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國際頂級機構“排隊”看多中國經濟

2016-04-14
来源:新華網

  開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明顯的企穩回升勢頭,一系列關鍵經濟數據亮點頻現。而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等在內的多家全球頂級財經機構,近日也紛紛發布報告,或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或表達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IMF12日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在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將中國今明兩年增長預期均上調0.2個百分點,分別升至6.5%和6.2%。IMF說,這一調整反映了中國近期推出的穩增長措施及中國國內穩健的消費需求。

  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繼續從制造業和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和消費驅動。隨著中國去產能、去庫存的推進,工業增長將進一步下降。但隨著經濟轉向消 費驅動為主,服務業有望保持穩健增長。此外,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健以及支持消費的結構性改革逐步推進,都將保證經濟轉型平穩進行。

  就在IMF發布報告的前一天,世界銀行發表半年一次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稱,中國經濟增長逐漸轉向平緩和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7%。

  同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報告說,用來預測經濟周期變化的綜合先行指數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呈現增速企穩跡象。

  不僅如此,3月30日,亞洲開發銀行發布《2016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認為,雖然受到外需疲軟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繼續保持增長。報告預計201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6.5%,仍在中國政府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范圍之內。

  這些全球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財經機構為何集體看多中國經濟?原因很簡單,今年以來,一系列關鍵經濟數據令人歡欣鼓舞,為看好中國經濟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支撐。

  最新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出口同比猛增18.7%,扭轉了此前的負增長態勢;進口下降1.7%,降幅大幅收窄。

  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結束此前連續下滑態勢,比上月上升1.2個百分點至50.2%,是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到50%榮枯線以上。

  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上漲0.5%,是2014年1月以來首次轉正。

  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一改去年全年利潤萎縮的局面。

  英國《金融時報》無疑也注意到了中國經濟呈現出的新態勢。在最近一篇題為《看跌中國者開始感到孤立》的文章中,該報寫道,數據、事件甚至市場動向加在一起,中國成功打破了“做空中國”的謬論。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