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多哈冻产谈判无果而终 亚洲油市早盘暴跌

2016-04-18
来源:香港商报网综合

   【香港商报网讯】4月17日,16个产油国在多哈就原油冻产进行磋商。北京时间周一凌晨,产油国并未达成协议,各国就伊朗等国是否应参与冻产有着严重的分歧,是无法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尼日利亚石油部长称,各产油国或在6月再举行会议就冻产商谈。亚洲市场早盘油价暴跌6%。

  周日,OPEC和非OPEC共16个产油国在多哈举行会谈,就冻产磋商。多哈会议比原定推迟了10多小时才结束。北京时间周一凌晨接近2点,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多哈会议结束,产油国未达成协议。

  彭博新闻社报道,尼日利亚石油部长Emmanuel Ibe Kachikwu表示,OPEC和非OPEC产油国将在之后再次举行会议,就冻产进行磋商。下次会议可能在6月举行。

  早些时候,多家外媒报道,多哈冻产协议草案显示,每月原油日产量的平均值将不会超过1月份水平,产量冻结将持续至今年的10月1日。产油国将于10月在俄罗斯再次会面以评估协议实施情况,将继续就寻求最佳途径、确保原油市场稳健复苏加强磋商。

  据华尔街见闻,冻产协议草案经报道后,又有消息称多个国家高级官员对达成最终协议表示乐观。包括科威特石油部长在内的多个产油国高官一度表示,各国很快将就冻产达成协议。冻产草案已经得到了沙特和俄罗斯的认可,主要产油国之一的阿曼表示,冻产协议将帮助市场于年内达到供需平衡。

  然而,随着沙特立场的突然转变,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彭博报道称,对于伊朗问题,沙特的要求有变,导致多哈会议生变故,较原有安排延后一小时进行。

  多哈会议前夕,虽然诸多官员对达成协议表示乐观,但沙特副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曾明确表示,如果主要产油国包括伊朗不同意冻产,沙特也不会冻产。伊朗直接拒绝参加本次会议。

  此后,彭博消息称,产油国就伊朗等国是否应参与冻产协议有着严重的分歧,是各国无法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

  今年年初,油价创下12年新低,此后受市场情绪回暖、产油国计划限制产量等因素提振,油价反弹了超过30%。多哈冻产协议流产,亚洲市场早盘油价暴跌超过6%。

  此前花旗预计,如果多哈会议不能达成共识,将导致原油市场出现大幅下挫。高盛分析师则更为悲观,高盛大宗商品研究的全球主管Jeff Currie表示,哪怕各国达成冻产协议,也不会改变他们看空油价的观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冻产,很多产油国已处于产量高峰。(文 / 张舒)

       美油、布油重挫7%  

 

  美原油隔夜走势

  纽约商业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一度跌2.75美元至每桶37.61美元,今日(4月15日)北京时间6:06,WTI原油期货报每桶37.83美元。

  周日(4月17日),17个OPEC成员国与其他产油国在多哈就冻产进行磋商,但并未就限制产量达成一致,受此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在伦敦ICE Futures Europe一度跌7%至每桶40.10美元。

  厄瓜多尔驻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代表Wilson Pastor在正式会谈开始前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总体协议已经达成。对措辞还存在一些分歧,可能今天下午可以完成。”他补充道,还需敲定协议监督的相关细节和后续会议的问题。

  代表全球石油产量约一半的16个国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会谈,以期稳定全球石油市场,在OPEC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进行15年以来的首度产量协调。

  此前,有三名知情人士透露,讨论冻产的国家表示,只要所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和其他主要产油国参与,那么就将把产量冻结在“各方都同意的水平”。

  在会议召开过程中,了解会议进程的知情人士称,参加多哈会谈的关键的产油国表示,除非其他国家也从一开始就加入冻产,否则不同意达成任何协议。该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其他国家不参与,可能根本无法达成任何协议。

  伊朗临门缺席多哈会议 OPEC冻产效力大减

  据香港商报,18个主要产油国的石油部长昨日齐集卡塔尔首都多哈开会,商讨冻产的安排,但主要产油国之一的伊朗,却在最后一分钟,决定不参与会议,可能削弱协议的效力。此外,会议原定於当地时间昨日上午开始,但沙特突然要求所有OPEC成员一定要参与冻产,令会议推迟了一小时。

  各国对多哈冻产会议立场

  俄罗斯(乐观支持)认为冻产协议的达成可将油市恢复平衡的时间提前6个月;并称今年第二季度油价可能会达到40至45美元/桶。沙特(看伊朗)强调只会在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产油国都加入该冻产协议的情况下,才会冻结原油产量;此外,目前沙特已排除了减产的可能。伊朗(不冻产不参加会议)伊朗油长桑贾尼早前已表明不会参加多哈冻产会议,仅安排伊朗驻OPEC的理事参加,且不会冻结产量。但到昨日开会,伊朗最终决定不派任何人参加会议。科威特(变脸高手)目前最新表态是「有迹象表明将达成冻产协议,或会将产量冻结在2月水平或在1月和2月产量平均水平」,但在3月上旬一度表态暗示不加入冻产。伊拉克(表态暧昧)不想在会议前决定是否冻产,各产油国应就削减200万桶/日过度产量的措施达成共识。

  产量或维持1月水平至10月

  在今次与会的产油国,他们的石油产量相当於全球总产量的73%。分析称,虽然伊朗缺席会议,不过产油国冻产协议仍有机会达成。会议有可能达成的数个结果,其一是撇除伊朗以外一个宽松的冻产协议或可达成。其二是没有协议,但会有口头承诺,为6月的OPEC会议铺路。此外,亚塞拜疆能源部长透露,会议希望每月原油日产量平均值将不逾1月份水平,产量冻结持续至今年10月1日,不过仍未达成最终协议。

  沙特副王储萨尔曼14日受访时表态,如果主要产油国同意冻产,沙特这个全球最大原油输出国会将市占率维持在每日1030万至1040万桶。他说:「如果主要产油国不冻产,沙特也不会冻产。如果我们不冻产,一有机会就会卖油。」他还指出,沙特可以立即增产至每日1150万桶,「如果要的话」,还能在6到9个月内增至1250万桶。沙特也能选择对石油产业增加投资,提升产能至每日2000万桶。

  伊朗称冻产好比自我制裁

  伊朗在1月获国际解除制裁,他们坚持要在原油恢复以往的市场份额,才会冻结产量。伊朗石油部长桑贾尼昨日表示,伊朗已告知部分OPEC和俄罗斯等非OPEC国家,应接受伊朗重返油市的现实。他声言伊朗不会将原油产出冻结在1月水平。桑贾尼更指出,伊朗冻产出就相当於一种「自我制裁」。若伊朗将原油产出冻结在1月16日水平,将不能从制裁解除后中受益,伊朗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其原油市场份额。桑贾尼还表示,各国应该放弃让市场来解决供应过剩的问题。伊朗副油长更表示,未来一个月伊朗原油出口将增加至日产200万桶。未来一个月伊朗凝析油气出口将增加10%。伊朗当前每日原油产量已经超过了350万桶。

  不过,OPEC代表认为,与会者若能找到妥协方法,将能避免重演去年12月伊朗和沙特因油产政策相持不下的情况。假设油价不再下跌,其他产油国很可能已准备好忍受伊朗增产。科威特代理石油部长萨利赫说:「我很乐观。」另有几个产油国可能支持产出冻结在1月的水平,持续直至10月。仅仅是冻产的提议,已使国际油价从1月时触及一年低点的每桶近27美元,上升逾60%,截至上周五收市,布油与WTI均收在40美元上方。

  协议料难确切规范各国责任

  然而,麦格理分析师认为,他不认为多哈会议会对原油市场基本面带来任何有意义的影响。即使达成任何协议,那麽执行起来也将非常困难。德银分析师也对多哈会议的期待值很低,表示即使达成冻产协议,但其中可能不会规定确切的数字或责任,更别说对违反协议的行为进行制裁了。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