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 金融

保監會提示:香港保單不受大陸法律保護

2016-04-22
來源:鳳凰國際iMarkets

   中國保監會在網站上發布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稱,香港保單不受大陸法律保護。

  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需親赴香港投保並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于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大陸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存在匯率風險和外匯政策風險。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保單前期現金價值低,退保損失大。

  以下為保監會網站風險提示全文:

  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險意識的增強,部分內地居民選擇赴港購買保險產品。因香港與內地保險業務在適用法律、監管政策以及保險產品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中國保監會現就赴港購買保險的相關風險提示如下,望廣大消費者知悉風險,謹慎投保。

  一、香港保單不受大陸法律保護

  首先,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需親赴香港投保並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于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大陸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其次,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適用香港地區法律。如果發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區的法律進行維權訴訟。與內地相比,香港法律訴訟費用較高,可能面臨較高的時間和費用成本。此外,除了法律訴訟之外,投保人也可選擇向香港的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與理賠索償有關的糾紛,但該局目前可裁決的賠償上限是100萬港币,大額保單的賠償糾紛無法通過該局裁決處理。

  二、存在匯率風險和外匯政策風險

  一方面,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的保單,賠款、保險金給付以港币、美元等外币結算,消費者需自行承擔外币匯兌風險。另一方面,內地居民個人到境外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屬于金融和資本項下的交易,是現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尚未開放的項目,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此外,如以期交保費方式購買長期壽險保單,也可能存在因外匯支付政策變化導致無法交納續期保費的風險。

  三、保單收益存在不確定性

  對于分紅保險,其保證收益之上的紅利分配是不確定的。目前內地保險產品遵照監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檔演示紅利水平,演示利率上限分別為3%、4.5%和6%。香港保險市場化程度較高,未對紅利演示作出明確要求,大多數產品通常采用6%以上的投資收益率進行分紅演示。但分紅本身屬于非保證收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能否實現主要取決于保險公司能否長期保持高投資收益率。

  四、保單前期現金價值低,退保損失大

  中途退保時,投保人只能獲得保單的現金價值。香港監管部門對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無具體要求,大多數長期期交保單在保單前期現金價值很低,前2年甚至為零,客戶如果退保將承受較大的損失。

  五、需認真閱讀保險產品條款

  香港保險產品條款使用繁體字,表述方式與內地不盡相同。投保人需認真閱讀保險條款,充分理解保險責任、理賠條件等重要內容,避免因對條款理解不准確而引發合同糾紛。

  【早前報道】

  就在中國監管機構本周宣布針對保險業的最新規定以遏制資本外流以前,曾有數以萬計的內地人士使用銀聯信用卡或借記卡去香港買保險。2015年中國約有1萬億美元資金流往境外。

  這種做法可讓中國內地居民繞開每人每年最高5萬美元的購匯及匯出限制。內地居民可在友邦保險、保誠和宏利金融的香港公司刷卡購買港元與美元計價保單——保費平均在5萬美元,但最高可達100萬美元甚至更高,然后從他們的內地銀行賬戶扣除相應數額的人民币。

  之后投保人可從中套現,而且可作為投保所得的合法資金匯往世界各地。這些保險之所以大受歡迎,除了因為比內地保險提供更好的健康護理、受益人所得和保險收益外,還因為在內地陷入破產或走刑事司法程序時不在凍結資產之列。中國重拳反腐之下,這種情形正在增多。因此,香港保險實際上變身為給內地數十億計現金所上的保險。

  群益證券分析师鄭春明稱,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通過在香港投保來防范人民币進一步貶值的風險,在經濟形勢欠佳的當下,中國政府實際上是擔心資本外流。

  需求激增

  據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數據,為迎合大幅增加的需求,香港保險企業過去五年間增聘了23,000個代理人和經紀人,總數超過93,000,其中很多是剛從香港當地大學畢業的內地學生。

  2014年內地人士在香港投保的保費金額創下244億港元(31億美元)紀錄高位,同比增長64%,較2012年增長146%。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稱,去年前九個月香港新增保費中有22%來自內地投保,較10年前增長了近五倍。

  統計數據圖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要求從2月4日起,境外購買保險刷銀聯卡單筆金額不得超過5,000美元。

  銀聯國際通過電郵回復詢問稱,屬于限制類商戶類別的保險存在單筆5,000美元的限額,公司調查發現,部分境外商戶未在保險業務上采用限制類商戶類別碼,銀聯正要求他們遵守規定。

  中國還從1月1日起規定銀聯卡境外取現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币,先前並無此類限制規定。

  保險代理或受打擊

  這項新規可能打擊到像Raymond Ng這樣的保險代理人。Ng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內地尋找客戶,他向一名內地客戶賣出過保費高達200萬港元的一張保單。他的內地客戶中約有半數購買了儲蓄型保險產品,若保單持有人投保時全額支付保費,則第一年退保可收回超過80%的本金。

  Ng稱,若不退保則可獲得約4%的年化收益,而可比定期存款利率僅為1%左右。

  新規還可能損害諸如保誠之類的保險公司業務,該公司公布2015年上半年在香港的年度保費等額收入同比增長了84%。根據友邦保險中期報告,同時期內該公司在香港的新業務價值增長29%。

  瑞信駐香港分析师Charles Zhou稱,由于監管機構並未作出全面禁止,所以通過刷銀聯卡規避資本管制的做法或許仍然可行,例如分20筆交易購買一張10萬美元的保單。

  群益證券的鄭春明稱,境外購物實際上很難控制,不過,政府可能會檢查信用卡交易情況,人們也可能因為一天當中刷卡次數太多而受到盤問。

[責任編輯:郭美紅]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