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0

會展專項基金豈能成為“唐僧肉”

2016-04-06
来源:中国贸易报

  目前,眾多城市以打造“會展名城”、“會展城市”為目標,有上百個城市出台了相關資金扶持政策,從百萬到上億元不等,從最初的“名義”專項,到近年來的千萬級攀比,直至上億元的血拼,其中很多地方項目或自下而上的國家級項目(地方財政支出,國家部委掛名)的投入資金並不在專項政策資金池中。

  會展業發展 存在制度依存性

  曾幾何時,會展對城市經濟的功能效用,激發了大興場館、引進項目、培育市場,進而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將會展業視為城市經濟發力的“雙核驅動”引擎,尤其在面臨經濟結構轉型的陣痛過程中,其作為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產業界定,讓各地有了發展會展經濟的強力依據。隨之而來的是各地會展地產的次第崛起,一批國家級和區域性高規格場館的啟動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會展載體的認知,“biggerthanbigger”與場館關聯即為“比大更大”。 中國會展業的發展更多體現出制度的依存性,國家或區域階段性戰略需求成為會展發展的源頭。凱恩斯主義在當代的失效、“三駕馬車”的左沖右突、供求曲線的平滑跳動,一次次讓決策者們聚焦於高端服務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功能地位:扶持會展業,占領城市經濟的高地。

  會展制度設計 布局的領域

  縱觀當下會展制度設計,大體布局於這樣幾個領域: 一是擔綱主角,砸重金辦展會、論壇。搞活動,雖經國家重拳整頓,但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地方性公共訴求,後果只能是換湯不換藥。當然,600個政府展被縮減為200多個還是卓有成效的。但從結構上、內容上、資金來源上分析,實際情況又如何?不可否認,在整頓中采取了一些“硬著陸”的手段,如對國家級政府展的“單雙年”強制規定。另外,規范了國家有關部門對地方性政府展的主辦,也在名義上弱化了政府辦展的概念。需要說明的是,一些打著國字頭旗號的政府展大都是“自下而上”的行為結果,即地方展升格為國家展,這些展有的經整頓後淡化了政府的主體角色,但投資主體有多少進行了改變、投入比例減少了多少,需要一定的數據和實例來佐證。更有太多的地方政府,為呼應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仍然將策劃組織展會、論壇活動作為滿足其公共需求的抓手,投入巨資籌辦。 二是引進展會或辦展機構。從十多年前血拼“流動展”擴展至行業知名國際國內展會,采取財政補貼或獎勵的形式,一般有對展覽面積、參展企業數、觀眾數等的界定,按不同規模給予相應的補貼或獎勵;有的地方政府對場館給予獎勵或場租補貼。 三是培育項目。結合地方支柱性產業、特色產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相應展覽項目。一般有對培育規模、屆數、成長性等方面的細分,制定相應的累進比例扶持或獎勵。 四是宣傳推廣。參加或舉辦會展投資環境年會活動、籌辦行業論壇、參與國際國內行業重要活動等,目前延伸擴大到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商旅活動宣傳等。

  會展業專項資金的模仿攀比

  就政策的方向和占比來看,城市會展專項資金資助的領域一般指向於後三者,即引進品牌展會和辦展機構、培育展會項目、宣傳推廣辦展環境。第一個領域一般不納入專項支出政策中,會歸於項目所在領域其他財政專項支出中。近年來,有些城市開始將部分項目預算逐步歸入總盤子中。之所以大多數政府未將自辦項目預算納入總會展專項中,或因項目的發起方分屬不同的職能部門,或文化、或科技、或旅遊、或工業,等等。而會展屬商貿流通領域,抑或其他部門具有各自的專項補貼政策,展會的效果也同樣體現於不同領域的行政需求。 目前,眾多城市以打造“會展名城”、“會展城市”為目標,有上百個城市出台了相關資金扶持政策,從百萬到上億元不等,從最初的“名義”專項,到近年來的千萬級攀比,直至上億元的血拼,其中很多地方項目或自下而上的國家級項目(地方財政支出,國家部委掛名)的投入資金並不在專項政策資金池中。如上面所說,因展會的發起和運作分屬不同部門,有其專門的專項出處,比如文化部門提請舉辦的文化博覽會之類,其資金來源或有“文化創意專項資金辦法”的扶持;科技部門舉辦相應展會,則可運用“科技創新資金”類的有關專項補貼。而作為會展專項資金的主管部門,一般不願意將有限可數的資金大方地“澤披四海”,否則有可能一個項目就可能把有限的資金占去一大半甚至倒掛。 近年來,會展專項資金的模仿攀比似已成為城市會展的路徑依賴。 本地會展企業常常強調,有政府扶持的項目當然成長迅速;品牌展機構則問,來你們城市辦展,給補貼獎勵多少,某某市答應給100萬,公共保障免費,宣傳免費,你們能開出什么條件;會展職能部門會表明,某某市動輒拿出幾千萬甚至上億做補貼,我們怎么比;不同部門之間會說,我們有會展專項資金,為什么還要用本部門序列的專項資金做展會,我們是專款專用,跟他們拿點。可以說,會展業關乎國民生產、生活各領域,大家都可以打“唐僧肉”的主意,成也會展專項資金敗也會展專項資金。問題集中在了市級層面:加大扶持力度,從增資著手,發揮後發優勢。可以看到,一個國際性國家級名義上的地方展,可以帶動一個產業園區的建設,可以調動眾多的行政資源圍繞一個展會展開。其根本在於財政的支撐。城市發展會展業進入會展專項資金攀升的路徑依賴中。 我們經常講與國際接軌,不知哪個國家的會展產業是依托強大的財政支持完成了產業的積累,或許這是最大的中國特色。但市場經濟的法則是我們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繞不過去的基點。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