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美國兩大危機 暗示全球市場崩盤可能

2016-04-21
来源:中金網

 

  據彭博社報道,著名財經分析師Michael Snyder在今日(4月20日)的一次公開講話中警告稱,美國當前正經歷著曾在希臘、塞浦路斯、阿根廷以及委內瑞拉上演過的“風暴前的狂歡”。

  他在發言中指出,盡管昨晚美國股市大漲,標普500指數逼近年內新高,整個華爾街都歡欣鼓舞,就連美國總統也暗示美國經濟發展向好,但這一切都只不過是“風暴前的狂歡”。

  Snyder認為,盡管大多數美國人認為股市大漲是美國經濟復蘇的一個信號,但從歷史數據來看,美國的隱藏危機是多方面原因的。

  “也許從巨額負債到股市泡沫,只需一個導火索,市場就很有可能上演大崩盤,”Snyder警告說。

  Snyder認為,這些經濟問題將會蔓延至全球,美國、歐洲、亞洲甚至南美都將無一幸免。

  “債務泡沫癌”已到末期

  美國正處在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債務泡沫的末期。Hoisington投資管理公司的Lacy Hunt博士表示,2015年美國經濟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非金融債務出現了巨大膨脹,使經濟陷入了低增長階段。

  2015年,美國非金融債務的增長速度要比GDP快3.5倍(非金融債務是家庭債務、企業債務、聯邦債務、州和地方政府的總和)。以下是非金融債務中的一些“壞消息”:

  家庭債務:家庭債務的拖欠率走高,次級汽車貸款占汽車貸款總額的比例達到10年來最高水平。

  企業債務:2015年企業債務增長7930億美元,而私人投資總額僅增長了930億美元。

  聯邦債務:2015年美國政府總債務為7807億美元,較GDP的增長額超出約2300億美元。

  州和地方政府債務:本已資金不足的養老金計劃或將面臨資金枯竭。

  通過數據可以推出,那些增加的企業債務大多流向金融領域,無法產生能夠滿足利息和還款要求的收入。這種做法對于支持就業、生產以及促進經濟發展沒有太多幫助。因此隨著企業債務的增長,經濟反而可能會被削弱。

  除此之外,債務總額(非金融、金融和外國債務)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它在去年增加了1.968萬億美元,比名義GDP的增加額高出了1.4萬億美元。

  學術研究表明,債務總額占GDP的比例達到250%-300%的水平時,債務就會開始抑制經濟活動,而美國今年的這一比例接近370%,遠高于這一水平。

  Lacy Hunt表示,過度負債損害了貨幣政策的效力,不僅在美國,在全球范圍內也是如此。美聯儲、歐央行、日央行一直未能從貨幣政策中獲得經濟牽引力。

  美、歐、日的債務總額占GDP的比率分別為370%、457%、615%,都超過了債務抑制經濟增長的水平線。盡管各大央行都推出了前所未有的貨幣政策,例如:量化寬松、負利率、接近零的隔夜利率、前瞻指引等等,但經濟放緩仍然如期而至。

  “股市泡沫”一觸就破

  美銀美林(America Merrill Lynch)的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就在最新的分析報告中指出,股市當前像極了1998-1999年的情況,類似于2000年的大崩盤可能不會遠了。

  Hartnet認為,“眼下簡直就是1998-1999年的翻版,在央行流動性和財富不平等占主導地位的世界里,資產價格出現投機性膨脹是一個非常正常的。”

  “就連新興市場面臨的問題和全球決策者們做出的反應,也與上世紀90年代末非常相似,”他說。

  上世紀90年代的噩夢

  牛市引領的經濟復蘇被新興市場危機“粗暴地”打斷了,納指在1998年7月至10月間暴跌33%。隨后,決策者不計后果地放寬貨幣政策,股指和利率水平急劇飆升,市場泡沫不斷膨脹,最后以破裂告終。

  當前的嚴重事態

  就在去年的8月-12月和今年1月-2月,全球股市遭遇了兩次嚴重拋售浪潮。美聯儲的利率早已接近零值,幾乎沒有空間進行實質性的寬松。

  去年12月,美聯儲的確加了一次息,但隨后因全球經濟憂慮而不斷推遲加息,與全球范圍的負利率政策不謀而合。

  除了Hartnett之外,美國著名金融分析師Harry S. Dent也曾在3月中旬撰文稱,美股即將面臨“大崩盤”。

  Dent表示,2009年初至2015年3月的這輪牛市就像歷史上出現過的許多“泡沫”一樣,從許多信號中都可以得知:市場在去年5月就已經見頂。

  2011年末至2014年末,美股形成了一條陡峭但類似泡沫的上升通道,之后市場就喪失了上漲的動能。因為當時美聯儲結束了量化寬松,而美聯儲是股市泡沫最開始形成的主要原因。

  市場已經見頂的首個信號就是去年8月,市場跌破了上述上升通道。看起來,沒有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刺激,市場終于開始挺不住了。

  自2014年末以來,一個個主要指數紛紛見頂:

  2015年4月,德國DAX指數和英國FTSE指數見頂

  2015年5月,道指和標普500指數見頂

  2015年7月,納指、生物科技指數和羅素2000指數見頂

  2015年8月,日經225指數于觸及峰值

  另一個信號就是泡沫破裂后,生物科技股重挫40%,并于2月11日觸及底部。德意志銀行的股價自2015年高點回落59%,較2008年高點跌落89%,意大利的大型銀行股表現同樣糟糕無比。

  典型的股市泡沫在破裂后會崩跌70%-90%,換言之,市場不會進行所謂“調整”、也不會“軟著陸”,而是“爆裂”(BURST),歷史上的泡沫無一例外。

  圖中所示的“圓頂”中,如果市場無法打破去年5月中旬見頂時的記錄,而標普500跌破1810水平并創下新低,那么市場很可能會迎來一波更猛烈的下跌,這或許會延續到7月初左右,而道指也會在2017年末來到5500點至6000點附近。

  對此,Hartnett表示,相比于90年代末,新興市場目前的局勢沒有那么糟糕,美聯儲實際上也還沒有結束寬松措施。知名財經網站Business Insider評論稱,兩個階段只是表明上相似,最終結局可能不會那么“慘烈”。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