整機制,將今年的票價提升2.7%。雖然實際加幅仍有待公布,但若果成真,則這將是港鐵票價連續第七年上調。本意為監管公營機構收費的「可加可減機制」,卻變為「只加不減」,無疑顯示港鐵的票價機制出現了設計上的漏洞。尤其將其放在港鐵去年賺取了近130億元利潤的大背景下,則進一步凸顯了本港公營服務價格釐定和監管中的一些問題。

  港鐵公司作為上市公司,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似乎無可厚非。但是,港鐵亦不能完全以此為藉口,忽略自身的公營機構性質與社會責任。作為世界上最為繁忙的城市交通系統之一,港鐵每日運載乘客將近500萬人次,可以說與每一位市民的利益息息相關。有鑒於此,港府為了保證港鐵公司的順利運營,給予了港鐵公司發展鐵路沿線物業的獨家權益,亦正是基於港鐵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公共責任,可視為對其的「特殊補貼」。尤其在近些年來,港鐵公司的地產、商務、廣告、海外拓展等業務板塊發展蒸蒸日上,本港客運業務在其業務版圖中的重要性不斷下降。然而,港鐵公司仍舊在年年錄得盈利的情況下,不斷提升票價,被人批評「賺到盡」,無論從商業倫理還是社會責任角度,都難以自圓其說。
 
  港鐵票價機制對本港民生影響巨大,理應十分慎重。2.7%的增幅,體現在單程票價上或許僅有幾個毫子,大部分市民或許並不在意,但是在日積月累之下,每年亦有數百元錢,對極為依賴鐵路系統的市民來說仍是可觀。尤其在民生問題不斷加劇,社會矛盾愈發尖銳的今天,作為公營機構的港鐵公司,絕對有理由優先檢視自身的票價機制,帶頭為解決本港的社會矛盾作出貢獻。而對於近些年來風波不斷,企業公眾形象有所下跌的港鐵公司來說,改善票價機制,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對其自身亦是修復形象的絕佳機會。
 
  事實上,港府上周二就已去信港鐵,要求提前檢討加價機制,說明港府已經意識到這一機制的問題所在。而本港社會的多位有識之士,亦已紛紛獻計獻策。如民建聯就建議,在現時的票價方程式內加入「盈利指數」,把港鐵每年盈利與計算方程式掛鈎,改變港鐵一方面賺大錢,一方面卻大幅加價的現象﹔同時港府應把每年從港鐵收取的股息成立「票價基金」,抵銷全部或部分票價加幅,以造福乘客。經濟學者關焯照亦建議,可以從在方程式內加入其他經營成本、分享盈利不設限、延遲加價等五個角度改善可加可減機制。無論如何,在今日的社會條件下,舊有的票價機制已顯然不合其時,有進一步的改善空間。上述建議不乏真知灼見,希望港鐵公司能夠從善如流,與港府共同檢討票價機制,令港鐵的票價機制能夠實現公司、社會、民生的多贏。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