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占運營商收入僅1% 漫游費雞肋棄之不易

2016-04-27
来源:南方都市報

  工信部近日通過微博再度提及被稱為“化石費用”的國內手機漫游費,其發聲明稱,下一步將繼續引導企業重點針對尚未使用市話、長途、漫游統一價格(即“長市漫一體”)套餐的這部分用戶需求,制定出臺資費方案,加快取消漫游費步伐。“三大運營商均有‘市長漫一體化(長途、市話、漫游價格統一)’的4G套餐,最低價格門檻降至10元。”

  在3G時代之后,漫游成本其實跟本地成本相差無幾,漫游費的收入占三大運營商的收入比例也微乎其微。“既然已成雞肋,為何卻遲遲無法取消,有專家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問題還在于管理。

  漫游費收入占運營商1%

  手機漫游費誕生于1994年原郵電部發布的《關于加強移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移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當時要求移動電話需收取自動漫游費;2005年工信部實施了上限管制,預付費的漫游費0 。8元/分鐘;到2008年,工信部也規定主叫每分鐘0 。6元為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與之相比,漫游費的成本在這些年卻急速下降。“3G時代實現一張網,全國漫游比本地流量成本雖然略高,但這么大用戶基數攤薄后基本沒有差距了。”通信專家項立剛如是表示。

  “對運營商而言,目前通過漫游費產生的收入在1%左右”,項立剛表示,運營商并不在乎這點收入。就是因為這塊收入占比不高,艾媒咨詢總經理張毅表示,現在提出這樣的改革,運營商不會有激烈反彈。

  “其實運營商在3G、4G已經實現資費統一了,只有2G套餐受影響較大,但使用2G流量大部分是些偏遠地區的人,他們對漫游的需求不高,所以這部分收入對運營商和通信市場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張毅如是表示。

  但《通信世界》主編劉啟城則表示,對移動來說,目前仍有4億~5億的2G用戶,這類用戶大部分選擇十幾元的低端套餐,如果在外地通話就會產生漫游費用。移動一直力推升級58/88元4G套餐,以補貼話費的形式引導用戶升級每月150/300分鐘國內通話,從而間接取消手機漫游費。“國內漫游費主要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是此前運營商歷史上內部區域分割的產物。漫游費是該退出歷史舞臺了。”蝸牛移動市場總監徐崇賢亦表示,虛擬運營商現在已經實現了零月租、無套餐、無漫游。

  地區發展不平衡怎么破?

  因為由漫游地區通信局收取,漫游費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平衡不同地區發展的差距,為落后地區的通信建設提供一種額外資金。但如今,這個需求還存在嗎?

  “現在市場化了,發展不平衡這個說法站不住腳。”張毅認為,“我覺得主要的原因在于通信公司內部的運行方式問題。現在通信公司是省公司結算的,比如一個廣東人跑到湖南來,湖南公司既沒有好處,又還要給你接入服務,占用信道資源,他肯定有意見,如果去廣東的湖南人沒有來湖南的廣東人多他就更有意見。”

  “如果說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那么更需要取消流量費。”劉啟誠認為,以前是通話時代,可能發達地區通話更頻繁,所以發達地區開卡量更大,需要補貼欠發達地區。但現在是互聯網流量時代,欠發達地區的流量套餐更便宜,從這個角度說,還會促進欠發達地區的開卡量,另一種方式拉平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狀況。

  但正是因為不同地區套餐不一致的問題,項立剛則認為,漫游費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取消漫游費,大家都會選擇校園卡、農村地區10元套餐這種超級便宜的套餐。不同地區需要不同的針對性套餐。”項立剛說,定價的原則首先是成本,其次是管理。“成本是一樣,但如果取消漫游費,對于運營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取消過去資源小、單價低的套餐,這對農村地區的用戶是不公平的。除非有更好的管理方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